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是什么?
对偶是修辞手法,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效果。
或许有人认为如果哪位高人研究出古音读音,那末,用古平仄写七绝不就是能演绎有规律交替变化暨起伏跌宕音乐感?事实果真是这样?恐怕有规律交替变化暨起伏跌宕音乐感是渺无踪影;对称原则是石沉大海!
不信请看:有一首正宗、标准七绝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首正宗、标准七绝,在提倡平仄者眼中是完全合乎声调对称要求,它完全具备所谓有规律交替变化暨起伏跌宕音乐感。表面上看来,这首正宗、标准七绝是严格遵守声调对称原则,但是实际上、这首正宗、标准七绝真的是严格遵守了声调对称原则?下面请看看这一首正宗、标准的所谓严格遵守声调对称原则七绝在朗读时是怎样严重违反声调对称原则:
平平ˇˋ平平入,
ˋˇ平平入ˇ平。
ˇˋ平平平入ˇ,
平平入ˋˇ平平。
不难看出,“入”同“平”是对称,但是“平平”同“ˋˇ”暨“ˇˋ”暨“入ˇ”是对称?
不难看出,不但“平平”同“ˇˋ”暨“入ˇ”不对称,就连“平平平”同“入ˋˇ”都不对称。
更莫谈本句中的交替。
[说明:平声用“平”;入声用“入”上声用“ˇ”;去声用“ˋ”]
或许有人说用古平仄朗读是有这个问题,如果用今平仄朗读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下面再请看用今平仄朗读来演绎这首正宗、标准七绝:
ˉˊˇˋˉˉˋ,
ˇˇˉˉˋˇˊ。
ˇˋˉˊˉˋˋ,
ˊˊˋˇˇˉˊ。
不难看出,“ˉˊ”同“ˇˇ”不对称;“ˉˉ”同“ˇˋ”暨“ˋˇ”都不对称。
不难看出,不但“ˇˋ”同“ˊˊ”不对称,还有“ˋˋ”同“ˉˊ”不对称,就连“ˉˊˉ”同“ˋˇˇ”都不对称。
更莫谈本句中的交替。
[说明:阴平用“ˉ”;阳平用“ˊ”;上声用“ˇ”;去声用“ˋ”]
为了将以上这首正宗、标准七绝造成声调对称架势暨演绎所谓有规律交替变化、起伏跌宕音乐感(平仄在本句中交替暨平仄在对句中对立),使朗读起来靡对称感变成心理上充满对称感;使朗读起来靡有规律交替变化暨起伏跌宕音乐感,变成心理上充满有规律交替变化暨起伏跌宕音乐感,演绎感人肺腑、动人心弦,于是人们使个李代桃僵妙计,将阴平(ˉ)和阳平(ˊ)混在一起,谓“平”(今平仄);将上声(ˇ)、去声(ˋ)、入声混在一起,谓“仄”(古平仄),以此来混淆视听,真是赛过锦囊妙计!
难道真的混淆得过去?可惜仅仅是限于心理上混淆得过去,一旦朗读起来遽露馅;遽混淆不过去;遽纸里包不住火!
倘若平仄能朗读出来,所谓有规律交替变化暨起伏跌宕音乐感,便演绎得天衣无缝暨十全十美,可惜平仄靡能朗读出来,或不能完全朗读出来,于是所谓有规律交替变化暨起伏跌宕音乐感,便靡演绎得天衣无缝暨十全十美,而是演绎曼衍鱼龙暨莫名其妙,朗读时靡“仄”,今声只能读“去声”或“上声”,古声还能多读个“入声”,但都只有望“仄”兴叹;古声虽能读出“平”,今声却望“平”兴叹,只能读“阳平”或“阴平”,彰明较著、显而易见,所谓“平仄”属“心有余而读不出或读不全”,所谓“平仄”有规律交替变化暨起伏跌宕音乐感,遽演绎望梅止渴暨画饼充饥。
诗家费尽心机、绞尽脑汁按照平仄圭臬精益求精撰写天衣无缝七绝,却不料在朗读家抑扬顿挫朗读中漏洞屡见、破绽百出(平仄忌讳朗读!)。粉丝口头禅“阅读诗歌”,所谓“阅读”,“阅”暨“读”。平仄非偏旁部首、笔画多寡或象形字、指事字等,朗若列眉,平仄是“阅”不出名堂;平仄忌讳朗读,朗读会露馅。既然平仄不能“阅读”,遽成海市蜃楼、指雁为羹、黄粱美梦、空中楼阁,只能演绎镜里瞰花。既然如此,读者还会对所谓平仄心旷神怡?诗家还会将所谓平仄奉若神明?请问,平仄应该终结吗?
补苴罅漏:
或许粉丝担忧平仄终结将使古典诗歌涣然冰释、烟消云散,其实,毋庸杞人忧天、坐卧不安,以《诗经》《楚辞》、乐府为代表的古典诗歌根本靡平仄,所谓平仄不过是后来演绎附赘悬疣、骈拇跂指。终结平仄,不会使古代遗留下来的格律体诗涣然冰释、灰飞烟灭,因格律体诗不但讲究平仄,还讲究押韵,而古体诗靡讲究平仄,却讲究押韵,倘将平仄抛掷九霄云外,就押韵而言,格律体诗跟古体诗不就是求同存异、殊途同归?格律体诗跟古体诗不就是握手言欢、重归于好?古代遗留下来的格律体诗不就是顺理成章、理直气壮演变成古体诗?终结平仄,古代遗留下来的格律体诗不就照样是炳炳麟麟、错彩镂金?
倘格律体诗是繁体字,那末,古体诗遽是简化字。
倘欧洲有文艺复兴,终结平仄遽是古体诗复兴!
而古体诗复兴是新文化运动深入,其历史意义不可估量。
新诗、格律体诗门庭若市、人欢马叫,古体诗黄杨厄闰、退避三舍局面应该翻天覆地、星移斗转,格律体诗应该偃旗息鼓、善罢甘休,古体诗应该重出江湖,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