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破旧的房子,坐落在喧嚣的尘世却又独守一山坡,它的苍老让人想起那激情澎湃的岁月,窗棂上的玻璃早已不知去向,用几张旧报纸糊着,旧报纸经不住寒风的肆虐,有几个地方已经有几个洞,凛冽的北风从报纸破洞、从门缝里直往屋子里钻。一个佝偻着背、两鬓花白的男人在黑漆早已斑驳的黑板上,用粉笔在艰难地书写着,不时用那只青筋暴突的左手捂住嘴咳嗽几声,而坐在屋子里破旧的课桌上的孩子们,不停地把两只被冻得通红的小手放在嘴边哈着热气,没有人会注意到,被旧报纸隔出的窗外,此时,泪水早已模糊了一双双透过报纸破洞、门缝注视着屋里的眼睛……这是几年之前发生在泸溪一山村学校里的一幕。屋子外的那一双双眼睛是前去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
门被推开了,领导们一个个走上前去,向这位老教师伸出双手,老教师下意识地想把沾满粉笔灰的手在衣服上揩揩,可还没来得及,手就被领导紧紧握住。最后一个向老教师伸出双手的领导在紧紧握住这位老教师手的同时,眼里噙满泪水,哽咽着说道:“李老师,您还认识我吗?”老教师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位领导,茫然地摇了摇头。“李老师,我是您的学生‘顺子’啊!”“顺子?你真是顺子?!”
当年的顺子,现在已位居要职,而顺子的老师还在顺子儿时就读的山村小学。老师已然认不出他的学生,而学生却没有忘记他的李老师。那一个下午,李老师与他的学生“顺子”促膝长谈……
我不知道,一缕烛光能给一方大山多少温度,可我知道,播洒在大山深处的那一缕缕烛光,能温暖着每一个山里的孩子,照亮每一个孩子迷茫的双眸。
“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人们一直以来讴歌的教师的奉献精神,不正是有了许许多多的像李老师这样的教师,才撑起了我们湘西教育的一片蓝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