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边际效应非常大。举一个非常通俗的例子,卖烤翅的地方可能卖烤翅是不挣钱的,而是靠卖啤酒挣钱。文化产业的盈利点和卖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卖点在一个文化内涵,但盈利点在边际效益。
大家可能知道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印象”系列给当地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印象刘三姐”在阳朔,在有这一台节目之前,几乎所有到桂林的旅客都不会住在阳朔,一般是上午过去,下午转一圈,然后坐车回桂林。“印象刘三姐”这一台节目就是为游客量身制作的,首先要让游客住下来,最少住一晚;其次还要让游客买东西,只有游客留下来,当地旅游业才能有钱赚。我们跟踪了“印象刘三姐”,它是2004年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已经7年,它的边际效应就是阳朔的旅游产业由原来的4个亿,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20多个亿,原来阳朔没有一个五星级酒店,现在已经有了两个超五星级酒店。“印象刘三姐”这一台节目只在音乐上利用了传统文化资源,即使用了电影《刘三姐》里的音乐,此外它的布景、人物、歌舞都跟刘三姐没有什么关系。它实际上是用了一个传统的文化资源做卖点,却不用专业的演职人员,当地大概有4个村庄的农民参加演出,农民白天卖旅游产品、下地劳动,晚上拉着自己的牛或者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饰去参加表演。既是自娱自乐,又能赚到钱,它对于当地农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方面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创造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