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征稿 >>  业界 >> 充满了巴渝文化符号的《河街茶馆》
    充满了巴渝文化符号的《河街茶馆》
    • 作者:申文 更新时间:2012-10-16 03:03:02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505

     

      古老的青石板梯、盘根错节的黄葛树、依山而立的吊脚楼、长声吆吆的川江号子……时光回溯到20世纪40年代日军对重庆进行狂轰滥炸炮火纷飞的码头边上,一间老茶馆中众生百态,有泼辣妩媚的奇女子——老板娘“幺姨妈”、逃难到重庆的“下江人”(在重庆把不同口音的外地人统称为“下江人”)、曲艺艺人“门门门”、打火罐的“巴一砣”、袍哥老大史大爷、纤夫“水大棒”以及各种生意人,卖白糕的、卖打药的、挖耳匠、水烟客、灯草客等等,一群生活于旧时的重庆社会最下层的草根阶层。重庆码头的茶馆正是提供给这些底层平民一个“下脚”、聊天的场所,这些茶客不仅生活困苦,在外饱受日本侵略者的大轰炸,在内还要忍受国民政府的剥削,但他们依然心存善良。闲暇之余,在茶馆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谈笑”人生、自嘲娱乐,虽挣扎在生死边缘,但在面临民族存亡时,纷纷抛弃个人利益,在迷失中觉醒,迸发出重庆人讲义气的传统美德和铮铮的民族气概,以及来自最底层民众心中的爱国情结,这就是复活了老重庆风貌、反映重庆大轰炸的重庆方言话剧《河街茶馆》。

      1995年,剧作家隆学义开始着手《河街茶馆》的创作。以茶馆来作为该剧的载体,是源自隆学义早年的经历,在他小时候,父亲就在重庆上清寺开了家精忠茶楼,这些都是他创作《河街茶馆》的原始素材。隆学义从小在茶馆里长大,人来客往中,见识到许多有趣的事和有意思的人。《河街茶馆》可谓是隆学义一生阅历的积累,剧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他的原创。

      近年来,以抗战为背景的话剧作品并不少见,但将目光放在草根阶层,以纯民间视角来表现抗战的话剧作品,《河街茶馆》还是第一部。剧中塑造了形形色色富有个性特征的人物,都是作者多年深入重庆的平民生活之中观察体验而得,就连人物的名字也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幺姨妈”、“门门门”、“号子哥”、“巴一砣”、“水大棒”、“白蕌头”、“黄辣丁”、“酒坛坛”、“黑老鸹”,鲜活生动的人物、个性鲜明的职业特征,吹、骗、哄、诈的求生招式,一个小小的茶馆中尽显“人生百味,世相百态”。

      重庆方言的运用幽默风趣。隆学义的剧本创作一贯追求用生活的语言来丰满艺术创作,深厚的文学底蕴使他的创作语言不仅文采斐然,且雅俗兼容,语言简练、精致,极具个性化、地域化、民族化的特点。如“手爬岩坎想嫩妈,嫩妈送我白帕帕,帕子拿来揩下汗,称是亲热哈哈”、“河头大鱼吃小鱼,天上老鹰抓小鸡,前方抗战好吃紧,他俩爷子在后方紧到吃”、 “抗战救国天天唱,票子往你包包装”等等。用方言来演话剧生活气息浓烈,也有很强的亲和力,尤其受本土观众的欢迎。

      在360度旋转的舞台上,黄葛树、青石板,甚至连重庆独有的传统民居——吊脚楼也被搬上了舞台,不时穿插于剧中的川剧、清音、号子、民歌等艺术形式,更加彰显了巴渝文化的艺术魅力,使该剧更像是一部巴渝文化的百科全书,集萃了巴渝地区丰富的文化符号。

  • 上一篇
  • 下一篇名家墨韵:房瑞合的国画作品
  •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