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阔的蓝,是一本散文集的书名,缘自高安侠之手。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一次文学奖的评审会上。与高安侠见面并获得赠书的时候,是在这年的夏天,她的《辽阔的蓝》如愿获奖。
从《辽阔的蓝》中的许多篇什,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坚持回到内心,回到生存的现场或身边的场景,回到常识回到事物本身,回到记忆中私人的细节里的写作愿望,这无疑是安侠散文中最为可贵的品质之一。她的感受是有来源的,她的话语方式也有自己的精神根底,或者说,她在纷乱、嘈杂的人世间,并没有失去写作的方向感。在《弱水三千》中写到:“每一个人的命运之中都有一条弱水流过,那么,你将取几瓢饮呢?”这里的弱水是家乡的弱水,是清凉寺的钟声里庄重的心境,是黄河的细节,是童年的往事,是辽阔的岁月中无尽的隐秘……安侠在世界面前牞恢复了一个简单的看的姿势牞用身体去丈量大地、河流和山脉,用皮肤去感知生活的沟壑和生命的皱纹。在《辽阔的蓝》这样大气宽阔的总题下,她笔下的山川、黄河、天空、原野,辽阔浩荡,人行走在其中,孤独而渺小,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述,她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旷野,并在这个旷野里,重释了人与自然的庄严关系。比如《面对草原》、《清凉寺的钟声》、《聆听壶口》、《黄河的细节》、《金沙江的智慧》,还有她那篇未收进集子的《秦皇直道》等,无不是作为隐喻和象征成了她散文中的精神力量。
从她的 《丢失的家乡》、《古渡甸的黄河》、《深秋的祖母》、《风吹过童年》等许多篇章里可以读出她的确是一个有根的作家,对大地和在大地上结实地生存着的人们的感情,是从这个生命的根系中长出来的;对世俗生活的洞察,也是为了写出生命被连根拔起之后的苍凉景象,体现了指向真实生活、也指向个体的生命的散文之“本”。在《丢失的家乡》中,她这样写到:“常常无端想起家乡,不仅仅是想起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不仅仅是想起那些山、那些水、那间住过的老房子。还想起停留在家乡的那段童年岁月,留在家乡小路上的脚印,呼吸过的空气,头顶上飘过的那片云朵……它们生了根似,永久地停留在雾蔼重重的心灵深处。”我仿佛看到了她背后作为她写作根据地的那个村庄,那片土地,其实那也是现代人无路可走时的灵魂的出路。在安侠散文中无论是宏大还是渺小的事物,其实都蕴藏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心事,一道精神的潜流,它标示的是作家坚持的写作方向。坚持让文字回到内心,让语言回到自己的身体,坚持继续守在生活的现场,以朴素、干净的叙述,让内心、身体、思想一次又一次相逢,不断谱写属于自己眼睛、耳朵、心脏和血液的诗篇。
当然,安侠的散文并不一直沉迷于现实人事或景象,而是从文章的内在意义上更加重视精神或灵魂的故乡,并提升“还乡”的意义。我们不仅从《星空》、《行走大地》、《我们的岁月》、《诗意村庄》等绘事、写人、记情、感怀的四辑文章中,时时会感受到作者把委婉细腻的感情藏得很深,并使之消融在生活的细节和日常的事情中。这种情感的蕴藉和隐忍,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亲切。
从一个读者来说,《辽阔的蓝》已成为一个“邻居”,从同样作为一个写作者来说,是一种“惦念”,我相信,只有坚持做个观察者,谛听者,反刍记忆者,接近大地,接近故乡,接近生命,接近事物和声音,接近心灵,这样创造这样的话语世界,是和文学的距离最近的,这样执著的播种,一定会收获我们所期待的,也一定是最有可能被时间牢牢地记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