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在外,问路是常事,其中两次在上海问路的故事至今还记忆犹新。
一次是在徐家汇,向一位胳膊上带着黄袖标,手中拿着小红旗,看上去早已退休,又出来维持交通秩序的老妈妈问路,打听去闵行的公交车站点在什么地方。
老人在听懂了我的问题后,不假思索就打出一套组合拳,令我眼花缭乱又“心悦诚服”。
老妈妈属上海人中不多见的五短身材,但动作却干净利落。只见她首先将身体旋转至一个特定方向,然后双脚一并,腰板一挺,左臂向身体左侧平伸出去,脑袋也扭向同一方向。与此同时,将拿着小旗的右手抬到胸前,旗尖亦指向左侧,并以一个能引人注意而又不太大的幅度上下摆动。嘴里用略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道:“一直向西,三百三十公尺。”
老人这套动作编排不知是否有章可循,但看上去确实比交通警察还标准,而且回答得一清二楚,精准到十位数。这样的回答,这样的结果,让我只有五体投地和千恩万谢的份儿了。
另一次是向一位与我相向,看样子也在赶路的老先生问路。在搞清了方向和距离后,我朝目标走去。但当我已走出三四百米的时候,突然听到后面传来喊声。我转过身,发现好几个人好象都在招呼我。我将信将疑地停住脚步,一位骑自行车的先生首先来到我面前,告诉我后面有位老先生在追我,已经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我以为发生了什么,直到老人来到眼前,我才认出追赶者原来是刚才为我指路的老先生。他所以奋力追赶,是想告诉我,刚才他把路告诉错了,不是在第四个路口向左转,而是在第三个就应该转弯。
我拉住老人的手,觉得用一句“谢谢”根本无法表达对老人的感激和敬佩。
两次问路的经历,让我仿佛看到了上海人精明又有责任感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