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徐晖:情义正合——微信、诗联、书法传佳话
    徐晖:情义正合——微信、诗联、书法传佳话
    • 作者:徐晖 更新时间:2025-10-15 08:05:23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8321


    与正合君不相见十几年了,其间亦没有电话和微信联络,只是从朋友熟人处隐约知道他的大体行踪,知其平安顺遂,也就没再过多关注。去年鱼台老年大学组织撰写反映稻改精神的文章并拟结集出版,负责人程殿友代表组委会向走出家乡的人士约稿,我连夜写出一篇长文《幸福河,风吹稻花两岸香》发到他们群里,很快看到有人第一时间评论,赞美之辞颇多,才知道是故人爱人及文、主观评说。此人正是正合君,忙联络上,微信视频聊起天来,回忆了过往岁月,畅谈了工作生活情况,知其已从鱼台一中退休,回到城南老家宅院居住,现在任鱼台老年大学文学社副会长,老年大学书画协会副会长并学习乐器,所以我们又有机会再续前缘,成为微信朋友。

    几天后收到信息,正合说“我想给你写几句话,书写后装裱好给你送过去,以表我心意"。我知道写诗联写书法作品劳神费力,坚持不让他写,还以没有地方挂出来为由推脱。正合的倔脾气上来了,有些生气的发来信息,“说实在的,我文笔无法与你相比,只是想表达我对你的敬佩和感恩,又拿不出合适的方式来,物资上我拿不出像样的东西,请你吃饭也倒可以,又不够尽意,所以虽然文拙墨丑,也能聊表心愿。我退休后只给这几个人送过字:我的初中班主任王金章老师,高中语文张桂圃老师、政治李广桢老师、物理徐杰老师,我的同舍同事潘要振兄弟,我的学生张卫东。所以作为穷酸书生,我也只能这样表达对你的谢意,这是我的心愿,能让我完成这一点心愿吗?”看到此言,我为之一振,如此重情重义的正合,想到这就是正合的思维方式,执拗而又坦荡,对人一片赤诚。却之不恭,恭敬不如从命,我欣然同意他辛苦为之。

    我想这几年正合君写诗又写书法,语文教师出身的基础在那里,是诗联创作和书法的行家里手,相信他一定会写得很好,又提出同意把诗联书法只是写出来,不能自己再花钱装裱,我存着纪念就是了。正合坚决的说“用挂轴装裱,好带好放”,让人无法拒绝,我只好听从他的话,心里觉得正合没有变,尚情重义,他虽已退休,此正合还是当年认真倔强的彼正合。“徐徐清风来,晖映众人心。无处不明亮,愧煞暗浊水。德光照后辈,才气应仙神。兼容并蓄度,备注世间仁”。

    第一稿取“徐晖无愧德才兼备"藏头诗。我看后回复"是否可以换个思路,变徐晖德才兼备为徐晖诗意栖居,变直面夸奖为诗意表达?老兄情义难能可贵,吾当十分感谢珍惜”!正合从谏如流,又发来第二稿,“徐徐清风爽,晖映槐故里。荣光职场退,归园亦心怡。诗文见风雅,意境藏天地。栖身古槐驿,居幽闻鸟嬉”。取“徐晖荣归诗意栖居”藏头诗意,并说“为给你写字,我专门买了新毛笔,今天下午到,争取今天改好原诗,明天动笔练,大致后天能出成品,写好后立即送字画店装裱”。这份执着劲真让人感动、佩服。果然,第二天发来了第三稿"徐来清风闻槐馨,晖映灵宫颂长庚。诗酒风流临岱岳,意气风发贯江河。栖台观鱼设杏坛,居邸挥毫著洒脱”。中堂文字三易其稿,其情其义可照日月。

    中堂写好了,他又开始动脑筋琢磨起对联来,很快第一稿发来,“著作如东坡,谈笑似周瑜”   ,看后我忙回信息,“东坡公谨太高大尚了,愧不敢当啊,是否改改。当年诸葛亮躬耕陇亩曾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如今我已退休赋闲,有时写写文章也是为了悦己达人而已!还有一个小建议,对联是否写长些,变五字为七字或九言,一是写起来流畅,二是内容丰富多彩”!好,第二稿又来了,“挥笔奔放向苏轼,笑谈潇洒看周郎”,我忙笑着回复说“我心里有点不太喜欢周公谨,嫌他有些小心眼,想想名人里的榜样还有谁?”沉默半晌,第三稿来了,“挥笔奔放学苏轼, 为人达观念陶潜”。好,很好,二人隔屏一笑,默契正合适。对联文字又是三易其稿,其情其义可映星辰!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定格在照片中。中间是四尺整张 ,两边对联是四尺对开。书法作品写好后我发给朋友欣赏,让大家先睹为快。为此还引来一个才子佳人鉴赏文化作品的小插曲呢,鱼台才子书法家协会主席朱圣磊对正合诗联书法大加赞赏,认为“诗好字更好,鉴定完毕”,一本正经。孝贤文风百姓作家微平台主編丁同军还拟向县书法家协会推荐王正合为书协理事,幽默风趣。更有国学大师屈万里先生嫡孙、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鱼台校区图书馆馆长、大才子书法家屈焕新从照片上看出“轼”字似“栻”字,有意提出质疑,我忙反馈给正合,正合很是重视,较起真来,回复道,“是不是苏轼二字写的不好?我已经送装裱店了,我得赶紧取回来。只是我得弄清楚,是字写得有问题,还是用词不当。如果是字有问题,这里说明一下,那个轼的车旁,是草书写法,中间一横写得短了点,拍照后我又在原版上加长了一点,这样就不会被误认为“拭”了”。焕新看了,抿嘴而笑。正合的真诚实在透过文字清晰可见!                                              

    初秋时节,鱼米之乡大地金黄、稻谷飘香,孝贤故里文化传递、诗意盎然,滨湖水城生机蓬勃、虾肥鱼跃。我们用情意演绎出的这一段文化传递交流佳话,令人神往,文化润泽中,鲁隐公观鱼之台、故里桑梓也随之增添了一抹靓丽的风景和绚烂的色彩!                                           

    与正合相识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2年我在鱼台一中教语文,正合在谷亭镇中学教语文,都是语文教师互相知道其名字,84年我举行全县语文公开教学,上《澜沧江边蝴蝶会》一课,正合参与了听课评课。后来我调县教研室任语文教研员,当时的教研室副主任张桂圃先生选择正合承担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实验,我和教研室另一位语文教研员闫承利与他接触多了起来,经常听他讲课并作研讨评说。当时谷亭镇中学语文教师中有几员大将,当着教务处主任还教语文课的姚福元,思维敏捷、爱讲段子的潘要振,大器热情的张书成和从二中调来谷亭中学学数学教语文又写诗的卜一,更有倔强朴实有个性的王正合。

    我依稀记得正合曾说过他是1953年出生于鱼台县谷亭镇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在本村当民办教师,1978年考入曲阜师范学校文史类专业,1980年被分配到鱼台石集中学任教,一年后调进谷亭镇中学任语文教师,1997年调入鱼台一中教语文直至退休。在谷亭镇中学时,曾任政教主任,1982年至1985年,业余上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自1985年至1997年担任县教育局中学语文教改实验工作。他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常常是不分昼夜编教案、刻钢板、油印学生自学材料,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写教改总结近万言,后被县教育局授予语文教改先进工作者。1990年被评为济宁市中学语文教学能手,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谷亭镇中学和鱼台一中工作中,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正合坚持深造学习,上过电大又学了本科课程,获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从事初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四十多年,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对上级和学校安排的任务工作,都是无条件应允。当年接受县教改任务后,他精神抖擞,工作起来更是当起了拼命三郎。为了不影响教学,他把妻子在学校承包的门市部转了出去。他具体研究的课题是武汉师范大学黎世法教授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授课活动和学术研讨会。

    1987年我曾组织带领全县十几名语文骨干教师赴黄山参加“苏鲁预皖语文教学研讨会”,我作了语文整体逆向反反馈系统教学专题报告,正合虚心好学,觉得收获颇丰。正合把黎世法教授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和魏书生的教学法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快乐地学习。他教的学生,第一学期主要是培养自学习惯,第二学期初见成效,第三学期大见成效,第四学期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已经成型的基础上,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主体性凸显。

    后来,正合在鱼台一中又教起高中,他用九年时间从高一到高三教了整整三轮,成绩显著。他现在退休在家,练练书法吹吹电吹管,想写点东西时就动动笔。正合君在做人上还有一件令人敬佩的事情,恢复高考前他家里很穷,三个妹妹还小,正合虽然是民办教师,但家里没了老人,妹妹幼小需要照顾,家里经济拮据等三重压力下,很难找到对象,当时是他上初中的学校的一个教师看好他,并把他妹妹介绍给他。1978年正合考上了曲阜师范学校,端上了铁饭碗,尽管当时他尚未登记定亲,但他信守承诺,坚持没有提出退婚。于是他娶了个农村女子当了妻子,过了几十年,现已儿孙满堂,传为美谈。在工作交往中,我们互相了解、相互鼓励,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同事、好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对我和闫承利当年指导帮助他评选市教学能手这一小事始终念念不忘,经常提起,大有感恩不尽之意,令我们很不好意思,此乃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退休后有了时间,他先是把初中老师邀到一起,请他们吃饭喝酒,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和敬重。高中老师们居住得比较分散,难以聚齐,他就逐个给他们把诗书写好、装裱后送过去。除此之外,还给帮助过他的同事、学生写了字,现在又给我这个失联十多年的故交写诗、写字。                                                                                              

    秋雨绵绵,夜不成寐,躺在床上望向窗外,雾蔼弥漫,我心旌摇荡,眼前浮现着正合清瘦的面庞,仙风道骨的模样。深究正合这些做为的根源,我想那是来自农家子弟的淳朴和善良,从骨子里烙印着农村原始家庭艰难困苦的不容易,因而对那怕有一点帮助过他的人也心存感激,寻求伺机报答的机会;那是来自所受教育的熏陶,中小学,中师、上电大读本科,后来又教书育人,正合一直在教育领域成长成人成才,接触社会比较少,因而思想单纯,正能量滿满;那是来自一个独立的大写的人字的正合独特的心路,他个性鲜明,像个忠诚卫士,对尊崇信任的人可以奉上一颗红心,对歪风邪气一类污泥浊水,他不是有意躲避,而是立马冲上去与之斗争,虽伤痕累累亦不回身转意,嫉恶如仇!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别人而不是他自己,而这一点正是衡量自私与否的基石。从这一点上讲正合是一名血肉丰满,血气方刚,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的真男子。正如伟人所说,具有了这种精神,就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退休赋闲情更切。微信又传来正合的信息,“中堂对联写好了,什么时候给你送去”,我忙回复他“谢谢用心写用心装裱作品,17号你到韩国出发时带济宁来即可”。我前几天介绍他参加中国虫篆文化交流团赴韩国参加文化活动和旅游,他已办好护照和相关手续,等待出发。

    王悦强先生是中国文化部艺术中心鸟虫篆研究院副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鸟虫篆第四代传人,曾应韩国国会邀请在国会大厦发表演讲,专门介绍中国绝学鸟虫篆,他还先后为20多个国家大使馆创作鸟虫篆作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王教授是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特聘教授,在学院专门设有工作室。恰巧今日王先生从北京来到学院鸟虫篆工作室,邀我前往见面聚叙,遂想到正合,给他发了信息,“鸟虫篆大师来学院了,看能给你求幅字不,写个“情义正合”如何?”正合回复“我这两天正看电视连续剧《情义英雄武二郎》。联想到你让鸟虫篆大师给我写“情义正合”四个字,真是心有灵犀啊,心存感激无以言表,不知怎么心头突然涌起古代文人墨客趣味交往的几句话来,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我们虽未宴饮畅欢,但通过微信表达的这种文人情怀足以令人铭记于心。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诗文传情重比山啊。         

    上午见到王教授,说起我与正合交往的情况和友谊,王教授很是赞赏,欣然提笔一笔一划精心写下这四个大字“情义正合”。我忙拍照发给正合看,正合一边表示感恩感谢,一边又自信从容发来心声,“我现在的情况是,文学赤壁梦未断,书法兰亭兴正浓。文学、书法,在这里都是文言词,是“文章学习,书法效法、模仿”之意”,我在心里笑了,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正合真是个童心未泯、率真可爱的小老头。我认为在这里,情义正合四个字的组合蕴涵着特殊意义,一是镶嵌了正合的名字;二是一语双关,词美意达,形容情义契合,彰显正合是一位情义之人;三是正合一词含有亲切、有缘、合体、合缘之意,正字表示恰如其分,有刚刚好的意思,凸显正合与我,正合与他人的真情实感。此四个字虽是我随手拈来的一枝含苞欲放的花枝,却似乎能让人嗅到满园春色之浓郁香气。今日遂又把灵感突发得之、颇引以为得意的这四个字作为标题,撰写成这篇文章,记录下微信、诗联,书法传为佳话的故事并介绍正合其人其事以及我与正合的兄弟情义。


    幸甚至哉,诗文咏之。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