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年与朋友同游安徽和县霸王祠时,一路是清风和黄叶陪伴。巧的是,今去安徽灵璧县拜谒虞姬墓,也是风旋落叶满天飞舞。我的心,一下子收紧起来。
关于虞姬,以前知道一点。好在,这次去灵璧的路上由宿州作家高正文、许桂林先生陪同并盛情导游,使我对虞姬及其墓园情况都有更多的了解。
虞姬墓园座落在一片广袤的田野之中。一个小巧精致的方形院落,朴素,清幽;院内只有一座圆形的墓冢、一间简陋的陈列室、一排典雅的书法碑廊,片刻工夫便可游览一遍。
在返回的路上,我们讨论起虞姬的悲壮一刎,无不感慨系之。我说想写写虞姬,却不知是赞、是叹抑或是哀。许桂林先生说:“虞姬之死,千年难辩,你要弄清这个问题,看来只有亲自问一问虞姬了!”许先生只是笑谈,对我启发却很大。无数次,我在思考:虞姬的自刎真是那么义无反顾吗?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也好,京剧《霸王别姬》的唱词也罢,都掩饰不住虞姬彼时极端悲切而又复杂的心情。相信,虞姬在临死之前一定是百感交集的。
一问虞姬:这辈子嫁于项羽,你后悔吗?
从霸王“一举两得”赢得虞姬芳心,到虞姬随军征战,再到虞姬自刎身亡,他们一见钟情、互为欣赏、风雨同舟、恩爱有加,算得上历史上一个真爱的“绝版”了。特别是,在垓下郊外那个寒冷的冬夜,当霸王悲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时,在场的人谁都能猜出他的心思。此时的虞姬更是心知肚明,聪明的她知道应该怎么做。她唱过“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后的轻轻一抹,使一个温存、柔弱的女子一下子变得伟岸、高大、豪气冲天,她使那瞬间的悲壮便化成永恒的绚丽。这一刎,惊天地,泣鬼神,轰轰烈烈,气贯长虹!
有时,我替虞姬想:那么多八尺男儿,为什么偏偏要爱上戎马一生的霸王呢?如果做一个平民男子之妻,耕田织布,生儿育女,每天考虑柴米油盐,尽心享受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温情,也许会平平安安地生活一辈子,岂不也是一种幸福?然而,我错了,错在我的短视和无为。我问自己:难道虞姬不知道,她嫁给了霸王就等于嫁给了战争吗?虞姬比谁都清楚!这正是她的不平凡处,她断定不是一个平庸的女人。她跟定霸王,有着足够的心理准备。我推想,虞姬的自刎,一定也是从容、镇定的。她钟情霸王、嫁给霸王、为霸王而死,理当是无怨无悔的。
二问虞姬:对于霸王,难道你一点“恨”意都没有吗?
两千多年来,人们习惯于说虞姬的自尽是“以死殉情”,是对“忠贞不渝”的最好诠释。明代严应石在《虞姬墓碣》中写道:“夫妇人之所重者从一而终,姬之死,不以盛衰改节,足为世人而怀二心者戒。”虞姬的自尽,既悍卫了爱情,也悍卫了尊严。我国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则认为:“虞美人必须死给项羽看,死给天下的所有男人和女人看。她的死不能只是具有殉情的意义,还必须上升到殉道的价值。”这个“道”就是为了霸王的大业。她以自己的死,消除了霸王的后顾之忧,让霸王能够轻装上阵,冲出重围,重整旗鼓。这也许才是虞姬的伟大之处吧。但是,不管是“殉情”还是“殉道”,虞姬的死都隐含霸王“逼杀”的嫌疑。
项羽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有功有过、颇多争议的旷世英豪。他举义军、败秦嘉、烧纪信、战巨鹿、灭暴秦……历时八年,身经七十余战,勇武过人,所向披靡,功劳盖世,名垂青史。可是,他又是那样的残暴、自负、虚伪、多疑、愚蠢……以致犯下了坑降卒、烧宫殿、杀子婴、戮义帝、放范增等一系列重大错误,使他失掉了人才、失掉了民心,也失掉了美人、失掉了江山。特别是他的刚愎自用、轻信对手、崇尚武力,更是导致他失败的致命原因。可悲的是,项羽到死也没有醒悟。《史记·项羽本记》的结尾写道:“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项羽在**之前,仍迷信地慨叹“天将亡我”,他哪里知道那是“民要亡我”啊!作为项羽的妻子,虞姬对丈夫的优点看得最多,缺点也会看得十分清楚吧?
虞姬是善良的,她曾劝说夫君释放刘太公和吕雉;虞姬是尽责的,她一直守候在霸王身边并为他出谋划策;虞姬是英勇的,她曾数次率领娘子军在阵前拼杀;虞姬更是温柔的,因此才成为霸王一生的最爱……然而,就是对挚爱的虞姬,霸王也多次以“妇人之见”蛮横地否决她的好言相劝。我在《灵璧历史风云》一书中读到虞姬的这样的一首诗《霸离谏》:“妾问道,妾问道:将军不要为人患,坑却秦族二十万。怀王子孙皆被诛,天地人神共成怨。妾问道,妾问道:将军为何不肯听,将军莫把汉王轻。汉王聪明有大度,天下英雄闻驾驭。将军不悟兮如何?将军虽悟兮奈何?”言语中充满切切的责备和重重的忧虑。
我在想,虞姬在对己挥起宝剑时,虽然口头上没有怪罪霸王,但她的心底断不会没有一丝怨言吧?任何一个女人,面对一个过分固执己见、骄横自大并因此陷入穷途末路的丈夫,起码会产生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悲叹吧?
三问虞姬:跟随霸王多年,日复一日地厮杀,你从来没有产生过厌战的情绪吗?
如果说,项羽当初起兵是为了报仇雪恨、复兴楚国、推翻暴秦,还能说得过去。可是,在秦朝灭亡之后,那无休止的混战又是为了什么呢?许多的人会感到迷茫。况且,自从陈胜、吴广大泽乡首义以来,战争已历时十年之久,早已民不聊生,人们不由会问:这样无休止的残杀何日才是尽头?天下的黎民百姓,早已厌倦了疆场厮杀,不想再做无谓的牺牲。虞姬也不例外。在淮海戏《乌江悲歌》中虞姬有一段这样的唱词:“厌军帐灯暗人孤独,苦疆场凄凉添忧愁。千古兴亡铁马金戈,英雄业绩殷血横流……征夫梦中唤妻儿,一声声泪洒悲秋!”表达了虞姬的真实心情。
在我看来,楚汉之争,压根就不是关乎“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而演变为一场借助民力争夺霸权、极具王者个体色彩的私人战争。对于这场战争,孰是孰非、谁蠃谁输,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战争最好立即结束。从这点上讲,霸王项羽在垓下的全军覆没,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换成刘邦全军覆没,同样也是一件大好事。而虞姬的那一棒鲜红,此时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天下众生的征战之苦。想必,若要虞姬以她的香消玉殒换得天下太平,她一定会视死如归吧?
是夜,在寂静的宿州宾馆,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我梦见楚楚动人的虞姬长舒衣袖,在一望无际、开满虞美人花的田野里轻轻飞舞,时走时停,若有所思……我在她身后拼命追赶,却怎么也追她不上。瞬间,虞美人已融进最后的一抹夕阳,融入到冰冷的石碑里。墓碑上的对联清晰可见:“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千年虞姬,仅留下一个远逝的背影,终究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回答。(正文约5550字)
作者:笔名东方煜晓。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副主席,淮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诗集《春天的走廊》,散文集《淮南散记》《泥土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