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电影批评危机早已显现,电影批评乱象丛生,其功能性正在被逐步阉割。以至于很多人呼喊“当下中国电影无批评”。当下中国电影批评面临许多危机与困境,这是中国电影人群体面临的问题,对其困境的研究也有了普遍的意义。
电影批评的发展并非与电影同步,然而就在电影发展成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时,出现了这样一门“辅助性”的艺术——影评艺术。电影批评一直以来就是电影学或电影艺术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意义就在于,与电影创作相互推动,促进影视艺术发展。中国电影批评史可谓悠久,早在1897年9月5日,上海的《游戏报》就登出《观美国影戏记》,尽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电影批评,但是它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电影批评历史的开始。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批评曾有繁荣季节,出现了王尘无、黄子布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影评人,在当时国家危亡之际,爱国之热情使得影评擎起为抗战呐喊之旗。再到改革开放阶段,电影理论与电影创作协调配合,积极推动中国电影进步。当时各种影评组织纷纷兴起,民众参与热情高涨,可谓中国电影批评的黄金时期。之后,随着西方电影理论的引进及与电影批评的结合,中国电影批评的发展途径进一步拓宽。
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观影人数迅速提高。依据国家广电总局,2007年,中国电影创收突破67亿元,其中国内票房就达到了33.27亿元。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钢也表示,这已是国内电影票房连续第5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比2006年多了7个亿,增长26%。而据消息,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已突破百亿。2011年,中国电影票房更是突破130亿大关,此情境下,有关电影批评的问题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然而遗憾的是,电影产业发展是惊人的,反观其“辅助性”的艺术形式——电影批评,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显颓势。由此,这个话题现在更有了谈论的必要。曾几何时,电影批评深深影响着观众的观影热情,深深影响着电影工作者,引导着电影艺术创作。而今看来,都已一去不复返。这不禁让我想起钟惦棐曾发出的感叹:“电影评论有愧于电影创作。”
上海交通大学的李建强教授,早年积极撰写大量电影评论,近些年逐渐转入到电影批评理论和电影批评生态发展的研究中来,他曾指出中国电影批评呈现几个问题:苍白无力、泛泛而论;冷落市场、与大众脱节;浅尝辄止、人文内涵匮乏等。如今看来问题依旧,甚至有增无减。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电影批评日渐萎缩,开始陷入尴尬境地。之前在80年代,各省各市甚至不少县城成立的影评组织几乎都停止了活动,专门的电影理论和批评刊物也所剩无几。报刊的专门栏目也日渐减少,电影批评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可供发表文章的阵地远远无法满足电影批评发展的需要,这与中国电影创作和广大电影观众的期待明显是不成正比的。据统计,目前全国影视艺术类专业报刊不过十几种。其中,又有很多是将批评、创作、消遣、娱乐等混杂一起,甚至消遣、娱乐的喧嚣远远超过了批评的声音。再者,报纸上也不再有长期稳定的权威性的影评栏目,个别报刊有影评栏目也缺乏特色,而且充斥着商业广告的气息,文化性、品位性、创新性都无从体现。在其他刊物上,影评与影视研究的文章能够“露脸”的机会也是极有限的。由此可见,影视批评本身的传统阵地已失守,在刊登上又被其他内容挤占,自己生存空间本就不足,还越来越小,在此恶性循环下,电影批评如何焕发生机?
电影批评作为电影学学科分支,发展历史并不悠久,专业的从事此方面工作的研究者或批评者本就有限,而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批学院批评者或是职业批评人也日渐减少从事批评工作。如此一来,这个批评团队就更加“缩水”。当前网络影评的兴盛,总体看来,无论传统影评人还是网络影评人,在这批队伍当中,有相当一批人是“转行”过来作批评的,缺乏电影批评专业理论积淀,做出来的文章往往更多从历史、文学或其他方面着手考虑,不免给人模糊了电影批评和其他形式批评界限的感觉,看不到电影批评这一形式的特殊性。所谓“隔行如隔山”,这个问题不可小觑。再者,谈到网络影评,对于网络影评的几个弊端也是要必须谈及的。网络媒介给予公众话语权,为公众提供了集体话语空间,任何人只要一台电脑,甚至有一个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意阐发对一部电影的期待或评价,从好的方面来看,这有利于大众积极参与电影批评,提高互动性,然而也正是这种“无门槛”的形式,使得网络评论语言散漫且戏谑化、情绪化,文章欠缺思辨性、学术严谨度,更有语言暴力出现,这都不利于这一批评形式的长远发展,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电影批评的质量。而且,网络影评对电影创作及其他方面的影响也有待考量。
电影批评是依托于电影的,而且好的电影批评还要高于电影,否则就只能是对电影的简单介绍。有人曾言,好的影评是作者在电影中进行的一次灵魂探险。而今看到的文章往往就是少了探险的“魂”,应景式批评浮现,“失语”、“肤浅”、“乱语”、“喧嚣”等都成为描绘电影批评的常用词。更有人用“权力批评”、“红包批评”、“人情批评”去概括电影批评现状。电影批评若丧失了批评精神,也就直接丧失了自身的功能与品格。
当下的电影批评也有着一种更为“窒息”的现象,那就是把电影批评文本神秘化、陌生化、高深化,套用各种主义与理论,原本该是形象生动的电影评论硬生生地变成了对某种理论的演绎场。电影批评在一些人笔下越来越多的变成一堆学术泡沫,或是借题发挥。这样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了电影批评与观众接受力的脱节。试问,这样的影评又如何广泛影响观众?
中国电影批评的现实困境已摆在眼前,显然我们不仅仅要发现问题,如今已经是我们真的需要做点什么的时候了。欣喜的是,已经有很多人、很多组织是有着积极行动的。以下顺便谈几点:
《文学报·新批评》在为批评提供、拓展生存空间方面,是值得肯定与褒扬的,虽然并非影评专栏,但作为批评的一部分,还是为影视批评提供余地的。其“真诚、善意、锐利”的原则很吸引我,相信它会为更多的批评者提供发出自己对中国电影的声音的机会。对于报纸的影评空间拓展,我们是有必要予以重视的,美国影评事业高度发达,据悉当下美国积极活跃的影评人就有三百余人,他们大都是以报纸为主要批评阵地,一些主流报纸还养活着一批自己的专栏影评人,打造了良好的品牌效应,使得影评人逐渐拥有了一批粉丝,从而让批评的声音得以持续且拥有影响力。如《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艾伯特;《洛杉矶时报》的肯尼斯·图兰等。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还望国内能有更多报纸可为影评人提供平台。
要改变中国电影“批评乱”之现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还要批评者沉下心来,真正地去用自己的灵魂在电影中做好每一次探险。只要具备亲和力、丰富性、趣味性,把握艺术规律,客观独立表达自我之想法,真诚地与观众对话,一定会打动读者。中国电影批评不尽如人意的状态也会逐渐远去,我们期待另一个中国电影批评“黄金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