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音乐故事片《震撼》2008年就开始面向全国海参选演员了,听说都是一群多才多艺的年轻人。当然海选不会有人家“超男”和“快女”有名气。后来就没有下文了,可能投入电影拍摄了,所以我感觉《震撼》的主创人员不懂得什么叫商业。更不懂什么叫炒作。更不懂得人家老谋子那套资本整合和囤积,就是把观众的钱,以最快,最狠的方式快速放在自己这里。像海选了,潜规则,给男女明星弄点暧味的关系了,都可以变成电影上映前最好的卖点。没看人家“快女”随便安个女选手和一个烂评委。都能炒起来。吊吊大家的胃口。收视率上去了,广告商不愁了。现在的娱乐市场,三分在于做事。七分在于炒作。
在这样的环境下,拍中国首部音乐故事片?脑子没坏掉也是精神要疯掉了,还没有明星大腕。用一群只会唱歌弹吉它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就算你是真唱,就算你是真弹,就算你的水准已经在国际专业大赛获奖,都不一定如周杰伦说梦话般地哼哼几句不知是哪国语言的玩意吸引人。听说题材还是青春立志,我感觉我们现在的中国老百姓更愿意看,男欢女爱,儿女情长的。不然《花木兰》能拍成那样吗?如果说有十个人看《花木兰》得有八个是冲赵薇和陈坤洗澡那事去的。中国的观众已经不理性了,他们追求的是极品烂片,既然看不到最好的就看最烂的,我们的这些大导演,学不会人家国外大片的好,那往烂了拍总会吧。但是烂人家也是极品的烂,有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有赞助商极力的烧钱。还有所谓一线明星的加盟。所以人家烂的有资本。你说在这时候,你拍音乐故事片?还青春立志故事片。我看是在开玩笑。四年,拍一部音乐故事片?"四年人家商业导演挣的钱可能你这一辈子都没见过,你以为你是《阿凡达》的导演呢,人家十年拍一部电影。人家这种知识依赖于整个社会的知识积累,依托的是发达国家的一整座坚实的知识大厦,和观众理性的认知度。学人家?让我说什么呢。阿Q精神?傻冒?
最初《震撼》海选的时候,我以为又是一个炒作,用一些做明星梦的年青人给自己当筹码,进行商业运作。可惜他们的经济头脑没达到这种境界。后来以为拍这电影是为了捧几个年轻人,可是发现。没有包装,没有炒作,就他们这捧法。也红不到哪去。那是为什么呢?导演梁清,我上网查了查当年红极一时《路边吉它队》的主演,我们这代人是不知道,当年也是红极一时的演员了。他说,他要打造一部中国自己的音乐故事片,让中国的年轻人有理想,有追求,他们只为音乐。只为电影,才拍摄了这部音乐故事片《震撼》。而且到时候免费在大专院校放映。我们只做我们自己的电影,别人怎么做和我们无关。
说实话,听着这些我有点感动。听着这些话比那些大导演喊口号票房要过几个亿,让人舒服。感觉他们这群人傻的可爱。执着的可敬。太好的话我不想说,听说五月分就上映了,我一定要去看,因为他们的心,因为他们的单纯。因为我们中国的第一部音乐故事片。希望这部干净,清爽,没有任务杂质的电影《震撼》代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