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主编评诗 >>  古体诗 >> 从电影《赵氏孤儿》看中国古典戏剧的价值与传承
    从电影《赵氏孤儿》看中国古典戏剧的价值与传承
    • 作者:刘晓航 更新时间:2011-02-15 05:45:34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2114

      电影《赵氏孤儿》自2010年12月4日上映以来,票房不俗,但观众对其评价却褒贬不一,普遍认为虎头蛇尾。本文拟从情节设置和思想内核两方面对电影《赵氏孤儿》进行剖析,以此探讨中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价值与历史传承。

      电影《赵氏孤儿》的故事来源

      电影《赵氏孤儿》所讲述的故事源自历史,流传数千年,它最早见于《左传》和司马迁的《史记》。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晋国国君晋灵公荒淫无道,素与大臣赵盾有隙,赵氏家族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君臣之间的矛盾以及“庄姬之谗”。赵氏家族惟一幸免者赵武由于其母庄姬和韩厥的保护才免遭杀戮,随母住在宫中长大成人,并继承赵氏基业。

      而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与《左传》中的记载多有不同,描绘了一个完整、生动、形象的搜孤救孤的故事,以至代代相传。主要人物增加了屠岸贾、程婴、公孙杵臼等人,赵氏灭族原因载为“屠岸贾作难”,赵氏孤儿得到程婴、公孙杵臼的拼死相助,方得幸免,其后赵武随程婴隐匿山中15年,赵武在韩厥和晋景公的帮助下,重获封地,而后程婴见功业圆满,遂自杀而终。

      此后,赵氏孤儿这一历史故事被改编成各种版本的戏剧在中国舞台上流传,甚至被译往国外。最早改编的戏曲是元代纪君祥的杂剧《冤报冤赵氏孤儿》,对其中韩厥、公孙杵臼、替赵孤死的婴儿以及故事结局都做了改编,更加真切地反映了仁义至上的民族精神和古典悲剧的审美特征。当代话剧也对赵氏孤儿的故事做了改编,2003年林兆华导演和田沁鑫导演分别对其进行了全新阐释,复仇的主题都被有意淡化,个人在政治斗争和命运漩涡中的无奈这一现代人性论的主题被刻意强化。借助改编,赵氏孤儿这一历史事件由叙述体转为视听体,由戏曲叙事取代了历史叙述。

      2010年,陈凯歌导演的电影《赵氏孤儿》,又对戏剧版做了新的改编,使之首先登上大银幕,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得赵氏孤儿的故事有所推进。

      电影《赵氏孤儿》:情节的松散与思想的消解

      电影《赵氏孤儿》在故事层面基本延续了经典叙事的框架,但在两个重要细节上做了改编。一是用机缘巧合的方式解释了程婴为何用亲生儿子替换赵氏孤儿;二是对“复仇”的主题进行了重新解读。影片中,程婴不是戏剧范本中赵盾的门客,而是一个平民草泽医生。因机缘巧合卷入了赵氏的灭门事件,并用药箱将赵氏孤儿带出。面对大奸臣屠岸贾的步步紧逼,程婴以为自己孩子已被送出城,便与公孙杵臼上演苦肉计,告发公孙杵臼私藏赵孤,不料自己儿子被发现,情势所迫,用自己的儿子替代赵孤被屠岸贾摔死。其后,程婴携赵孤去做屠岸贾的门客,忍辱负重地把赵氏孤儿抚养成人,最终报仇雪恨。

      故事是评价一部作品好坏的基础。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这种内在的逻辑会对观众形成一种心理牵引,使故事可以流畅地进行下去。假如一出戏没有好的情节构架,漏洞百出,那么再华丽的服装和背景、再高超的拍摄技巧,也无法令观众拍手称道。

      从该片故事情节设置看,影片开头的谋杀、政变和搜孤救孤段落剧情紧凑,对人物动机的刻画、台词和表演的考究、叙事节奏和场面营造上都可圈可点,有效地撑起了影片的气场。但在程婴之子被摔死那一幕之后,影片逐步走向松弛。

      程婴携子顺利投奔屠岸贾门下,这就显得牵强。随后“上学”这样的段落,把前面所累积的情绪逐渐消解。对于最后的复仇,影片没有表达程勃的思想转变过程,缺乏说服力。程勃自小沐浴在父亲和干爹的爱中,享受着双份的幸福。但当屠岸贾证实了仇恨的存在时,程勃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几乎没有挣扎,没有犹豫,便向屠岸贾拔出了剑,15年间建立的父子之情,刹那间被仇恨轻易抹杀。这场复仇决战被观众戏称为“到点了,打一架收工”。飞来飞去、略带写意的动作设计,也与电影的整体调性相去太远。

      再回过头看,影片用了相当篇幅来刻画和铺垫程婴心理动机的变化过程,通过一系列小事件的设计,将程婴救孤变成了一个命运之中的无奈选择。这种对于程婴“弃子保孤”原始动机的改写,看似更为符合人性,却将赵氏孤儿的故事从整个历史传奇中撕裂开,也直接导致后续事件不合逻辑。

      当程婴妻子紧紧抱着孩子不舍得放手,屠岸贾不可能对这个孩子的身份毫不怀疑,也就无法为屠岸贾这一灭了赵氏300口人命的恶魔找到一个不杀死程婴手中两个婴儿的动机。程婴被动“指认”赵孤,而不是主动“出卖”,也就无法给他后来顺利成为屠岸贾门客一个合理解释。由于影片大幅改变了经典设置,又没有提供相应的调整,故事中多处出现的不合情理地方,削弱了影片的观赏性。

      从该片对传统思想的弱化与消解上看,相对于传统戏剧版《赵氏孤儿》的“忠义”观,电影中程婴所依赖的信念核心似乎是“我要把这个孩子抚养长大,让他们相亲相爱,再把孩子带到他面前,告诉他孩子是谁,我是谁”。由于之前对人物动机的种种消解和再诠释,导致故事发展到最后因为缺乏终极意义的支撑,而使“复仇”主题显得有些暧昧和犹豫,使得故事失去了推动力。一个普通平凡的小人物,牺牲了自己的家人、岁月、尊严,担负了赵家的承诺和重托,以及公孙杵臼的牺牲,他所获得的价值和意义何在?不能仅仅只是一个“我不服”或者“义愤填膺”。

      赵氏孤儿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除了跌宕起伏的情节之外,最重要的无疑是义的完美体现。然而在电影中,义是最被淡化的部分。对于“义”这一传统思想内核的弱化和消解,彻底解构了传统的《赵氏孤儿》的核心价值。

      在影片中,程婴不是因为忠义而舍亲子救赵孤,而是因为情势所逼的无奈选择,这就大大弱化了忠义精神。此外,韩厥在他后来一系列谋划杀死屠岸贾的行为中,体现出的只有仇恨。再看程婴,庄姬把赵氏孤儿交给程婴时对他叮嘱过,将来不要告诉孩子的父母是谁,更不能让孩子替父母报仇,但程婴却让赵氏孤儿成为复仇的工具,这是对庄姬的不守信和不义。至于赵氏孤儿本身,自他成为屠岸贾的义子后,就注定了他的两难境地:他不杀屠岸贾,不为父母报仇,是不义;他杀了屠岸贾,不念养育之恩,也是不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对人物的情感表达把握不准,最终导致赵氏孤儿的“不义”。

      可以说,陈凯歌对忠义的解构和重建带有他浓厚的个人色彩。由于受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他对忠义的理解与主流观众的价值观存在偏差,他无法找到一个让观众普遍认可的大概念来获得满堂喝彩,最终导致影片既颠覆了经典戏剧的核心价值,又没能提出一个高于、或和经典戏剧水平相同的情节和价值内核。

      中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价值与历史传承

      赵氏孤儿的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关键一点就是其故事内核贴近中国的道德传统,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规范和价值取向。在这个故事中,忠、信、义是其思想的主导,无论是程婴、公孙杵臼、韩厥,都是道德的化身,他们自觉地去实现道义的使命,展示了一种崇高的人格美。

      影视作品和戏剧一样,负有引导主流价值观的责任。经典戏剧《赵氏孤儿》中贯穿的勇于牺牲的精神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以身任天下”,“生死当前而不变的坚贞之志”,体现着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道德的精髓,这正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所在。这种精神在当代社会依然有着普遍的意义。为此,笔者认为,首先,要正确认识中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价值。戏剧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戏剧的一大作用就是要古为今用,为现实服务,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而服务。重温旧曲,欣赏类似于《赵氏孤儿》这样的历史悲剧,从而引发我们对人生观、价值观更多的思考,促使我们去追溯那些古老的文明,去寻找那些道德的遗迹,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其次,要积极探索中国古典戏剧的传承之路。戏剧是历史的产物。它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不同的戏剧家由于所处具体历史条件的差异,戏剧观和艺术方法也互有差别。戏剧的发展变化,是剧作家在基本忠于史实的前提下所做的艺术创造,通过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体现了戏剧的美学特征。

      对于古典戏剧,需要在扬弃中传承。就创作者而言,如何在艺术创新中尽量完美些,使传统与现代融合,艺术创新与接受心理贴近,使作品扎根于深厚的民族土壤中,既让现代人接受,又对文化建设有益,使之保持永久的生命力,是摆在艺术创作者面前一个永恒的课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