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一书以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为焦点,展开了1948~1949年国共两党大集会和大阻截的生死较量。王兴东说:“很多人说,平时最烦开会,开大会有什么可写的。看起来这仅是开一个会,实际上这是一场由毛泽东为代表的民主力量与蒋介石独裁统治集团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演的极富冲突性的历史戏剧,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大会,充满惊险搏杀和危机四伏的悬念。
《建国大业》力图再现历史,内容有90%有史实依据。毛泽东提出召开政协会,蒋介石就派飞机轰炸毛泽东住所。李济深在香港为多方争夺之际,何香凝力促李济深冒险北上,在海上漂泊九天。蒋介石企图划江而治,张治中作为国民党代表团团长前来谈判,结果整个代表团都留在北平参加政协会议。蒋介石在上海撤退前采取绑架屠杀手段,爱国民主人士黄竞武等12人被活埋……像一个婴儿出生母腹必须阵痛和流血一样,新中国诞生必然流洒无数人的鲜血!
之所以选择这一题材,陈宝光解释说:有关建国的政治题材,能写的都已写得差不多了—写战争片超不过《大决战》,写人物超不过《开国大典》。政协题材值得一做。
几年来,他们在中央档案馆查阅了大量政协有关国旗、国歌的史料和会议记录,并将它们作为《建国大业》的历史依据和故事细节。
王兴东说,他在撰写《建国大业》时有三个感动:1948年8月,冯玉祥将军乘一条苏联的客船返国,准备前往解放区参加政协会议,却不幸在黑海遇难身亡。1948年,宋庆龄在上海,毛泽东多次写信希望她北上。宋诚恳回信“我在上海等全国解放”,最后欣然北上。1951年,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黄炎培去上海,看到他儿子的遗体,泪如雨下。黄炎培的儿子黄竞武是中央银行的稽核专员,因发现蒋介石政府偷运黄金的罪证,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后活埋。
陈宝光说,电影《建国大业》与这本书的差距很大。书是从1947年写起的,电影则从1945年开始讲起。电影中选取的情节也与书中强调的不同。说到电影演员与饰演的历史人物,陈宝光说,“唐国强饰演毛泽东,许晴饰演宋庆龄,应该说是非常到位的。尤其在开国大典中,唐国强走的那几步,走出了毛泽东的神韵。”
王兴东是全国政协委员。他说,政协是中国特色的体现。但是当下有一些政协委员并没有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他说,在陕北,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人曾与一些孤寡老人比邻而居。当时,毛泽东住房下面的一层无法采光,很昏暗。他就在自己屋里凿了一个洞,刚好让阳光从洞里照射到楼下的房间。王兴东感叹,以前的******领导人和老百姓是这么亲密的关系,现在有少数官员和百姓的距离越来越远。大家都熟悉《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当年朱老总和普通百姓一起劳动,现在一些官员当了官,想的是给什么待遇,却忘记了这个官是应该为百姓服务。
用海选的方式投票选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依然体现着国家重大事物的人民性。王兴东说,国旗也好,奥运会会徽也罢,都是来自中国人民自己的创意,蕴含其中的是从建国就传承的民主制度。一种制度的实施,就是执政集团执政意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