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 高淳海:简单而真实的沈从文
    高淳海:简单而真实的沈从文
    • 作者:高淳海 更新时间:2012-06-04 05:05:49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044
     

      新婚不久的沈从文告别了妻子,一个人乘船回家乡。出于对母亲病情的担忧,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三三的想念之情,沈从文迫不得已才夜间行船。现在的沈从文只希望故乡的守护神凤凰可以舞动她那舒展的翅膀,为行船带来一阵阵风儿,使他早日到达家,到达那温馨的港湾。

      我合上书,闭上眼睛想象沈从文到家时的一幕幕景象,无论是回到故乡,还是回到三三的怀抱,都让我激动不已。书中所记录的每一个文字都在我的脑海中跳动,不能平息,这就是高维生的新书《浪漫沈从文》(团结出版社2011年出版)。研究沈从文的人很多,国内的、国外的,学院的、民间的,写沈从文的书自然也有很多。有人用编年史的方法记录了沈从文的一生,有人用回忆录的方式写了自己记忆中的沈从文,但是高维生的这本《浪漫沈从文》与他们不同,作者从另一个角度,即一个作家的文学视角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浪漫沈从文。他笔下的文字是温暖的、有人情味的,就像作者在描述沈从文与河水的关系时写道:“河水是一本历史,记载岁月中所发生的事情,不会篡改事实的真相。它摆在大地上,查阅历史的人,只要翻开一页,就会看到鲜活的历史,查询曾经的日子,看到有过的人。尤其是沈从文的大部分教育、生活的积蓄也是从这儿积累,在他的生命中,这是一块重镇,囤积他生活的粮草,开始了人生的远征。”

      沈从文是属于历史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这样,无论谁都可以通过翻阅历史来了解他,但是作为一名作家,作为一名天生为写作而生的人,沈从文是属于文学的,属于文字的。一个真实的、浪漫的沈从文理应从文学的角度,在文学中得到还原和永生。这一点在《浪漫沈从文》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阐释。作者就像是跟在沈从文身边一位虔诚的追随者,用他对文学的执著和信仰追随着大师的脚步,用手中的纸和笔,而不是摄像机和照相机,带给读者精神上的享受,感受沈从文浪漫主义的文学精神,这是与以往写沈从文的书有所不同的。

      沈从文热爱家乡的山水,更爱生活在这山水中的人,尤其是那些朴实的水手。水手们自打上船的那一刻起,就与船、与河水结缘。作者在书中写到:“一支篙,一张桨,日夜漂在水上,从离开陆地,踏上船的那天起,注定生在水上,死在水上。”河水是温柔的也是可怕的,河水养活了水手,同样也可能吞噬他们的生命。沈从文对水手们充满了同情,也充满了敬佩。他们简单朴实、不惧风浪、敢爱敢恨的性格,也是沈从文多年来一直追求的。

      沈从文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创作了许许多多浪漫的故事,每个浪漫故事中的人物都成为了读者心中的经典。阿黑、五明、翠翠、傩送、丈夫、三三、柏子、璜、黑猫……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一股脑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通过他们,沈从文让我们了解了朴实、真实、善良的湘西人民,沈从文更将自己的浪漫移植给了他们。他们其实就是沈从文自己的影子,真实又浪漫。

      《浪漫沈从文》一书给了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从文学的角度出发,用质朴、真诚的文字向人们还原了有血有肉、朴实而又浪漫的沈从文。我感觉读这本书不像在读书,更像是得到了一个与沈从文交流的机会,而作者则是来往于读者和沈从文之间的信使,让人们都可以有机会去了解这位文学大师,读懂这位大师的精神。做到这一点,与作者高维生多年来对文学的执著和积淀是分不开的。很显然,作者一直在履行着自己的诺言:“我走在过去中,在一条水上,跟随沈从文的脚步。”

      沈从文还将矗立在船头,指引着他的水手在沱江上、在文学的长河中前行,一步步驶向他心中的“凤凰”;作家高维生还将在沈从文身后追随着他,用手中的笔,向世人揭示这位浪漫的大师,同时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文学篇章;而我们则将透过高维生的文字,去获得更多更多,将沈从文和每一位文学人的精神代代相传。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