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解永光:欧美旅游人进入诗文
    解永光:欧美旅游人进入诗文
    • 作者:解永光 更新时间:2011-04-04 06:06:02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107

                                            
          友人约稿,没有新写的,找旧稿,有一首《欢迎你,美国姑娘》。诗后记着:84年6月初稿85年4月改稿。是自己学写诗歌时期的习作。这诗的题目起得像个新闻特写,就象是格尔木某招待所经理,在玻璃大门门口欢迎旅游团队的发言结尾了——那时改革开放不久,青海又远在内地,距离空港海港遥遥,这方面的活动还少,生疏也属正常。但是本上就写了那末几节诗句,没有另外的记事。不久找到一段记有同类事儿的文字,是自己一篇散文《昆仑山的诱惑》里的一小段。该篇散文发在海西州的文学刊物《瀚海潮》上。《昆仑山的诱惑》,写在青海盐湖上工作时,和几个文学青年共进昆仑山一游的事儿。那次我们进昆仑山,冒了雨,赶路赶得很累。碰到了一个在水文站工作的熟人——他值班到山上驻点记录水位。听了熟人讲的一个美国青年旅游人的故事。《昆仑山的诱惑》里明记着我们四人进昆仑山时间是1989年6月25日——比那诗稿起草晚了五年,诗材料和散文材料不可能混用在一起,诗的时间也不同于散文的时间。诗应是另有当时的见闻提供了诗意。读读那诗,题目下面有一句小序:春天,这位大学生只身来青海考察······
         
          从娇芽探头的杨柳林中,
          在坚冰融化的湟水河畔,
          飞来只美丽的北美红雀。

          翅膀还捎着太平洋的风涛,
          脸上仍抹着落基山的阳光,
          “莱卡”在胸前睁着好奇的大眼。

          诗中黄河发源地的圣土,
          书上塔尔寺金闪闪的屋顶,
          如今在你浅蓝的眸子里
            映出斑斓的满足和惊叹。

          宗喀巴和自由女神谁更自由?
          酥油花跟照相式绘画谁更新鲜?
          你在旃檀树下沉思的侧影,
          忽然像一棵素雅的中国牡丹。

          ······

          “如果你是我们的同学多好,
          假期里把中国西北看饱。”
          ——三个大学生向姑娘问候,
          英语架一座稚嫩的舟桥。

          欢迎你——中国坦率地开放,
          青海的历历新颜和依稀旧貌,
          相信你真诚的微笑。

          一个年轻的美国走进中国心脏,
          不会遇到仇恨和迷惑的目光,
          在两个后来居上的“西部”,
          开拓的一代需要更多地会晤。
       
           这就是那诗的表述——简单而浅显。但那时中国人接触的老外还不多,何况是在荒远的青藏高原!——同外国人打交道,除了操作进口的汽车和机械,一切都是陌生的。作者自己也还不会英语——抓不住这联络世界的链条。诗歌也只能写成这个样子了——“一个年轻的美国走进中国心脏”,“心脏”毋须落实,只是从地理上说进入中国之深。这诗也仅仅是记述了一段历史进程的字面意象——现在想也许是听学生回盐湖时说的——学生中有多个学外语的——“三个大学生向姑娘问候,英语架一座稚嫩的舟桥”,作者希望英语起到舟桥作用。
          不过青海盐湖对于外面世界还是关注的,不光在这诗里还在另外的散文里——那些同样关注中国青海的人们,也在走进青海的散文里。《昆仑山的诱惑》记的是盐湖几个新闻文化工作者利用假日进昆仑山一游的故事。四个人都骑自行车进山,相关的这一段是四人避雨遇到了一个熟人L,从熟人口中,四个“男子汉”知道了外国旅游者是怎样对付那些进昆仑山的困难和骑自行车的困难的:看着我们的狼狈样,L淡淡地告诉我们:中午时,有一个美国姑娘,20岁,凭着一本《会话手册》,独自骑着一辆自行车,要到拉萨去。12点多,在这里吃了他们的烤馍馍,又继续赶路。——近几年,经格尔木去拉萨的外国人不少,可蹬自行车前往的还没听说。我们一块儿惋惜起来:动身晚了,错过了一位有趣的旅伴;我们又有些汗颜,今天多亏骑到了昆仑桥,否则,是会愧对那位单身独骑闯昆仑山的勇敢姑娘的。诗人M会点儿英语,可惜错过了机会。L讲:姑娘是从美国旧金山来的,汉语只能说几句最常用的,
          只好通过《手册》来交流意思。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勇敢”。我们四个男子汉的这一点冒雨进山,算得了什么呀!
          读完旧诗和旧散文的片断,我想:我的重点是否该放在进昆仑山上?放在进青藏高原上?外国旅游人对中国的关注,元代有马可·波罗——手边有《马可·波罗行纪》新版本。上面写到的两个美国女孩如果是跟古代的西洋旅游人有相同的旅游回顾能力,那末中国的民间阅读者,是否有可能盼望美国版的《美国女孩青藏高原行纪》出版呢?              
          写到这里,想起另一位加拿大女子——柯鲁克——她是北外(北京外语学院)特聘的英语教师。她到青海盐湖来过,我的朋友邵统绪君那时正在北外上学,跟柯鲁克当然熟悉。闲谈时少不了说到青海的生活和风光,柯鲁克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念头。这一年暑假,她就到格尔木来了。统绪带柯鲁克老师进了昆仑山,逛了阿尔顿曲克草原,意犹未尽,到察尔汗盐湖来了——民间接待,统绪和几个英语教师找到汽车一起来的。看了盐湖上的盐田,矿藏,采矿,公路,废盐,广场,建筑,宿舍,医院,商店,邮所等等。统绪还送给柯鲁克老师盐花——光卤石矿块。柯鲁克老师灰发戴眼镜,北京居民常穿的浅褐色带红头的休闲外衣——这是统绪叮嘱的衣选——虽是暑假里在青藏高原格尔木天凉要穿春秋季的衣服。柯鲁克自己有风光拍摄,统绪的英语同行有拍照,我为这一行也有留影。柯鲁克到青海格尔木来,不如前面两位艰难,但她在北京教书,住在中国多年了,比初来乍到旅游者更熟悉更习惯中国生活,似乎可说跟马可·波罗条件相似。又想起再晚两年,盐湖开发前进了,购买了美国的水采船,为了落实水采船的安装运行,还来了几个美国水采船技术技师和工人。有个技术人员还带来两个幼儿(幼儿园大班年龄),水采船试运行典礼上,我作为采访者还为他们拍过照。北美、西洋旅游人的身份已经发生更大改换,且不止进入诗文,还进入拍照留影。中国青藏高原和世界更近了。   

                                            2011年4月2日上午定稿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