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赵晶:村庄是诗意的家园
    赵晶:村庄是诗意的家园
    • 作者:赵晶 更新时间:2011-06-17 04:39:20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120
    [导读]村庄是生命开始与启航的码头,不仅仅有回忆,还有它简直就是你精神的家园。

     

    我生在一个叫铁炉庄的小村子,村子很小,不到千把人,如沧海一粟。

    我不知道村子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名字,我并非考古学家或者民俗学家,没有证据来证明它来自于哪里?我能看到它的历史仅仅是存世的这一段时光,我在省物价局上班的三伯(他是高级经济师,有多部学术著作获奖)有过猜想,他说村子过去可能是冶铁的中心,具体年代从何开始,又何时结束?已不可考,村字太小,没有记录在案的村史。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疑问在增加,一个小小村庄,它应不应该有来历?我想它为什么不叫赵家庄或者李家庄,或者其它什么庄子?在中国版图上,它或者连一粒小米的位置都不到,那它应不应该有历史?直到有一天,当我亲自走在乡间故旧的房屋,亲自看到成片成片的庄稼地,看到在土地上劳作的乡亲,我才搞清楚,村庄有它的历史,自有人类居住,这段历史就现实的存在着,如人类的进化史,从蒙昧到文明,如人的生长从小孩到老人,它的历史一直存在,但却被岁月尘封随即湮没。

    村庄的历史是应该有人记录,现在没有人记录它,所以村庄像一个没有线的风筝,不知道会飘到哪里。直到消失在人的视线?没有历史记录的村庄像一个没有传承的家族传统,世世代代,为活着而活,而现实的中国,村庄并不会在瞬间消失。那么,故乡村庄的现状是怎样的?我看到村里人额头上的皱纹在不断加深,看到一辈子走不出乡村的农民突然患上可怕的疾病却无钱救治,看到举全族之力成全的那些婚姻造成了新的贫穷,我看到乡村在恶性循环里不断挣扎,却不能走出画地为牢的小圈子,我看到村里的年轻人慢慢变老,泯灭了童年的梦想,到处去找工作,为的是能有生活的持续,仅仅是持续而没有发展,我还看到落后的教育在持续,看到——————

    当然,我还亲眼看到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在城里买了楼房,进入另一个被关注的世界,那里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不用担心天旱和雨涝,只担心有没有挣够足够多的钱,他们也在楼房里或者楼房外挣扎,一部分精英也走了,农村的舞台太小,也许留给那些晒太阳的老人和叽叽喳喳的妇女更合适吧,还有儿童,还在上学,他们还不能离开,他们离不离得开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梦想太遥远,现实太残酷,谁来像关注城市一样的关注农村呢?

    人类从村庄走向城市,是一个必然,人类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是否渐渐淡忘了生命的故土家园,改变了生活方式,进入新的生活圈子,然后遗忘村庄,可恶的一部分人,面对可爱的城市人,怕被人看不起,不敢提自己的八辈祖宗,或者连上辈也不敢提,然后还信誓旦旦宣称自己是城市人,为什么?村庄太贫瘠,贫瘠到我们要把它抛弃!!!末了再踩上一脚,给吐上一口痰。

    那么村庄的存在到底有没有意义呢?我觉得村里城里不但但是基础设施的天壤之别,城里聚集了大量的社会精英,农民的后代成为精英后走进城市,村里不单单输出粮食、输出劳力,还输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鲜血液,可惜大部分的新农村城市人只能为自己的人生打拼而无暇顾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像土地一样淳朴乡亲。

    那么村庄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生命摇篮。这是我的结论。

    村庄是生命开始与启航的码头,不仅仅有回忆,还有它简直就是你精神的家园。

    直到现在我终于搞清楚,为什么人要落叶归根?为什么越老越怀恋故土?尽管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年轻人人想要出走,想要去城市寻生活。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