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孙守名:穿过岁月的王母阁
    孙守名:穿过岁月的王母阁
    • 作者:孙守名 更新时间:2011-04-03 04:04:29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721
    [导读]在一个细雨飘散的午后,我独自撑着油纸伞,特意避开重檐歇山、肃穆古朴的太白楼,悄然来到楼阁渐起、曲槛回廊、花木昌茂、松竹交翠的南池公园。静静地立于穹拱的石桥上,不经意间,就想起了那个“致君尧舜上”的诗圣杜甫……

        (一)

        在一个细雨飘散的午后,我独自撑着油纸伞,特意避开重檐歇山、肃穆古朴的太白楼,悄然来到楼阁渐起、曲槛回廊、花木昌茂、松竹交翠的南池公园。静静地立于穹拱的石桥上,不经意间,就想起了那个“致君尧舜上”的诗圣杜甫。我的视线由高耸的王母阁转向唐朝的神都洛阳,掠过茫茫苍苍的岁月烟尘,寻找一个瘦削的身影。此时,杜甫正沿着崎岖蜿蜒的官道,孤独地朝我们走来。

        想起杜甫,内心就会掀起狂涛巨澜。对于中国诗坛这颗璀璨的明星,我们应该感到无比的愧疚。在那个大唐王朝,杜甫经历过无数的苦难、磨折,但却能以如椽的大笔用诗的语言书写着时代的命运和历史。他的旷世才华光照千古,他的人格魅力熠熠生辉。可时代给予他的实在太少,一个泱泱大国就那么让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孤独寂寞地走完了人生旅程,在贫病交加的痛苦中悄无声息地离开人世。大唐帝国啊,你难道真的容不下这样一位忠心耿耿、才耀千秋的世纪臣民吗?

        事实上,杜甫可谓书香门第。祖父杜审言进士出身,为当时闻名遐迩的大诗人。杜甫七岁,祖父就开始教其学诗。父亲杜闲担心孩子年幼,学无所成。但这并没有改变祖父执着的念头,在他眼里,儿子才智平平,而小杜甫却天智聪颖。杜甫每天诵诗五首,然后开始满院游玩。聪慧绝伦的杜甫过目成诵,时不时妙语连珠。看着咿哑诵诗的小杜甫,母亲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十五岁,杜甫已能指物为诗,远亲近邻、十里八乡争相传诵。祖父的南书房里整整齐齐地摆满着各式书籍,生性好奇的杜甫被这些线装的古书深深吸引,几乎陷入痴迷状态。早晨起床一头就扎进书房,直至午饭仍一动不动。在祖父的悉心指导下,《四书》读完了,《五经》读完了……慈祥的母亲疼爱孩子,吃饭时三趟五趟唤他,可杜甫却无动于衷。就连祖父也开始担心起来,生怕他成为真正的“书痴”。然而,在书的海洋遨游,杜甫俨然做了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弄潮儿,非但没有变成书呆子,那些丰富的营养反而滋润了他焦渴的心田,拓展了广阔的视野。

        有唐一代,是个可以让我们展开丰富联想的时代,是个诗意得不能再诗意的时代。在这个充满朝气的阳刚浪漫时代,举国上下,上至帝王,下至庶民,奢于宴游,嗜好游玩。这些人中,漫游热情最高的当然是那些耽于幻想的文人。杜甫习染唐风,二十岁时告别含泪的母亲,孤身一人先后游历了吴越和齐赵。若干年的壮游生涯使他饱览了山川大地,开阔了视野心胸,磨砺了品格意志。十年后心情舒畅的杜甫踌躇满志回到长安参加唐玄宗下诏举办的科举考试。宰相李林甫心怀叵测,使这场国家级的考试成为中国科举史上最为可耻的悲剧。这一年,煌煌大唐竟无一个中举!自负才华亘天的杜甫神情黯然地在空荡荡的长安大街上游荡,天惨云淡,秋雨如麻,伤心忧郁的泪水随秋风飘落。几天后,他转道洛阳,低着头在洛河之畔漫无目的地前行,不经意间,就与那位醉酒的诗仙撞了个满怀。

        此时的李白完全没有了往昔从兖州任城郡被应诏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志得意满,他的心情如秋风秋雨秋叶秋尘。那个屡进谗言的高力士,那位不怀好意的杨贵妃,那个昏聩暗弱的唐玄宗,都让他心内激起无穷的愤怒。三年的长安生涯,依然空空行囊。他知道,这个朝代注定与自己无缘,经国济世的理想抱负也注定要付诸东流,喧嚣热闹的宦海正一步步离自己远去。漫漫人生路,真是一场只有开始没有结局的幻梦。这天,四十四岁的李白也辗转来到洛阳,邀友饮酒,借酒抒怀。酩酊大醉后,各自回家。他沿着着悠长悠长的大街走回自己的住所,就在这时,他看到了同样神情黯淡的三十三岁的杜甫。

        历史应该记住这一时刻,唐朝最伟大的两位诗人就这样不期而遇。一个应试落第,五内俱焚;一个权贵排挤,抑郁寡欢。两颗受伤的心灵,两个才华横溢的才子,两双期待慰藉的眼神,终于,在空荡荡的街头,相遇。从此,唐代的诗歌史结结实实地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其实,当时的李白虽赐金放还,但他的声誉却早已名满京师;而杜甫,此时刚刚崭露头角。两人没有过多的寒暄,没有躲躲闪闪,年龄的隔阂,岁月的沧桑,全然如逝水流岁。他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在秋雨萧瑟中,找处僻静的酒馆,一壶浊酒,千年衷曲,静默相对,共诉旷世友谊。诗酒酬唱间,情真意切,肺腑之言,可表日月。同尽一杯,挥泪相别。两人相商,同游梁宋。五天后,李杜两人盛邀年过半百的高适,又重新开始了毫无拘束的漫游生活。之后,三人分手,李白要回兖州任城郡看望妻儿,杜甫也要到兖州鲁郡看望时任兖州郡司马的父亲杜闲。两人相约,回到兖州再次相逢。

        此时,在古任城城南三里许小南门外,南池胜景,流觞曲水,杨柳依依;晚凉亭旁,荷花盛开,清香袭人;湖面如镜,莺歌燕舞。沉静庄严的王母阁静静地矗立着,翘首以待风尘仆仆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和李白。

        (二)

        唐开元五年,任城县令开始筹划建造南池湖。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这位雄心勃勃的刘县令也许想在史册上留下重重的一笔,也许是想着在自己的区划中建一处随时可供官家赏玩的游览景观。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他率领旗下大小掾属到南门外,测量规划,在方圆三里多的地域内,描绘着宏伟的蓝图。两年后,南池湖园区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这里水波荡漾,留莲戏蝶,碧池荷花,绿草茵茵,垂柳匝地;远处天雀观琉璃碧瓦,钩心斗角,阁内王母娘娘含笑拂柳,慈颜观世。三月三日,蟠桃盛宴,百里内善男信女,红牙白婆,前来进香还愿,香烟缭绕,灯火通明,一片热闹景象。

        此时的杜甫正坐在洛河水湄痛苦地思索着落第后的人生之路。在当时,进入官场大体有两种方式,一是参加皇帝颁诏的科举考试,博得进士出身;一是放浪形骸于山水间,以此提高声望,得到朝内高官认可,举荐给皇帝,然后一夜成名。而这两条路在杜甫看来都似乎过于艰涩。祖父杜审言学贯古今,三步成诗,可谓当朝才子,可就是因与佞臣张易之兄弟关系密切,被皇帝流放峰州。父亲敦厚朴诚有余,才学智力平平,官场无望。而到了自己,一场考试,名落孙山,济世抱负,灰飞烟灭,何去何从,谁能告我?他真诚感谢天地有灵,让自己认识了诗家巨擘李太白。他被这位年长十一岁的兄长汪洋恣肆诗才深深折服,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他多么渴望能与兄长再次相聚,饮酒赋诗,纵情高歌,一吐胸中块垒。走,离开让自己伤心的长安,离开呜咽声声的洛河之水,去兖州鲁郡探访十余年未能谋面的日思夜想的父亲,还有那个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友人李太白。

        这年春天,李白独自徒步回到朝夕想念的家乡——兖州任城郡。妻子许氏看到风尘仆仆归来的丈夫,眼泪簌簌而落;女儿平阳扑倒在父亲的怀中,嘤嘤而哭。李白从湖北安陆移家任城,主要原因就是投亲访友。那时,他的六叔父正在做任城县令,兄长为今汶上县令,祖父的堂兄在济南当太守,一个堂弟李凝在单县当主簿。李白举家迁来正是为了能与这些亲人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只可惜皇帝的一纸诏书,让他盘桓长安三年。他是那么想念妻女,“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这些梦中的呓语无不让他肝肠寸断。

        李白来到任城的第一天晚上,就领着妻女找了家饭馆。落坐后他首先要了一壶烈酒,望着围坐身旁的妻儿,李白眼里噙满眼花。他感激妻子,疼爱女儿,一杯浊酒,权当把所有的歉意和内疚浇铸在心田吧。那些菜肴尚未上桌,酒樽已经罄空。和着思念的泪水,和着无数的磨难,和着屈辱和忧伤,李白喝了一杯又一杯。看着疲累削瘦的父亲,女儿平阳紧紧地靠在他的身边,生怕一不小心,父亲又要远走高飞。这一夜,外面万家灯火,而对李白来说,这一切似乎毫无意义,他要与妻儿共叙别情,泪雨纵横,天伦之乐,人间哪曾有得?

        杜甫,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悄悄来到兖州鲁郡。多方打听,曲曲折折,找到父亲的住所。父子相见,抱头痛哭。十余年未曾谋面,杜甫一眼就看到父亲的焦思和悲忧。杜闲在这儿做的司马,其实是个闲散的官职,往常并没有什么大事,再加上杜闲朴诚木讷,在官场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人物。有一段时间,杜闲忽然对父亲产生了怨恨,为什么偏偏给自己起这么个怪名。第一天到任,县令有意无意地问他为什么叫杜闲,是否还有个叫杜能的兄长或弟弟。杜闲起初并不明白,可马上就想到了“嫉贤妒能”那个词。后来,在鲁郡官场,他的名气很大,就是因为他叫杜闲。

       杜闲在鲁郡朋友寥寥,唯有任城许主薄可视为知己。他把杜甫安顿好,马上派人去请许主薄。东门外要菜一桌,三人开始推杯换盏。可别小瞧了这位许主薄,他也是个才学渊博的人,诗赋文章,自是一绝。此外,在鲁郡,他也是个颇能周旋的响当当的角色。这天晚上,杜闲拿出珍藏醇香浓烈的老酒,就着菜肴和惊喜,只喝得酩酊大醉,东方欲晓。

        翌日,杜甫听说李白已到任城,惊喜异常,随之就告诉了父亲。这位远近闻名的诗才,杜闲也早就知晓,只是无缘相见。他再三叮嘱杜甫,一定要带他到家里来。许主薄更是坐立不安,他也想早些见到这位未曾谋面的酒仙李太白。

        杜甫带着许主薄,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艰难地向任城郡而来。此时,狂风骤起,乌云浓重,一场大雨即将到来。本该秋高气爽、天朗气清的日子,为什么会是这样?难道,上天真的要阻止唐代这场最伟大的诗才相聚?

        此时的任城郡好生壮观,诗仙李白来了,诗圣杜甫也来了,半个大唐的文化不折不扣地浓缩集聚到这里。一个小小的任城郡怎能承受住如此重压?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狂风过后,万里晴空,一碧万顷。李白站在自家的庭院里,观看瞬间的风云突变,静静地想着那些过往的人生和命运,心生无数悲慨。而此刻,忽然就传来了轻轻地扣门声。是谁,在门外等候?李白走向大门,轻轻打开,就这样,他看到了年轻英俊的许主薄,还有那个诗才兄弟——杜甫。

        (三)

        岁月沧桑,难掩风流行藏。在落叶飘飞的季节,我无数次沿着李杜游赏的路线在齐鲁大地穿行。那些个充满浪漫和友情的日子,在我的脑海里久久难以忘怀,甚而至于把酣梦也做到了大唐的天空。

        当风尘仆仆的杜甫带着任城许主簿敲响了李白的家门,任城的天空忽然就化为霓虹般的七彩。同样惊喜若狂的李白稍作寒暄即抱出珍藏的千年老酒,三只碗盛满了浓烈的感情和辛酸的泪水,哪里还需什么美味酒佳肴?与君同饮一杯酒,结为千年兄弟情。妻子许氏看到这阵势,赶紧做了几碟小菜。那一天,三人同醉,多少挚热的话语,多少深厚的情谊,多少坎坷和泥泞,多少阳光明媚,都在这推杯换盏中抒写得酣畅淋漓。夜半时分,杯盘狼藉,三人余兴未消,点灯共话渴慕之情,朦朦胧胧中,晨鸡啼唱,东方渐白。

        天刚亮,许主簿公干在身而离开;李白和杜甫则同去济南,前往拜谒北海太守李邕。随之,李白返回任城;而杜甫则去临邑作了短暂停留,后回到兖州鲁郡父亲身边。两天后,李白应邀来到杜家。久慕其才的杜司马热情相待,三人在城南小酒馆二楼饮酒赋诗,别有一番情趣。酒足饭饱,同登南城门楼。杜闲和李白雅兴高涨,面对大好河山,手之足之舞之蹈之,怎奈饮酒颇多,无诗留存;只有杜甫为诗一首,记下当时的境况和心境:“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障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几天后,阴云匝地而生,空气异常沉闷,闲来无聊的杜甫赶紧骑马向任城方向而来,他要去邀许主簿一同前去拜访李白。走到半路雷雨大作,进了许主簿的家门,早己落汤鸡一般。这反倒激发诗情,即兴赋诗一首,以表心怀,“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

        在这段醉人的岁月里,杜甫还陪同李白访道问仙,同往曲阜一带拜访了隐居于此的范十。范十隐居深山,闭门谢客,潜心修行。这里苍松翠柏,飞瀑急湍,曲径通幽,李杜二人乘兴登山,半山腰忽然就迷了路。左冲右突,寻山问客,最终找到了这位仙风道骨的范十。三人共叙友情,李杜各为诗一首。李白作《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单记寻友之难之苦,而杜甫则写了《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诗中表达自己对范十的友谊之情。

        时日终于到了那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李杜和许主簿兴致盎然地来到了南池湖。南池湖畔,游人如织。天雀观以其独特的风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善男信女,远观烟雾缭绕,庄严肃穆。秋水长天,湖面上扁舟飘荡,任意西东。三人先入天雀观,后登洗马亭,观览人间胜景。李白诗情陡发,看着这万千景象,那真是说不尽的幽情,诉不完的雅趣。向天雀观主事暂借纸笔,就着秋风秋水,泼墨写就《咏天雀观》、《拜望西王母》、《洗马亭抒怀》等几首诗。杜甫也不甘示弱,听着丛林中的鸣蝉,望着湖中经雨成熟的菱米,接过纸笔写下《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一诗:“秋水通沟洫,城隅进小船。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就在这个下午,三人在南池湖畔留连忘返。南池的荷叶啊,无数风雨铸就了纯真的品格终于在今天让你以枯萎淳朴的面目彰显于世;肃穆华贵的瑶阁啊,你以悲悯的情怀普渡着世间多少苦难的魂魂;平湖的晚凉亭啊,岁月让你洗尽尘世的喧嚣,把所有的荫凉纳于人们烦躁的心中;柳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只有莺飞草长时,你才发出会心的微笑;月下的波光啊,你以灵动和柔美让人们心生涟漪,魂起波痕。这醉人的诗意的南池湖,以无限的风光和博大的胸襟让这两位大诗人魂牵梦萦。暮色渐起,夜月初上,南池湖一片灯火辉煌。三人雅致不减,游兴正浓,登观澜亭后,随之入醉仙阁,找个面湖对阁的别致去处,铺肴整杯,饮酒助兴。

        月朗星稀,秋风清爽,游人渐稀,这一处雅美的景致瞬间沉入静谧。李杜酒助诗性,诗随情发,二人情投意合,毫无顾忌。李白作《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杜甫亦作《赠李白》一首相嘲:“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写毕,二人掷笔于地,相视大笑,举杯相属。许主簿也不甘落后,拾笔在手,铺纸作赋,“南池柳荷兮,与吾同长;岁月过往兮……”

        美丽的南池作证,神奇的天雀观作证,悠悠沧桑的岁月作证,李白杜甫的南池一聚,把半个大唐的神韵和文化精神张扬到了极致。人生啊,得意也罢,坷坎也罢,对于天地来说,只不过是一瞬而已,万物皆变,何来旷古愁怨?人生在世,命途多舛,得意尽欢,穷途末路,何妨放白鹿青崖。面对良辰美景,诗意栖居是最完美的选择。做个洒脱的李白,做了微笑的杜甫,做了作赋的许主簿,来南池,找一处心灵的栖息地,做一场人世的美梦,不好吗?

        十几天后,李杜再次在兖州石门相聚,仍是饮酒赋诗。李白作《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一首,记叙了两人宴别的情景:“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随后二人凄然话别,情真意切,泪酒江天。从此,两位大唐的奇才再未谋面,虽然两人写过无数诗词来怀思对方。

        而今站着南池旧址,心内感慨万千。李杜游赏的南池湖历经磨难,几经变迁。明清时代,任城太守进行大规模的修建,池中增设四岛,即王母阁岛、北坛岛、南坛岛、池心岛;并将原有的天雀观也改为王母阁,加以扩建,这时的王母阁已显得气势恢宏,庄重典雅。此外,还建有玉皇庙、少陵祠;濯缨亭、君子亭、观荷亭等。清朝皇帝康熙、乾隆南巡,驻跸济宁,也到南池游览;康熙还御笔题写“王母阁”。只可惜,北伐战火重燃,王母阁突遭兵难,七百余年的古迹毁于一旦。近些年,政府再次开始重建。在保持原有历史景观的前提下,建设者们独出心裁,匠心独运,增设各式景点,阁楼轩榭假山,小桥流水人家,一步一景,林木繁多苍翠,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纵情观赏,令人心旷神怡。

        应该感谢提出重建的仁人志士和那些建设者们,是他们让我们重温了大唐那段荡气回肠的文化和历史。走吧,我还要重游风景秀丽的南池湖,还要再登巍峨壮观的王母阁,还要……

        (2011年4月1日—2日)

        (邮箱:xxs9642@163.com)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