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4-02-21 05:05:27 梁小培:秦汉明月
    </H1><!--{图片1显示}-->  秦汉费了九牛二之力才爬上自家的小阁楼,并借着埋在屋顶瓦片的那块大玻璃透下来的光,从昏暗的角落里摸出那一把多年没使用过的单手手锯,手锯锯齿锈迹斑斑,像老人那常年抽水烟筒而变得又黄又黑的牙齿。秦汉又搬出坐在角落里的那个木墩,他用嘴吹了吹...   [阅读全文]
    2014-02-17 03:30:42 一个人的海岸
      (一)  这个北方的机场虽然不是很大,但停机坪还是非常辽远开阔。远处呈起伏状得山野,已经披上绿装,显得生机盎然。  登上飞机,凌聆一时觉得似乎有点像站在海岸上远眺大海的错觉。  然而只是片刻,回头眺望,眼中便开始湿润起来:此去山高水远,天涯海角自珍重。  ...   [阅读全文]
    2014-02-14 10:32:46 宋树声:母女易嫁
    上世纪70年代,“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院校开学,录取新生的报到时间到了。这天凌晨,从城郊某个机械厂的家属院里,出来了4个人,其中一位年轻人拉一辆装载行李箱、包的木排车,其余3人跟在车后,他们一路说着话径直向汽车站赶去。跟在车后的是一家3口人——母亲、女儿和儿...   [阅读全文]
    2014-01-22 04:39:57 老范与弟媳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老范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因为文化低,被安排在本县城的一家银行干保卫工作,他非常满意:一是离家不足百里路,可以随时看家,不像在部队上远涉千里,几年都捞不到回家一次;再就是不坐办公室,各处巡逻察看。照他说:俺就是这材料,在办公室坐不住,坐着不动那还...   [阅读全文]
    2014-01-17 03:37:46 黄明仲:绥阳石房子
    </H1><!--{图片1显示}-->  绥阳石房子,又名张喜山祠,1994年经省专家考证,这独特的仿木全石结构,是贵州省唯一保存下来的仿木结构古石房,堪称中国一绝。1999年,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1999]52号文件公布为全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绥阳石房子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1...   [阅读全文]
    2013-12-31 07:06:51 吴有臣:狗的诉说
    我是一条狗,一条农村留守的狗。你听了也许觉得可笑,现在的名词就是多,先有留守儿童,后又留守妇女,再有留守老人,而现在还有留守的狗。我告诉你,人类最大的悲剧就善于模仿,硬造。只要觉得这个名词新鲜,就会一连串的代用。说实话,我在这里留守已经十年有余,从我一进这家大...   [阅读全文]
    2013-12-23 05:01:43 熊林森:古楼
    </H1><!--{图片1显示}-->  李华生是江南古楼管理处的主任,一个响当当的科级干部;他年纪不大却谋这个好位子,叫很多人羡慕。  这古楼是国家二级文物、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古楼维修的费用,都由国家包着。再说这古楼开放供游人观赏,门票的收入也很可观。有了钱自然气就粗,又有...   [阅读全文]
    2013-12-16 04:04:39 王力:跨界的冬瓜
    <!--{图片1显示}-->  宿淮铁路的栅栏把农田和铁路分开了。可农田里的冬瓜管不了这么多,一直穿过栅栏往里长,越界到了铁路上。  杨坤是五分部的技术员,今年9月末的一天下午,他沿铁路自查,看到道边的冬瓜,没有多想,就捡一个大的,揪下来,扛在肩上就走,心想,今天分部食...   [阅读全文]
    2013-12-12 05:00:21 王金涛:就从这里跳下去
    <!--{图片1显示}-->  顺子和他的媳妇娃女自从那年下了岗,家中收支便失衡了。顺子没有技术,大工厂进不去,只好在马路边的零工市场站脚。娃女也四处找活干,只是她文弱得象一朵花儿,低工资,强体力的活儿,她实在是受不了。再加上现在的用工单位都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她受不了...   [阅读全文]
    2013-12-04 03:15:22 娄义华:哭与笑的距离
    <!--{图片1显示}-->  某顾客来到某服装店,左挑右选,翻上翻下。  店主手托着腮帮,萎靡的样子,显得很不耐烦,眼珠随着顾客的举动而转悠着。  日近黄昏,店主一个子未进,正愁眉苦脸,百思不得其解,生意为何如此惨淡。  来了一位看样子非常认真的顾客,她还是没有起身,...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