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一文中,我描述的在美术创作中的浮躁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范曾的“流水线”已有照片为证。这足以说明范曾是流水线作画现象的典型代表。这种流水线下来的产品,具有模式化和程式化的统一特点。范曾把自己当成了复印机批量复制、生产的这些美术产品,根本就不是艺术创造,而是彻底的“伪艺术”。同时,这些“伪艺术品”更是侵害了其购买者的利益。
画家自己画画,文人自己做学问,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但是范曾大张旗鼓地运用公共媒体资源,大谈其“艺术”和“国学”,误导和歪曲了艺术审美的趋向,也是我对其进行公开批判的主要原因之一。几十年来,范曾为一己私利卖出自己的画,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投机钻营上了。他就靠“拉关系”、“攀地位”、“做明星”来炒作自己,将自己包装、粉饰成为公众娱乐明星,并夸大艺术成就,有时更是信口开河,把自己伪装成什么“绘画巨匠”、“国学大师”, 却没有任何自己的东西,他的这种自我宣传实在是愚弄广大民众,误导大众审美取向,极具文化欺骗性,严重损害了民众和社会利益。
2010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李长春同志《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一文中,针对当前的文艺批评现象指出:“现在文艺评论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一味评功摆好,有的甚至被金钱和利益‘绑架’,这都是不正常、不健康的。要进一步加强文艺批评队伍建设,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文艺批评导向。文化类专业报刊和专业网站应该更多地开展切中要害、积极有益的文艺批评……”李长春同志还指出:“要旗帜鲜明地开展正确的文艺批评,发挥文艺评论的积极引领作用”。这足以说明关于文艺评论已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文艺批评就是要触动被批评对象的“神经”,要有感而发,谈自身的感受和切身体会。我认为今天的文艺批评就是缺少敢于说真话的人。一味地“吹捧”和“迎合”,因此导致了一些美术创作因功利目的而毫无艺术价值。
我揭露不健康的和愚弄大众的文化怪现象,其出发点,是要大家明白怎样才是真正的艺术和艺术家。同时唤醒民众对艺术审美、艺术鉴赏的正确认识和提高,不能被范曾这类善于搞手段和重私利的人误导我们的大众文化及艺术审美。
我拆穿范曾这些虚伪的面目,就是要让全体中国人民了解:范曾的人生精力和心思根本就不在绘画创作上,也和艺术创作没有任何关系。就像其20多年前的朋友刘传铭先生,在一次艺术评论研讨会上爆料的一样,范曾之所以会在社会上行骗成功,就是在实践他自撰的“名言”:“内靠官僚,外靠奸商。” 范曾这样一个处世品行极其恶劣之人,一个连家庭成员身份都要造假的,民族道义、道德品质沦丧而钻营利益的人,怎么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真正的画家乃至艺术家,都是需要有真切的爱国情怀和为艺术探索献身的精神!我们的社会需要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而不是在社会上自吹自擂的“伪国学家”和“伪艺术家”。范曾在大庭广众下的“表演”和所作所为充满着欺骗和伪善,如果由他放纵而为所欲为,那真是我们文化的悲哀和不幸!
希望由我的这篇不点名的艺术评论文章而引起的所谓名誉侵害官司,能给艺术创作和文艺批评带来些思考,提醒艺术家自觉担当起艺术创新的责任,能够让大众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创作、艺术审美以及道德价值观。我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公平的,更是正义的,并会对美术界这种歪曲艺术创作、乱搞学术欺骗和误导大众审美的现象做出实事求是的公正判决。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和提倡有时代精神和情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创造是在引导、率领和推动艺术审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