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起儿童电影,可能不少人会问:现在还有儿童电影吗?我们到哪儿去看儿童电影?孩子还需要儿童电影吗?令人惊讶的是,以华表奖的评奖为周期,2010年、2011年两年间,我们拍摄了近100部儿童电影(不包括动画片)。虽然其中有些影片会引发我们对于儿童电影的概念的讨论,但大体上可以归入这个范畴。
笔者最近集中观看了其中的30多部影片,就总体印象而言,能看出国家有关部门对儿童电影的投入,也有一大批创作人员有志于此,从我个人的角度,30多部影片看过去,质量还不错,但觉得比较分散,缺乏特别有代表性的作品,不能支撑起近年来儿童电影在美学上的追求和思想话题的关切点。概而言之,丰富多彩的校园、家庭亲情、成长问题、少数民族少年生活、名人少年传记依然是儿童电影比较集中的选题取向。
题材表现:“隔代情”是亮点
近年来,家庭亲情影片增多,这类影片中的成人和儿童往往都是主人公,也有人会认为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儿童电影,但实际上,将它纳入儿童电影的范畴进行评价和运作更加符合当前儿童电影发展的现状。
比如《我们天上见》,很有代表性。它是一部站在今天回忆少年时代的电影,有着明显的成人视角和情感诉求,也未将观众预设为儿童,但它的主人公、故事、视角和整个作品的气质,又有着儿童电影的特质。可以说,在“给予”和“关于”两种姿态的儿童电影中,这类电影属于“关于儿童”的电影,也应视作儿童电影的范畴。尤其是,近年来,因为很多国际儿童电影节中都将“家庭电影”视为重要的门类,所以将这些电影涵括其中,对于我们儿童电影事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我们天上见》是一个表现“隔代情”的影片。小学生蒋小兰从小没有见过父母,和姥爷相依为命。从小学到中学,姥爷一直呵护着小兰,直到去世。影片以儿童视角、成人口吻,引出一段童年往事,女孩成长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成为她个人生活中惊心动魄的回忆,在父母缺席的童年里,外祖父是她惟一的亲人。两代人细碎的生活汇成了感情的涌动,在不经意间打动着我们的心灵深处,在那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我们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脉搏,那既是编导个人的童年回忆,也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回忆和情感。影片制作讲究,还原生活到位,摄影技术和影像风格都十分巧妙精美,充满了充沛而有节制的喜悦和哀愁。老演员朱旭扮演的姥爷更是炉火纯青。
“隔代情”在儿童电影里可以说是成绩非常突出的一部分。一方面这与中国的现实有关系,父母因为忙,经常把孩子放在祖辈家;二是这可以作为家庭矛盾的一个有效解决途径,在这些电影中,在父母和孩子有问题的时候,爷爷的出现是一种解决,因为爷爷这辈人有阅历,胸怀宽广,对孩子的爱又特别突出,这是父母生硬的教育方式和过度望子成龙的期望所不能及的。这类影片在表现“隔代情”时,多突出亲情的宝贵和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比如《小黑鸟》《亲亲我》等;而在表现父母和孩子两代人感情的时候,却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钢琴少年的烦恼》《琴动我心》《老妈你真烦》《玩酷青春》等,多表现家庭教育和代沟问题。这个社会比较急功近利,反映在家庭里,是面对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父母盼望孩子出人头地,很多代沟问题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这是矛盾的起源。
此外,这些电影让我们感觉到,家庭亲情电影在“事情”和“感情”之间,“情”重于“事”,相比其他题材电影,创作人员的感情更充沛,镜头更到位,看得出这是当下社会大家内心的渴望,也就从另外的角度证明: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儿童电影不是“哄”孩子玩的电影,充沛饱满的情感是儿童电影打动人心、继续前行的动力。
创作不能“旱地拔葱”
因为一直在关注儿童电影,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虽然很多主创人员是带着对儿童的关爱、对电影艺术的热情来拍摄儿童电影,但是从呈现出来的艺术水准而言,还有待提高。其中,最大的一个遗憾是,把儿童电影看得太容易,没有充分重视这个领域已经有的经验和教训。很多制作人既不了解之前有些什么儿童电影,和同行、观众之间也没有交流;另外,从优秀文学作品中借鉴的意识比较薄弱,在这30多部作品中,只有《孩子那些事儿》是根据儿童小说改编的,这就放弃了一个重要的艺术和思想资源。仿佛“旱地拔葱”一样,很多人想当然地拍片子,前期的功课做得太少,和已有的艺术经验脱节,也和现实生活脱节。选择什么样的题材,什么样的拍摄更受欢迎,什么样的电影能够给电影史留下一点痕迹,等等,这些方面的思考很少。一个电影,从剧本创作到编导摄录美,大到思想意义,小到镜头的运用,都没有借鉴、传承和交流,各自为战,没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影响了我们拍出更优秀的作品,对中国儿童电影的进步是一个阻碍。更糟糕的是,相当一部分制作人看重的是拍儿童电影所获得的国家资助,而且成本低,如果能卖给电影频道,说不定还能有点盈利,缺乏更高的艺术追求,出现了大量“鸡肋型”的电影。
喜剧《火星没事》有很多明星加盟,在儿童影片中可算是比较受“欢迎”的,运用了各种喜剧元素,但不是很到位。它把当下成人生活中的很多社会问题直接放到儿童片里面,显得比较“隔”。一个影片,无论是成人影片还是儿童影片,社会问题应当仅仅是一个起因,如果直接作为内容呈现,会有像新闻简报的感觉。比如片中汽油涨价,小主人公利用魔法把油表的价钱降下来,人们拎着大桶小桶争先恐后买油,结果惹出一场风波……这个事件表面上很热闹,气氛烘托十足,但观众并不觉得有什么好笑。国内外很多优秀儿童喜剧虽然并不取材于现实,但观众会觉得小演员天真可爱,表现出了儿童特有的想象力、强烈的生命力、创造性。大部分国内的儿童喜剧、闹剧在想象与限定之间尚不到位,缺乏童心,制造“包袱”时缺少智慧,常常是网上抄几个笑话就算。
还有部分年轻的导演,得到了拍片的机会,就亟不可待地把自己童年的往事基本上以写实的手法呈现出来,这可以作为个人的探索,但作为儿童电影应该有的典型意义和普适性比较欠缺,视阈狭窄。此外,虚构类的影片少,大家没有广泛地去寻找可拍摄的东西,选材撞车、同质化。在这一点上,《孩子那些事儿》的成功值得我们分析。这部影片的故事很分散,由小的人物、小的段落构成,但自然流畅,真实可信,所以能获得好评。它没有“端着”,没有刻意说“孩子话”,但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当下儿童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情绪,是一部和当下时代结合得比较好的影片。
当然,也有明显的进步。过去很多电影是讲述坏孩子如何变成好孩子,调皮的孩子如何变成乖孩子,现在来看,这样的立意明显少了,从这一点上理解,儿童电影所呈现出来的儿童观、教育观是进步了。比如《孔明灯》,影片讲述了9个新加坡的孩子到中国河北一个偏僻的农村体验生活的故事。影片基本上采取了用记录的方式拍摄然后剪辑而成。吃喝拉撒睡,包括玩耍和上课,孩子们都是形影不离。因为影片朴素真实,所以它带来了一种靠演员表演达不到的力量。观众在这里看到的是孩子们实实在在的文化差异和少年们那种因为纯真而便于沟通的美好。正因为如此,许多闲笔都变得那样耐看。影片中的孩子们自然放松,表现出自然天性。它之所以获得认可,是现在的观众更希望追求真实,以及真实里所表现的感动和思索。它没有台词的说教,在视角、手法和观念上也没有说教。相比之下,以前我们有很多讲述城里孩子到乡下、外国孩子到中国的影片,往往存在教育物质条件好的孩子珍惜生活、向淳朴的农村孩子学习的观念。而这部影片摒弃了谁好谁不好的判断,只是展示不同的生存环境。看完影片,我会感觉到对孩子来说,物质条件好一点坏一点,幸福都能存在。
无论表扬还是批评,都没有声音
艺术上缺乏创新的这种状况,也不能一味苛责主创人员。因为一个事业如果缺乏社会关注,那就缺少了激励和磨砺,创新和探索的意识就谈不上了。影片好或者不好,没有任何反馈,整个儿童电影的评论处于“无声”状态,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如此一来,也就打击了本来有一点“野心”的创作人员,使他们失去了研究、探索和创新的动力。
比如《我们天上见》应该引起大家“什么是儿童电影”的讨论;《火星没事》的探索与缺憾应该引起我们对儿童喜剧的思考;除了商业大片之外,是否还应该有一些在商业上处于弱势的、对孩子们非常重要的、有艺术追求和先进儿童观、教育思想的影片?这些问题关心的人不多,或者各说各的,没有一个机会让大家去争论,去讨论。说实话,以前的儿童电影还造就了几代童星,还有普遍的社会关注度,现在却寂静无声,连儿童观众都不知道这些电影的存在。观众这边不能从票房上体现,专家也不关心,缺乏表现、检验、表彰、议论、关注的氛围和平台。于是,一谈起儿童电影,很多话题都是“无解”的,感觉很无奈,“无处下嘴”。因为我们谈的问题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不关心,谈到具体的作品大家也看不到,我不知道我在对谁言说,而且无论我怎么说,没有人支持你,也没有人反驳你,仿佛是在一个话语的真空里。当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走在儿童电影这条人迹罕至的小路上,会觉得非常孤单和遗憾——但居然我们两年有近100部电影,这种反差非常滑稽、矛盾、不可理解。
我们明明知道,一个孩子看一部优秀的电影,在审美、思想和情感的熏陶上,都非常重要,而我们又有大量的优秀影片和新影片,但是除了两年一次的华表奖,平时几乎听不到儿童电影的声音,哪怕是六一儿童节。
现在所谓的儿童电影评论,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是新片出来,以宣传为目的的表扬;另一种或许是因为太热爱,而生出一种苛责,观点比较偏激,只要谈到中国儿童电影,他们就一言以蔽之——教化,所以儿童电影进不了影院,所以孩子们不爱看,所以发达不起来……这种话已经说了30多年了,如果今天的评论家或者媒体认真了解一下具体的影片,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这种论调,对儿童电影的发展是一种压抑。但即使这种评论,都很罕见,所以儿童电影就变得非常茫然。
“看到电影”,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话又说回来,人们根本没有途径看到这些电影,怎能去思考和评论它们呢?现在整个儿童电影的生态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有这么多孩子渴望看儿童电影,又有那么多电影已经拍出来,但是他们相互没有关系,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现状,也是多少年的老话题。
因为短期的商业诉求,观众有限的儿童电影基本上被各大院线堵在门外。也有人会说,电影院不要,是因为影片质量太低,说教太强,没人爱看。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批评。一些没有说教的、艺术性很强的儿童电影,同样进不了电影院,包括很知名的国外电影《小鞋子》《放牛班的春天》等。儿童电影的商业属性本身就弱,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去扶持它。很多人,比如儿童电影学会,多少年来一直为此呼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收效甚微。
从教育系统的角度而言,因为没有纳入国民教育和公益性体系,儿童电影放映在人力物力资金方面都得不到保证。既然放映儿童电影的费用目前进不了“一费制”,那就要解决一个问题——孩子看电影谁来买单?应该是当地政府。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支持影院低价、免费给中小学生发放电影票,争取将此项措施纳入教育和公益轨道。中小学要定期开设电影课,电影公司或者制作人也可以选择将学校作为儿童电影首映式场所等。对儿童观众来说,集体观看比个人化的观看(比如通过电视和光碟)效果好得多,孩子们可以讨论,讨论的效果能够影响很多人。现在学校的硬件设备普遍提高,一般都具备投影设备,甚至一些学校的大礼堂都是专业的银幕。采取这种措施,可以极大地改变少年儿童看不到儿童电影的困境,同时这也能较好地纠正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观众群体的流失状况。观看优秀电影并非仅仅是娱乐90分钟,而应该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去理解。观念转变了,就会发现这点投入是非常少的一点资金。好在目前第二渠道取得了一些成绩,国家电影局也在推进相关的措施,让更多的优秀影片进入校园。
归根结底,儿童电影如果达不到它本身的目的,那么它就丧失了原动力。首先让孩子看到儿童电影,这是最根本的。极端一点来讲,与以往比较,现在拍出好电影和让孩子看到这些电影相比,后者更加重要。只有孩子看到了儿童电影,他们来一起评论、反馈,这才是中国儿童电影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