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宫的时候就听导游说,下午要去看一个600年前村庄,当时感到很好奇。600年前 村庄都能完整保留下来?带着这份好奇的心情乘车前往。公路上只见一辆接一辆的运输车,听说,这里是安顺古道,是通往云南的咽喉要道。元代就在这里设驿站叫“饭笼驿”,朱元璋调兵云南时,就大量屯兵这里,扼守云南。
再往前走,只见一个又一个着装像少数民族的妇女,赶紧问导游,他们都是什么少数民族?导游说,你们看错了,他们都是汉族,这令我们大感疑惑。经过导游耐心讲解才解开谜底。原来,明朝初期,这里元朝残余势力和当地土司势力很猖狂,反叛朝廷。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率30万大军平叛,1382年平叛结束后,傅友德借鉴汉文帝移民屯边和汉武帝,汉宣帝等屯边的经验,上奏朝廷。朱元璋觉得很妙,下令把30万大军就地屯田驻防。政府发给他们种子,农具。他们农忙时节开荒种田,农闲的时候练兵。就这样,汉兵留下来了,把妻子孩子接过来后,也把汉族的儒学文化,服装也带过来了。所以,这些妇女都是汉族妇女。穿的衣服是“凤阳汉装”。这凤阳汉装一穿就是600年了。它为大衣袋长袍,颜色一般为青色,蓝色,绿色,长袍的领口,袖口和斜衣襟处用彩线和另一种颜色的布条滚绣装饰,袍口小腿裤一般为蓝色,导游说他们有一句俗语来描绘,”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头上一个罩罩指的是前发高束,形似凤凰头,左右两小辫子在耳前倒挽上去,形成双鬓,主要的一小辫子在脑后挽园,罩的马尾纺织的园网,再从额顶的后脑勺的二帕子。未婚的女孩不挽园鬓,已婚的包白帕,家里最长老的妇女包青帕。耳上两个吊吊,是指耳朵上戴两个银耳环,腰上两个扫扫,是指每个女人都有一根青丝腰带,宽约两寸,长六尺,松松地系在腰间,在后腰下垂,几乎与长袍平齐。脚上两个翘翘,是指她们穿的花鞋,鞋头上尖尖地往上翘,像个倒钩,倒钩藏有暗器,战时可以乘敌人不注意踢他的下身要害处,设计真是奇妙。不知不觉,车子在一座山下停住。
这座山叫天台山,台不高,但都在山的最顶上建了一座寺,叫天台山寺,这寺非常险。它的墙完全建在陡峭的石壁上,20米高的陡峭石壁上耸立一座寺庙,堪称一绝,寺上有一首诗,印象很深刻,叫“天台山寺天上风云聚台前,景色幽山深忘,世界寺古别春秋”
下了天台山寺,十几分钟后便到了一个石头村庄,这个石头村庄就是天龙屯堡。一进小镇的门,眼前全是石头的世界。街上都是石头铺的,这倒不怪,怪的是每一座老百姓的民居的面墙也是石头砌的。如果这还不怪的话,屋顶上的也是一片一片的石头铺的!这真是怪了。还是头一次见到。怪不得当地有一句民谣叫“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原来,600年前的军民,为了抵抗元朝残余势力和土司势力,设计石头房子。加上这里地处喀斯特地质,石头不用劈,就是一片一片的,很方便地取材。房子上还留有枪眼,里面可以射到外面,外面射不到里面,就像后来的碉堡一样。街头巷尾的石拱门,也具有军事功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他想让你来,则可以关门打狗。真是匠心独具,活活地一个军事要塞。
在屯堡的中心地带有一个剧场,我们到时那里正在演戏,我们听不懂,导游说,这叫地戏,是600年前从江南一带的军纙戏带来的。所演剧目均为《说岳》《三国》《杨家将》等歌颂精忠报国的。我们看的正好是三国中桃园三结义,据说地戏的服装一般着青,蓝,白褐土布斜长衫,长裤束青布腰带,扎靠旗,用两块绣有各种花边的布片将腰身围裹,象征战袍。道具有木质刀,枪,剑,斧等十八班兵器,设计的角色,一律蒙面具,面梦轻纱,唱戈阳高腔,再现古战争场面。
600年保留下来了这么完整的文化,真是一个奇迹!
谭江级 男 1964生于湖南涟源 198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大学,获硕士学位。中国散文学会创作中心创作员,中国书画创作院院士,江苏省唐伯虎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获:国际书画艺术大师,国际优秀书画家,当代著名艺术家,中华百强书画家,中华功勋艺坛名家,中国世博书画名家等荣誉称号。作品获:中国当代艺术家精品展特等奖,国际书画交流贡献奖, 中国书画名家上海世博国际交流展金奖,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国际书画交流展金奖, 及其它全国性大赛金奖23个,一等奖5个。 作品28次入选《中国书画名家大典》等全国性大赛作品集。作品由美国丹佛孔子学堂,美国国际工笔重采画研究会进行海外销售。经” 中国当代名家艺术鉴定委员会”认定, 本人作品润格为:4000-9000元/平方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