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图书出版 >>  出版成果 >> 东方文化:《承担之镜:东莞青年诗人散论》出版
    东方文化:《承担之镜:东莞青年诗人散论》出版
    • 作者:东方 更新时间:2011-03-21 04:17:28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2101
    [导读]邮购联系本站

     

                                  

      这是第一部关于东莞青年诗人诗歌评论的文集,收录了全国各地评论家关于东莞青年诗人的作品的评论文章60多篇,被评论的东莞诗人近30人。这部文集不仅是对东莞诗歌评论成果的一个集中展示,也将会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广东诗人、广东诗歌的走向以及广东诗歌的努力方向。

     

    编后记

        方 舟

        对某一地域性的现代诗群进行整体性的打量,是一项庞大而繁杂的基础性的学术工程。它需要的不仅仅是体力和热心,而且需要有足够的耐力和坚忍。在当代,人们对文学创作成果的期待,普遍存在娱乐主义和社会功利主义的潜在指向。“围观”是一种游戏原则,也是一种道德体现,而文坛的“围观”现象由来已久,只不过是现在不仅仅愈演愈烈,而且渗透到权力机制部门。没有“围观”价值的“神马”自然不过是“浮云”,自然也不过是边缘一角的落寞与自我生长。

        《承担之镜——东莞青年诗人散论》就是这种“落寞与自我生长”的产物。它源起于近年诗歌界对东莞现代诗群的倚重和期待,但东莞却一直苦于没有一本可以参考和沿引的资料性文本,论者们无法建立起与东莞创作实绩相称的整体性判断与分析。对断代史式的诗歌现象的研究需要多种交叉式感染的文本互证,诗选家的工作便是在纷繁的作品(论文)史实中作出对历史负责的选本,尽管这自然也会烙上自我美学立场的痕迹,但其借鉴作用也由此确定和延伸。三年前,笔者作为在莞生活近二十年的诗人,给了自己一个超出了个人能力的任务,那就是重新梳理东莞的现代诗歌脉络,终于于去年编选成《在路上——东莞青年诗人诗选》一书,没想书成之后,获得了各方关注和诗友们的重视,各种溢美之词令我既兴奋又羞愧。此书原计划为两大卷:作品卷和散论卷,但囿于出版经费,只好削足适履,先出了作品卷。作为姊妹卷的散论卷延至今日出版,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庆幸的是,终成圆满,了却夙望。而且在延后的一年时间内,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对成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数易其稿,所益者多多。

        《承担之镜——东莞青年诗人散论》所选文章有两种,一种是外界批评家、学者评价东莞诗人的文字,一种为东莞批评家、诗人解读身边诗人的文字,文体不计,有序、跋、评论、综述乃至随笔。所选年限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始,重点放在新世纪之后。文章评论对象皆为有诗集问世者,在诗歌界有较大认同度的诗人。这类诗人外界所评述的文字远远不止本书所呈现的篇什,多与寡均以“重要性”“差异性”为原则,相近相似相平者取其一。因于此,难免挂一漏万,望各方指正。

       此书编选过程中,一直得到东莞诗人郑小琼、柳冬妩、何群超、刘大程、祝成明、鹰啄天(袁仕咏)等人的鼎力相助,特别是祝成明、鹰啄天,不仅参与了前期的文稿征集,而且还协助完成了最后的校对,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温远辉老师一直关注本书的编选进程,并在百忙中为之作序。这种诗歌友情让我深深感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一个人,那就是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何环珠女士,没有她的支持,本书的出版将成为奢望。善者善成,仁者无敌。诚哉斯言!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如果若干年之后,还有人从蒙尘的书架上取下来细细端详,则是此书之幸之大幸也。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