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论文 >>  百家文论 >> 晚秋:评念人《泪洒珠江》历史意义
    晚秋:评念人《泪洒珠江》历史意义
    • 作者:晚秋 更新时间:2025-10-10 06:29:42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8766


    当代作家念人《泪洒珠江》发表后,一炮打响,改变了中国历史文学走向。然而,《泪洒珠江》以“三个突破”,打开了当代中国文学史大门。

    为什么说《泪洒珠江》成为“新时期伤痕文学第一枪?”

    首先是《泪洒珠江》的文学地位。这部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小说,被中国大作家魏巍、梅俏称为是“中国无产阶级新文学代表作”、“新时代人民文艺典范”之作。这一影响力,犹如十八级强台风在大海里掀起波澜壮阔的巨浪。它究竟利害在哪里?主要是前所未有的“三个突破”。

    一、爱情描写突破

    普通小说涉及爱情描写,一般都是单纯描写男女之间俩人的爱情故事,而且这一写法早已形成了创作上的传统习惯。《泪洒珠江》在爱情描写上,突破了单纯的爱情描写,开创性地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革结合,把女大学生刘静的爱情与改开初期的“毕业就失业”、“下岗潮”、“道德腐败”、“城乡矛盾”等社会问题捆绑,像一条项链将珍珠连串起来,提出妇女命运就是社会命运这一深刻议题。

    二、人物塑造突破

    传统的小说人物塑造,一般都喜欢用一大段形容词。可是,念人《泪洒珠江》在人物塑造上,突破了这一传统写法,从而开创了以简短精辟的对话。如刘静在与人事局潘付局长对话中,大骂说:“你们这些局长,没有一个是好的!”一句话就把潘付局长的丑恶嘴脸活生生显现在人们面前,这种写法在当时显得格外的新鲜引人。

    三、主题思想突破

    《泪洒珠江》主题思想在创作上不停留在一般层面的悲剧,而是将主题思想提高到社会层次批判的高度,即是“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寸”。通过女大学生刘静悲惨遭遇,直接揭露了当时社会司法腐败问题,似是用放大镜照出改开初期市场转型的一面。对于《泪洒珠江》这部小说,有些人容易产生误会,以为这部小说仅是写爱情故事,错了。其实,《泪洒珠江》这部小说最厉害的是,以爱情悲剧为镜子,照出整个社会的真实面貌。

    《泪洒珠江》以“三个突破”,打开新时代的文学大门,即爱情描写社会化突破,人物形象塑造对话化突破,主题思想批判性突破。这“三个突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浓浓的一笔,为中国文学繁荣做出突破性贡献。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