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夜:乡魂
- 作者:唐晓夜 更新时间:2011-04-26 02:27:46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大 中 小】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722次
家乡,对于每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来说,是一处避风的港湾,一座心灵的城池,而在港湾和城池附近镂刻着鲜明的标志--乡魂,我对它的魂牵梦萦,见证我仍是这家乡的一员,而不会将我遗忘。
梦中的桑梓,梦中的大门,轮廓依稀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久久的挥之不去。每当夜深人静,我惟有躲在被窝里小声的抽泣,没有人察觉,没有人洞悉,隐约朦胧中传来室友那呼呼的鼾声,或许因为这声响,也或许因为感触,心头微怔,一股莫明的空虚涌上心头。
“我想回去看看”--内心我小声地呼喊,生怕被别人听窃了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曾试图忘掉一切,忘掉那个隐秘的想往,可是我的努力终究付诸流水,反而越发不能抑制,原来它早已植根于生命的底核,随着生命的涌动而愈加鲜明。
当清风拂动柔丝,当白云烘出云翳,一个令人亢奋的消息传出---放假,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不知道该做出何种表情,面容似一弘清泉,又似一湾苦水,多了份忐忑,增了一丝喜悦,我只知道此时的光阴对于我来说,就像是拣了金子而不知该占有,还是该归还。或喜或忧,喜的是我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忧的是恐怕家乡的一切都已变得陌生了吧!
渐渐地,我陷入沉默,魂牵梦悸,迷离扑朔,眼前浮现出另一番情景,那是小时候,我背起沉沉的书包,在母亲的再三嘱托下,“路上小心车子,不要下河,放学记得早点回来”,就这样踏上前行的路,那个时候的幼小心灵,怎么会懂如此患得患失?总敷衍的回上一句“知道了”类似的话,心里还不住地厌嫌 她过于唠叨。
母亲的嘱咐,日复一日,没有一天停止过,而我的厌恶也与日俱增,直至九年后我升学,母亲最后一次将那股清泉贯注于我的内心,受益匪浅。
先前的厌嫌到如今的怀念,这其中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承载,才能缅怀!趁着泪珠在眼眶思念番转飞扬之际,我毅然起身,穿过浩瀚的人海,买了一张回家的火车票,买好票后,紧紧的将它拽在手心,仿佛它就是我的故乡,手中的汗渍涔涔,浸染了这无比沉重的火车票,好象我的灵魂终于可以和故乡交融在一起了。
现今父母早已不再居住在那个地方了,或者故乡抛弃了他们,而是乡魂永远活在他们的心中。每周和父母的一次电话,是必修课母亲那问长问短的习惯依然如旧,但我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敷衍,不再厌恶,内心被一股清泉沁润着。
黄昏时分,抵达家乡,那整齐的白瓷红砖平房依然矗立,仿佛一个世纪老人唱尽沧桑,灰白的墙上爬满了葛藤, 苔藓静静的躺在阴凉处,那木质的门受岁月洗礼,增添了许多如沟壑般的皱纹,而今,多年前我手植的那棵槐树,如今也已经水桶般大小了。
或眺,或仰,周围楼房林立,鳞次栉比,错落有序,宛若新诞生的婴儿,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而那位历经沧桑的“世纪老人”不禁落下一滴感怀身世的血泪,好像终于可以功成身退了一般。我的心不禁一酸,既为这“世纪老人”而 痛心疾首,又为这新突起的事物而高兴
一位小时候看着我长大的大伯诧异的望着我说,“你…你是小洋?”
我整理了下情绪,柔和地说:“大伯,我是小洋!”
“现在你在城里过得称心如意,也难得回来一趟,只怕已经忘记了。”大伯掏出一包印有蓝底色的烟,悠悠地点燃,轻吸了一口,又问我要不要,我说我不抽烟。
临走时,我哀求大伯说:“麻烦大伯跟村干部说声,这房子请暂时不要拆,毕竟它的存在,证明了我曾经也是这里的一员,我怕家乡人民会把忘记。
大伯允诺了,其实,我怎么可能会将故乡遗忘!反倒害怕故乡会将我遗忘。” 大伯允诺了,其实,我怎么可能会将故乡遗忘,反而害怕故乡会将我遗忘,这正如断了我的根,一棵树没了根,会死!一个人没了根,会堕!
可是新的总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而我在乡里印象的消失,那也是迟早的事,但仍希望那一天来得晚一些,苟延残喘罢了。
或许未来,我也只能活在这乡魂之中了,只要我心中的那片栖息地还没有消失,便是永恒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