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散文文体特征的争论一直不断。有人认为散文是一种没有边界的文体,也有人认为散文沦为“文字收容所”,任何不能归入其他文体的文章 都可归入散文。实际上,在所有文体中,散文的确是最庞杂的,这主要表现在:主题内容无所不包、创作者数量庞大、读者广泛。这样看来,散文确乎会因为没有可 视的“边界”而失范,但我认为,散文有一点是最要紧的,那就是情感因素,或者叫个人生命体验。在小说里,情节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在诗歌里,韵律是构成 诗句的规律;在戏剧里,人物关系是展示戏剧冲突的抓手;而在散文里,情感是构成散文内在规律的惟一逻辑。以2012年出现的散文作品为例,可以看到,好的 散文给人带来的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交流,是精神对话的享受。这种对话,可以是愉悦的,比如爱;可以是启发性的,比如思辨;可以是冲击性的,比如救赎。
长篇散文:
一种新的写作途径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散文蔚然成风,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对传统散文创作形成审美冲击。
2012年有3部长篇散文值得关注,在艺术上有新意,代表着长篇散文不同的创作方向。一部是彭学明的《娘》,可以说开启了一种新的散文写作方 法,但作品本身很难复制。《娘》这部建立在回忆基础上,完全由散文化手法写成的长篇文字,既不同于散文集,又不同于回忆录。其中使用了一些小说手法,但读 起来又和小说不同,这是因为,使一段段回忆连缀起来的,不是情节,不是人物,而是作者对母亲的拳拳真情,这情里有爱、有悔、有悟,还有感动。《娘》里最让 人感动的不是母亲对儿子不计回报的爱,而是儿子在永远地失去母亲后回忆与母亲相处的种种经历,幡然醒悟母亲对自己的疼爱、保护以及无力保护的无奈和无助。 虽然这醒悟来得太迟,已无法弥补,但作者把这醒悟写出来,是与读者分享,也是对读者的警醒。这种深可入骨的自我剖析和反省,正是文学作品能够带给人们精神 力量的源动力。这样一部超常规的散文作品,是在作者的苦心经营下逐渐丰满起来的。这部长篇散文最初在期刊上发表6万多字,后来扩充到15万字,最终出版的 全本20万字,可以说是一步步精打细磨而成的。儿女与父母的感情是文学书写的永恒话题,母亲的形象也是散文作品中一再出现的。每一位母亲都有与众不同的故 事。《娘》在“母亲”这一永恒的文学母题上进行深度挖掘,融合了作者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深刻体验,使这部长篇散文读起来饱满、新鲜而又引人深思。
另一部重要长篇散文作品是李娟的《羊道》系列:《羊道:春牧场》《羊道:前山夏牧场》《羊道:深山夏牧场》以及《冬牧场》。这是作者与一户哈萨 克牧民共同生活、历经寒暑跋涉后,在几年时间内陆续写下的文字。作者用一种哲学意味的心境,体味这支也许是世界上仅存的、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的生存状 态;以自己的切身感悟,向读者讲述了这样一种与大自然生死相依,虽历尽艰辛、苦难而又自得其乐、充满生之自由的古老生活。《羊道》打动人的,不仅是人们所 不熟悉的生活带来的新鲜与刺激,更是作者在叙述中表达出的真切的个人生命体验,对生活本真的思考、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启示。在都市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人 们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享受自然成为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散文中对寂静的山林、无人地带的孤独的书写,为人们带来了梦想的生命体验。而作者却认 为“所有的文字都在强调他们的与众不同。而我,我更感动于他们与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欢乐,相同的忧虑与相同的希望”。这样一种思辨的情绪,配上 与众不同的生活,使得这部长篇散文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还有一部非常有特点的长篇散文是郭严隶的《和春天一起来到映秀》,这部以广东东莞对口支援“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镇的灾后恢复重建工 作为题材的长篇纪实散文,是以散文形式表现国家重大题材的一个新尝试。散文创作涉及重大题材是有积极意义的。任何文体都应该与时代发生联系,否则只能在故 纸堆里挣扎,不见未来。当今中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思想领域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革,这些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深邃的思考对象和写 作素材。散文这种以情立命的文体,在这个思想变化极大的时代更应该也有可能抒发出大时代情怀。《和春天一起来到映秀》可以说为长篇散文创作提供了一种富有 启发性的书写范式。擅长写小说的郭严隶选取了散文的形式,同时用小说的构思来布局全书,将书写重点放在灾后重建胜利完成之后,人们的心灵书写上。书中不可 避免地谈到痛苦,但阳光、鲜花、微笑、爱意、感谢、新生、希望等才是全书的主题。作者把自己在映秀感受到的人们通过辛勤的劳动,一扫灾难带来的阴霾,全心 全意地迎接新生活的热情,通过这样一种书写,让读者仿佛感同身受,体会到经历浩劫之后的重生之艰难,也更加懂得生之可贵。作品写出了当代中国人面对大灾大 难不灰心、不放弃、勇拼搏、共患难的时代精神。
人物肖像:
每个人都有独特之处
写人,历来是散文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用回忆的方式记叙亲人、朋友,在叙述与他们的相识相交的过程中,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情感,而读者则可以倾听作者的诉说,感悟人生。
李存葆的《一墨斋主》刻画了军旅画家李翔的成长史。青少年时代的困厄和不幸没有阻挡他在书画艺术上刻苦求索,天赋和勤奋最终使他成为当代著名画 家。这样一个带有传记色彩的散文作品里融入了作者对青年成长道路的思考,也展现了作者对国画艺术的精妙阐释,读来很受启发和激励。
韩少功的《一个伪成年人》在写人的同时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戏谑式的批判。大田在作者眼里是一个难以承担任何成年人身份的人,他的内心永远是 一个淘气的孩子。这样一个人在社会上折腾了很久都没成功,最终“在艺术圈出没”,颇具讽刺意味。但是,大田有一点是可贵的,那就是对自己内心的诚实。他可 以全然不顾世俗的眼光,只要像小孩子一样到处弹奏自己的畅想。只是这样的人对社会的贡献,似乎也不能用惯常的标准来衡量。
郭文斌的《大山行孝记》很少见地把目光对准晚辈,写儿子如何孝顺自己和自己的父辈。文中写到的儿子的种种孝行真切感人,也激发了读者探寻这样一 种可贵价值观的形成原因。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散发人性光辉的美德。《大山行孝记》让我们看到了建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想社会的希望。文章在写儿 子的孝顺的同时,也在梳理儿子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反映出年轻一代和父辈在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上的相互作用。
石彦伟的《三姓街大院的流年碎片》不是以写人为主,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几个记忆中的人物:姥姥、回姥、马姥,这些见证了三姓街流年碎片的 老人,对于生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对于人生也有着不同的应对方式。作为年轻作者,石彦伟在写作中表现出对生活的沉潜和细致体察,使他的文章有一种生活 自流淌的感觉,值得称赞。
历史记忆:
散发钻石光芒的人生
一些散文从自身体验的角度去叙述历史,讲述历史人物的悲喜,从某种角度还原历史真相。这类作品往往带有很强的史实性,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另一个途径。
贺捷生的一系列回忆散文很引人注目。《热血还在奔流》《在围场骑马挎枪》《太阳下的赤子——忆胡乔木同志》等,不仅让我们看到一些历史面目,更 写出了贺龙、胡乔木等重要历史人物的生活气息,拉近了当代人与历史人物的距离。臧小平的《回忆我的父亲母亲》截取了大诗人臧克家三首诗作背后的故事,以及 臧克家夫人养花的几个生活片段,写出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也让读者对诗歌写作有了一些领悟。
侯健飞的《回鹿山》以十多万字的超常篇幅回忆父亲不平凡的一生,父亲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次生命洗礼,选择回到家乡回鹿山做普通乡民,却 终因谜一般的身世和讲不清楚的战争历史,摆脱不了一连串的厄运。作者细密而深情地叙述了与父亲相处的种种感受,从恐惧到迷恋,从疑惑到排斥,从反抗到绝 望,最后醒悟了理解了却已无法倾诉。这部作品不仅写出了回鹿山这个地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相,更把父子两代人之间沟通困难的症结一一理清、开解,使人掩卷长 思。
周同宾的《一个人的编年史》构思新颖。以年份为断点,写下自己记忆中的往事的同时,也记述了那些年代里人们的真实生活。个体的历史记忆可以让僵硬的历史变得有血有肉。虽然每个人的感受千差万别,对历史的记忆也会有出入,但倾听别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总是会有收获的。
南帆的《饥饿惯性》本意是想写自己在当知青时期亲历的一个用“饥饿”当“武器”、在与农民对抗中取胜的故事。作者没有直接去讲述这个故事,而是 先写关于“吃”的所知所思所感,慢慢引出知青时期关于饥饿的记忆,最后才写出那个郁积在心中多年的故事。文章其实是作者心路历程的倒叙,在“胜利”以后, 作者一直在思考这样的做法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震慑力,于是才有了关于“饥饿”的这些深刻的理解。作者是位理论批评家,他所写的散文也带有明显的理论思辨色 彩。文中关于“吃”的思考很有意思。“吃喝的知识无限丰富,但只能逗留在日常世界,摆不上台面,无法打动哲学。”“无数知识青年振振有词地背诵着豪迈的词 句奔赴乡村,直至在饥肠辘辘中丧失了全部的激情。” 这样视角独特、感受新颖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
此外,葛水平的《我走过时间》、小米的《电影往事》、帕蒂古丽的《我们在稻谷上睡了一个冬天》等都是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各自独有的生命况味,从这些作品可以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
还有一类历史文化散文,记述的是作者通过阅读看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用想象还原历史场景,评述历史人物,抒发情怀。耿立的《秋瑾:襟抱谁识?》 讲述的是作者从史料中看到的民国革命英雄秋瑾的事迹,经过作者思想的过滤,写出了那个国弱民贱的时代,革命者不惧死而惧世人的悲凉。在作者看来,当时仁人 志士实现爱国救国壮志有两条不同道路,一条是以秋瑾为代表的以死对抗,唤醒国人的热血救国道路,另一条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另一个更加荆棘和坎坷的路 途”。似乎是受到“比女人多了男人气,比男人多了英雄气”的秋瑾的影响,整篇文章充满了激昂的情绪,仿佛一阵催人奋进的号角,激荡人们的心胸,为革命者唏 嘘,更抨击了那些把历史当作小姑娘随意打扮的人的行径,还原历史人物的真面目。
熊育群的《边地所城》写的是明朝朱元璋在广东沿海修建海上长城——所城中的大鹏所城的历史,而这座大鹏所城就是深圳的前身。作者站在大鹏所城的城墙遥想如今已被遗忘了的当年数万甚至几十万人参与的巨大工程,思古望今,思绪万千。文章大气而又敏感,很有气势。
异域文化:
可资借鉴的他山之石
2012年还有一类散文很值得关注,那就是书写异国风情、文化的散文。这类作品往往是作者在异国他乡的切身感受。不同于一般的游记,这类散文的 重点不是凸显不同文化之间的激情与碰撞,而是沉下心来,仔细品味他国文化的底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们弘扬中华民族两千年的深厚文化的时候,花些心 思去了解研究其他古老文明的生存现状是很有必要的。
陈宇欣的散文集《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在年轻人中流传颇广。作者是位“80后”女孩,22岁休学,选择了边挣钱边游走世界的行走人 生,希望在行走中找回真实的自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与众不同的人生,才有了这样一部与众不同的散文集。作者用直白的语言记录了自己独自一人到西伯利亚、莫 斯科、芬兰、北极等地旅行的种种经历和见闻。不管面对的是顺利、高兴,还是意外、因难,她都用乐观的心态去积极应对。读这样充满青春活力和令人积极向上的 文学作品,给人能量,让人愉悦。
其他让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散文作品还有李佩甫的《我怀念》、廖一梅的《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等语言精致、感受真切的传统抒情小文。这一类型的散文 作品目前还占据散文写作的主流。而像冯唐的《三十六大》、纳兰妙殊的《粉墨》、韩寒、柴静的博客文章等别致新颖的散文作品,虽然现在还不是主流,但这些年 轻作者在语言风格、关注视角等方面对读者有强烈的吸引力,使他们的作品越来越受关注,相信日后会在整个散文写作格局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纳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