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南下》成了人们谈论的热点。剧中集中体现了名家与草根的和谐默契、转换与变化的艰难交织、情义与理性的牵连相悖和成长与挫折的烦恼艰辛。
名家齐聚演绎草根情怀,是该剧的闪光点。编剧赵冬苓、导演王文杰,一线演员杜淳、印小天、高明、萨日娜等等,不只是他们的名气大,而且是他们真的有才华。还是在赵冬苓创作《南下》剧本之时,在临沂笔者曾和她在一起相处了几天。当谈到剧本时,她曾说要写一个犯错误的南下干部,在他的成长中有挫折,要让他在改正错误中不断成熟。她当时的语气和神态也是有些迟疑或拿不定主意。当我看到她在电视上接受采访时说怕自己“兵败南下”,我对她当时对我谈话时的表情和神态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别看赵冬苓低调儒雅,她可是胸有雄兵百万啊!导演王文杰将赵冬苓的《南下》演绎得由大气磅礴、硝烟弥漫、弹火纷飞、杀声震天到十里洋场,令人眼花缭乱,儿女情长,和平生活中也有烦恼、纠缠……真是淋漓尽致;名演员们则是善于理解剧本,领会导演的意图,将剧中人物演得栩栩如生,真情无限,极富历史感和生活情趣。
剧中的转换与变化,拉开了历史的大幕,揭示了南下人的成长烦恼和命运坎坷。由北方到南方的地理转换,从高粱女儿红、煎饼卷大葱的山东大地,转战到江南鱼米之乡,吃米饭住洋房;由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的时空转换,从英勇奋战的战地磨炼转换到灯红酒绿的闹市区;还有诸如由农民到战士的身份转换,由战士到干部的职责转换、由草根到领导的角色转换以及由农村到城市的环境转换。这一切转换让生在北方、长在山区的草根们一时还缓不过劲来,仍停留在原来的农民的起点上。尽管在进城之前学习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可是,一遇到现实问题他们就傻了眼。孟思远所犯的“逃兵”错误,给娄振作伪证的错误,便是证明。孟思远是一万五千人中的典型代表,农民意识如不转换,会给个人的成长带来麻烦,更会给革命队伍带来损失和隐患。基于此,剧情让观众看到了更深入的一面,在情义与理性之间让主人公去直面相对。
作为特殊群体中的典型人物,孟思远有着鲜明的个性。他困惑,他又讲情义,他烦恼,他又懂理性。 看他作伪证,唐志先骂他是轴货,缺心眼,还是傻瓜,是个欠揍的家伙。然而这也从另一面凸显出思远对老乡的那份深情厚意,有仁有义,愿为生死与共的好兄弟两肋插刀,甘愿犯错误。这正是山东汉子身上的那种铁哥们义气,似梁山好汉的拔刀相助,如桃园结义的肝胆相照。从孟思远身上体现出了彼时的南下干部虽然人进了城,可是思想观念仍停留在农村、农民的原点上。
一部《南下》叙述了山东干部南下的艰难成长史,不仅把山东汉子特有的哥们义气、钢筋铁骨、纯爷们气度展现出来了,而且将南下干部那种坚持原则、爱党爱国爱民的特殊品格风范如雕塑般矗立在观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