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主编评诗 >>  新诗 >> 梁振华:老好人的痛和爱
    梁振华:老好人的痛和爱
    • 作者:梁振华 更新时间:2011-05-16 05:02:02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793
    [导读]“王海涛不是老好人,绝不是”——《王海涛今年四十一》编剧郭靖宇如是说。

      “王海涛不是老好人,绝不是”——《王海涛今年四十一》编剧郭靖宇如是说。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的王海涛,比谁都浑,进过少管所,进过监狱,赌钱输光了家业,离了婚。看过该剧的人,在这种说法面前都会犯迷糊。郭编剧所说的,是他笔下的王海涛吗?

      从身份界定来看,王海涛集好兄长、好儿子、好老板、好兄弟、好男友于一身。同李莹复婚之后,他当然也会是百分百的好老公。在一个错综复杂的重组家庭里担当“大哥”,同时又顶着知名企业家的光环,跨过不惑之年门槛的王海涛,理所当然卷入了一场场家庭狙击战的旋涡。所有的家庭纠纷,大的小的要命的琐屑的,统统到他这里归拢;该管的不该管的能管的管不了的,他不分青红皂白地管。他既出钱又出力、既费心又卖命,老想着去端平那碗永远端不平的水,老妄想能填满几个“穷凶极恶”的弟妹永远填不满的胃。结果呢,东墙补了西墙破,一波未平一波起。王海涛遭的很多罪是自找的,几可划入“自虐型”人格,而他乐此不疲的原因很简单——他是一家之主,是“大哥”,为了让一家人和和睦睦,他谁也不能得罪了,而且让这拉拉杂杂一大家子谁都甭得罪了谁。于是,纵容也好,溺爱也罢,所有的累他受了,所有的委屈他吞了。于是,一通折腾下来,好端端一个公司居然被家给拖垮了,专和电视剧主人公过不去的白血病也找上门来了。

      将主人公始终置于欲罢不能的困境,对其施加的压力越大,剧情也就越有张力。这是情节剧一个至关重要的叙事规律。在我看来,郭靖宇笔下的王海涛和《铁梨花》里盗墓贼的女儿,在人物命运的情境设置上并无二致。他(她)们始终是情节链索最关键的环节所在,是全部戏剧冲突的根本纠结点,他(她)们如何自救和摆脱困境,则是吸引观众的最大悬念。惟一不同的是,编剧把凤儿丢到了纲纪废弛、混沌一团的烽火年月,让她面对的是盗匪父亲、霸气将军、草莽英雄和一连串奇事、奇遇和奇情,而把41岁的王海涛放在了“今年”,让他面对的是老百姓如今成天念叨的集资建房、买车、结婚、离婚、复婚、升迁、拆迁。殊途同归,一样“惊心动魄”,也一样纠结人心。

      从这个意义上,《王海涛今年四十一》是披着家庭伦理外衣的情节剧,它和在中国有着深厚接受土壤的“媳妇”、“婆婆”类家庭剧作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不仅仅呈现一地鸡毛般的家庭琐事,而是将琐事串联一体,诉诸高强度、高密度的情节;不仅仅指向家长里短,在家长里短背后,也贯穿着明确的叙事意图和叙事动力。换而言之,编剧没有停留在对生活的“新写实主义”摹写,也没有满足于拼贴生活气息浓烈的“段子”来完成与观众的情感对接,而是选择经营好一个闭合、自足的故事,让作品的力量来自于情节之间的交互关联。我以为,这是一次演进,也是一次革新。

      剧情进展到第20集,王海涛被发现患上了白血病,需要骨髓配型。全剧的第一个大拐点出现了。平常被大哥惯着宠着的兄弟姐妹纷纷逃避,是全剧最华彩、最具现实锋芒的段落。王海涛此前全部的菩萨心肠和忍辱负重,此时,都成了马丽芬、马丽红们自私行径的铺垫。他为一家人鞠躬尽瘁,到头来,居然没有一个弟妹愿意去给他配型。这难道就是做一个老好人的代价?人性贪婪至此,不愿有一丝一毫付出,更谈不上感恩和担当。灾难来临,即便是骨肉亲情也不堪一击。在这里,编剧用冷峻而敏锐的细节,以不动声色的方式,完成了对这个逐利时代人性畸变的拷问。

      终究,郭靖宇对爱和亲情怀有笃定的信念。他在最后用一封感天动地的遗书,帮助兄弟姊妹们完成了心灵的救赎。然后,“坏孩子”们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再然后,王海涛发现红颜知己居然是失散的亲生妹妹,骨髓配型成功;末了,王海涛不仅身体康复,而且与不离不弃的前妻破镜重圆。用这样的方式化解矛盾固然轻巧,却多少有些老套,并且构成了对剧作现实批判精神的某种消解,但不可否认的是:它高度契合中国百姓的传统审美心理,完成了从人物命运到剧情走向的“大团圆”。这更像一个典型的完结版故事。可郭靖宇偏偏把这部剧定位为“季播剧”,明确表示要把续集写下去。家庭纠纷尘埃落定之后、复婚之后、病愈之后的老好人王海涛,又将被推入怎样的困境?

      王海涛这一旷世好男人的形象,无疑是《王海涛今年四十一》的最大创造。这就回到了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王海涛少年和青年时代莫须有的“劣迹”,他成年后爱出风头、“得瑟”、好面子、大大咧咧、没多少文化,不仅丝毫无损于他的个人美德,反而成了他丰满人格的装饰物。我以为,郭靖宇之所以宣称王海涛绝不是“老好人”,本意是不愿让人把王海涛的形象往高大全的路子上靠,是让他笔下的人物“接地气”。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剧本提供的基础,还是演员张国强的角色塑造,该剧都是卓有成效的。从王海涛身上,他的愁和笑、痛和爱,他的拙朴,还有他窸窸窣窣神经质般的举动,都让人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生活质感。观剧的某些瞬间,我产生了一种恍惚的感觉,剧中的一些面孔、一些片段,浮现在遥远的记忆里,在遥远的故乡,而且就发生在自己眼前。

      事实上,老好人王海涛其人,生活中是否确有原型已经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看过这部剧,我们愿意相信他的存在,更愿意相信人世间还有这份赤诚的善良和爱。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