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原上草是得仔细打量和琢磨的人,在平日的“审美习惯”里我们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定势”的。特别是在“世俗”的层面上对一位“鲜花和掌声”包围着的人,我们大多会让“假象”遮蔽从而做出非合理的判断和思考。可是我们的诗人恰恰是远离以上的人,身居青藏高原的一偏僻小镇写着“好文章”,十年如一日地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坚持下来了。有的时候我们在读一个人文字的同时实际上是在读一个人的“心画”。从原上草的文字里我读到了:诗人的厚道朴实大方勤奋 谦虚 好学 正直 善良。这样的词汇对他是毫无“粉饰”。也是我在有限的阅读里久违了的第一心理感受,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完全可以当做我这位普通读者的第一认知。其阅读过程中是毫无非阅读因素的干扰的,因为说写作应该是一件自然的事情的话,阅读也是一样的。要不然就成了一种“差事”,如此就是对诗歌和诗人的“亵渎”。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电子阅读的普及,阅读似乎变成了一种“技术”。对作品的发言权过去由“精英读者”说了算的局面也开始松动起来了,而是由一群“粉丝”说了算。这也让我们的作者大多都很难安静下来,有可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点击率”。于是乎阅读是否可以说是也变成了“车间”里的一种“生产流程”,而有可能去追求“产量”和“利润”。也许你会说要追求“雅俗共赏”,做为文学的一种尝试也是“未尝不可”,但是这种阅读我认为读者是可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它自身的“方便和快捷”定会导致读者的“审美疲劳”而无“持续性”。于是我们的“传统阅读”便可以去弥补不足之处的。这次去阅读诗人原上草的作品,给了我这个自信的说法。比起前面阅读他网上的作品,首先我能够有足够的耐心。其次,手持一本书的我还可以在大草原上自如的阅读不受有无网络的限制。再次,据我所知道一般喜欢阅读的人大多不在条件优越的环境中。假如一个人的房间里现代话的设备一应俱全的大多在我的印象里也是为了充当门面,他们大多“忙的很”不会有时间阅读什么书籍的。而恰恰是一些你看着不怎么起眼的角落里却有着几个热心的阅读人是具有可信度的,尽管我的这些话没有数理统计学上的意义和证据。
从这个意义上说聪明的诗人原上草赢得了他真正的读者,而不是在网络上发两个帖子就“吹毛求疵”或“敷衍了事”的“粉丝”(粉丝是毕竟有水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