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谭桂昂:进城
    谭桂昂:进城
    • 作者:谭桂昂 更新时间:2025-10-12 10:23:57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1500


    我老家在济宁城南乡下唐口镇上的一个小村子,离城区十多公里。记得小时候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能到城里去,我们乡下人叫进城。

    乡下的孩子几乎没离开过自己的小村子,更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自己和小伙伴们也只能在本村附近二三里的范围里玩耍撕疯,能够跟着大人进趟城也是一种奢望。

    很小的时候拉着地排车进城拉酒糟,印象特别深刻。酒糟也叫酒糊子,是一种酿酒剩下的谷物残渣,依稀记得它散发着淡淡的酒香,味道很好闻。以前厂里都作为废料扔掉,但作为一种饲料拉回家来掺点稻糠或麸子喂猪,也很有营养,猪也喜欢吃,吃了长得又肥又壮。所以,听说第二天跟着老爹进城拉酒糟,头天晚上兴奋得几乎一夜没睡,就为了进城能吃上个包子、油条或者烧饼、菜盒子等。

    天不亮三四点钟就起床了,老爹驾着地排车,我躺在车上。车上铺上干草,盖上老爹的破棉袄,眨巴着眼,数着天上的星星,内心充满着一种很幸福的满足感。一路憧憬着将要看到高楼大厦,古朴幽静的小巷子和锃光瓦亮的石板路,特别是又能吃上期盼已久、满嘴流油的美食了,心里美滋滋的,也确实有点小激动。

    路上黑乎乎的,空荡荡的,有老爹在,我也不害怕。只听着老爹叭嗒叭嗒的脚步声,偶尔老爹也给我讲个励志故事,教育我只有好好学习考上中专(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的孩子初中毕业考上中专就已经相当有出息了),跳出农门,才能出人头地,我也一句没一句嗯嗯地应着,心里想的也只是马上到口的好吃的包子油条等(平时在家都是黑面粗粮馒头就着咸菜,缺油少肉,人也面黄肌瘦的,农村孩子跟着大人进城,家里即使再穷,大人也要给孩子买点平时吃不上的只有城里人才能天天享用的美食)。

    也不知走了多久,就到城边了,农村人也很羡慕住在城边的人,虽然都是农民,可他们似乎也比远离城区的人有更大的优越感,被乡下人仰慕地称为“城边口”,以区别于其他的乡下人。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当年的城边口比如乔庄、南辛庄、许庄等现在早已随着城市扩建而成为城区了。

    不知不觉就过了八里庙大桥,到了钢厂,就有一种已经进城的感觉了。没有了农村的那种尘土飞扬的乡土气息,更多的是那种钢筋混凝土般的干净和清爽。天刚蒙蒙亮就到了玄帝庙街和税务街的小巷子里(当时觉得城里真好,很羡慕城里人吃得好,穿得暖,住得敞,不过如今也买了房住在这边了,貌似也是一个市民了)。隐隐约约就听到了时远时近的叫卖声和吆喝声,有卖粥和辣汤的老太太,穿着一身白大褂,戴个白帽子,比农村老太太显得干净利索多了,扯着个嗓子吆喝:

    粥……

    辣汤……

    油条……

    盛辣汤的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放在车上的壶形容器,晃一晃,从壶嘴里倒出来,花生米、海带丝、豆腐丝、面筋块等都很实惠,粘粘稠稠的一大碗。那种略带咸糊香味的济宁特色辣汤早已沉淀为儿时的一种深深的记忆和奢望。除了卖早点的叫卖声,印象中还有敲梆子的,梆梆梆……,很有节奏感,声音也很清脆,当时也不知是卖什么的。

    听到叫卖吆喝声,急的我直咽口水,当年在农村都吃不饱饭,因为农村的家里都穷,平时也吃不起肉和菜,有时把盐巴用开水化开泡上馒头就凑合着算是一顿饭了。从凌晨起床到现在我也早就饿了。粥香、油条和包子的香味扑鼻而来。按照惯例该给孩子改善改善伙食了。

    老爹咬咬牙也仅仅买了一斤油条,才六毛钱一斤,用绳子一系,一大捆(当时也没有方便袋),说让我先吃一根油条尝尝,然后带回家让我奶奶和老奶奶尝尝后再吃。我尝了一根,真香啊(油条又叫香油果子,一年吃不上几根)。

    老爹拉车往前走,我躺在车上吃香油果子,吃了一根,觉得不过瘾,心里想,再吃根吧,反正多着呢,越吃越上瘾,越吃越想吃,根本禁不住诱惑啊。天快亮了,到了拉酒糟的地方,一斤油条还剩一根(还没吃饱)。气得老爹打了我两个盼头子,说我光顾自己也不给家里老人留点。我也不生气,反正吃得满嘴都是油,觉得挨顿揍也值。

    唉,想想现在,吃个早点,两根油条都吃不了,小时候竟然吃了一斤油条还饿,肚子里没油水啊。当时就想:以后有钱了,买上二斤油条,吃个够!至今还记得我当时发的誓言:买上二斤油条(都没敢想买三斤,唉,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现在有点钱了,能买上一车子油条了,可却不想再吃油条了,然而在自己内心深处还时常想起当年香油果子的那种吃起来满口香的感觉和味道,如今已经成为了自己一生的念想和挥之不去的记忆……


    谭桂昂,山东济宁人,中共党员,1991年12月入伍,2015年3月自主择业,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南昌陆军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学习深造。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全国规范字书写注册高级教师,济宁市宣讲专家库成员,济宁市作家协会、济宁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现任济宁市退役军人文学创作中心主任,济宁市任城区济阳街道运河社区苏州苑小区党支部书记,济宁市“老兵初心故事”宣讲团、任城区“运河晚晴”老干部宣讲团、任城区基层党支部书记宣讲团、任城区运河文化宣讲团成员,“韵和之声”红色宣讲团团长,运河社区“书记工作室”“谭桂昂退役军人工作室”负责人,济宁市读书协会副会长,《书友文苑》主编。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