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凌仕江的随笔《读书是灵魂的事》一文,很受触动。文章通过理性的文字、随性的语言、思力深刻的阐释给人一种不俗的清新。也可能是由于兴趣、爱好缘故,一上眼就深深地吸引我,同时拨动了那心中共鸣的琴弦。
凌先生在文中写到:“书往往比人寂寞,书在那里安静地等人,等比书更寂寞的人。读书的人往往除了寂寞,要比书更孤单。然而,只要把书读进内心,人和书就有了更多会意。读书的最大用途是使人变得有趣,若能再上升一个境界,则是通灵”。我也是一个喜欢读书、爱书的人,平时有闲暇时间,没事的时候就顺手拿起一本书来读。涉猎的内容很宽泛,有散文、有小说、有诗歌、有名人名言,还有历史的书籍、有经典著作。有时是处于爱好也打发时间、有时是为了点亮心灯、找到一种自信的感觉,兴趣浓但离痴迷的还有一定的距离。床头上、茶几旁堆满了书,有时也惹得家人有意见,刚收拾好房间就又被我挪动的书而显得凌乱。可这么多年来一直这样,看到书中吸引人的内容、段落、语句都拿起笔,马上记下来,且常年坚持,这已经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也觉得很有乐趣,光记录的本子用了一大摞。这也是生活的收获吧,如同麦秋的庄稼,垛在那里。有时翻阅一下看看,会感到很有趣;写作时用句经典的话,翻开一查,就能派上用场。学过记过的用上了,就觉得有些满意。那些寂寞的书,遇到我寂寞的灵魂,字与目相对之下的交流,就滋润了灵魂。读书、灵魂;灵魂、读书,这些平时看似寻常的举手之劳,细想起来,真的作为一种修行就不同寻常。
说到修行,人们通常说出家人叫修行。在晨钟暮鼓、香火缭绕的佛家净地,舍弃了红尘诱惑的俏男俊女,把撩人的欲望放到生命以外,怀着一颗平实、虔诚的心,心无旁骛地念经超度,这是出家人的做派。在景点的寺庙、道观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那些信仰佛家、道家的人更是对其由衷的感叹。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不过,像一个出家人一样一年360天潜下心来念经修行,我没有做到。特别是在思想多元、利益多样的当下,滚滚洪流,能把读书作为一种日常修行,也不是人人都能轻易做到的事情。一边是诱惑、一边是清冷;一边是人性的欲望、一边是寂寞的书;冰冷的文字与热钱热舞组成的诱人拼盘,很挑战人的定力,没有清心寡欲的意念作支撑是做不到的。刚刚仙逝的95岁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一生痴迷红学研究,从未放弃。他出版了60多部学术专著、几百万字的书稿,他把一生献给了红学研究,与书打了一辈子交道,研究出了娇人的成果,得到了人们的敬仰,他是国内的顶尖学者,他一生修行为红学。 看大师,思修行,只有告别凑热闹,平静之中,读之、看之、用之,作为一种志业,日久天长 ,才能悟道。
从我们身边的人来看,人人每天看似忙忙碌碌,为了生计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可人们这一忙就包含了各种成分,有名权利、有帮人助人、有爱心、当然也少不了欲望;忙什么滋润灵魂呢?有的知道,而做得少;有的人干脆就不做。因而造成生活过得充实,灵魂却干涸的窘境。再细看,灵魂这东西不是因物质生活的富裕而滋润的,也不是单纯的随物质的殷实而自动得到净化的;它需要物质以外的东西、需要特殊的养料和水分,需要文字制作的牛奶和面包、需要文字生成的甘霖,需要文字凝成的爱与传承的精华,方能及时解除灵魂的饥锇与干涸。这就需要一种修身养性的载体,这就是修行——读书。
上帝给每个人的时间是公平的,这是每个人轻易就能得到的,可就是在利用的时候出现了差异。有的是利用时间创造了生命,得到了永恒的价值。有的是生命被时间分割,成为时间里的过客。读书就是留住生命、创造生命的一个契机。翻阅历史,自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以来权倾一时的皇帝有408位,被人们记住的能有几个?可那些出身寒门的读书先生,没有趋炎附势、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学大家,得到了人们的永久的怀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们的名字与文字一同辉煌,除了再版的专著外,人们口口相传,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高地。儒家的“修、齐、治、平”几千年来影响不衰,就是代代读书人的传承。新的时代,有新的时尚和追求,可同在阳光下,读书与不读书人生的境况差别很大。我们羡慕一个人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羡慕一个人潇洒的文笔。可这些亮点的取得没有捷径可走,还是那个笨办法——就是读书得到的。常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刻苦坚持读书,知识是不会自动跑到大脑里的。凌先生说:“那些有可能改变你一生方向的文字,它们好比钥匙……,书页里总有一种营养进入你的体内,补充你不太完美的某个部位,最终添满你精神的缺口”。这就是通灵吧,通灵是人生的制高点,有灵性的人生才有高度,才有创新、才是那种有修行的人生。(王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