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识野夫是在几年前的清江论坛,只知其诗歌、散文写得好,一直未见其人。直到近日在新浪、搜狐等几大门户网站看见一部由野夫写成的书名为《父亲的战争》的大著作时,才与其联系上,恰好他在应邀回乡参加利川首届中国龙船调艺术节的路上,于是相约20日在州城见面。 野夫本名郑世平,1962年出生于利川,是地道的恩施土家人。初次见面,他便送我一本刚出版的长篇小说《父亲的战争》,因为之前曾了解《父亲的战争》是写他父亲的往事,而且是发生在利川的真实的事,所以颇感兴趣,闲聊之时更了解到该书已经被搬上荧屏,马上在省台热播!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父亲的战争》制作非常精美,封面磅礴大气,很是抓人眼球,故事的精彩更是不用说了。这是一部以剿匪为主题的小说,但在野夫看来,“剿匪,本身不算一场战争……但对于许多参与者来说,却是他们一生的战争。他们在这场战斗中取得功名,经历死亡,感受仇恨、友谊和爱,并结下影响平生的各种因缘。” 编辑在推荐该书时也写道:“作者在创作这部心血之作前,曾与身患绝症的父亲闲聊,得知他平生惭愧的一件往事——在剿匪时招降了一名匪首,却在日后按上级指令将之秘密处决。这在改朝换代的大革命时代,原本只是一件寻常小事,但它却是个人生命中耿耿于怀的大事。父亲的真实故事激起了作者对清匪反霸这一运动的兴趣,在大量了解那一段历史和家族史之后,作者创作了《父亲的战争》,并同时推出了这部具有深刻反省的残酷历史小说。” 或者可以说,这部作品是在写父辈,也是在写土家民族和土家儿女。 还有学者就此书评论说:“即使当代众多涉及过死亡的作家,也多只是为我们呈现了伤痕、复仇、炫耀等等自我心理,远未能将历史、现实的中国人尊之以礼。正是缺乏这种自尊和尊重他人的品质,缺乏对中国社会的忠实记录,中国作家们提供的文学答卷多是不及格的。在这方面,野夫是一个少有的例外。” 当然,这些评论是很高的了,但对这部作品,野夫心里仍然有一个遗憾。他虽然在小说中将“利川”改成了谐音“梨川”,“文沙场”则是文斗、沙溪和长顺的合称,但小说中很多地名也都是恩施各地的真实地名,为的就是希望影视剧能在家乡拍摄,但最后拍摄的场地却被制作方选在了湖南凤凰。 “小说中的人物关勇波就是以我父亲为原型,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也是对我父辈以及那个时代的一次纪念。” 野夫感慨父辈的传奇经历,而他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他从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毕业后,1982年组织成立鄂西第一个民间诗歌社团“剥枣诗社”,并与省作协联合在利川组织召开两次全省性的“清江民族诗会”,1985年担任湖北省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1986年考进武汉大学中文系作家班,组建湖北省“后现代诗人沙龙”,出版诗集《狼之夜哭》。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北京创办图书公司,成为全国民营书业十大策划人,2006年获“第三代诗人回顾展”之“杰出贡献奖”,2009年获“2009当代汉语贡献奖”。今年6月成为香港《亚洲周刊》封面人物并被连续报道两次。 野夫其实是一个洒脱的人,常年在外漂泊,北京、大理、海南等地是他常去的地方,但每到一处都无法呆久,不仅为了寻找灵感和素材,更因为自己喜欢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在漂泊之余,他还创作出了《别梦依稀咒逝川》、《江上的母亲》等多篇用思想浸泡出来的文章,其意义和影响广泛而深远。 做了几年出版,野夫又进入了编剧的行当,先是担当了电影《玉观音》的制片策划,纪录片《关注末代匠人——正在消失的职业》总制片人等,接着又亲自担当《父亲的战争》编剧。 野夫是从清江边走出去的少数民族作家,他的文字中有很多都是写故乡的,其间充满了对故乡这片热土深厚的情感。这次回归乡土,也是野夫这辈子第一次在自己的家乡做宣传,他说:“我取得的小小成绩只代表过去,最希望看到的还是恩施本土文学的长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