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想到“推敲”这个词,就会想起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想到一个诗人为了诗句中的一个字而苦苦思索的样子,并因此而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可是,现下这个时代,还有多少诗人会为了诗句中的一个字去仔细“推敲”呢?
在我看来,对于诗句的“推敲”并不是没有了现实意义,而是对现代诗歌的良性发展还应该具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这是一个诗人写作的态度问题。在古代,因为写诗而产生的“一字之师”的典故很多,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那个“绿”字本为“吹”字,但是一字之差,对整首诗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还有我们的毛泽东主席,他写诗也最爱征求名家的意见,如臧克家、郭沫若、柳亚子等就是他经常征求意见的对象,他老人家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水”字、“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中的“蜡”字、“别梦依稀咒逝川”中的“咒”字,就是对诗歌进行“推敲”的绝佳范本。从这里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诗人们对写作的态度是何等严谨!如果说,我们在创作时没有这种严谨的态度,又怎么能够要求读者严谨地对待我们的诗歌呢?这显然是不对等的,也是不公平,没有一个读者会傻到这种程度吧!
第二,这种态度其实并不是刻意雕琢的做作。在这里,还是要提到贾岛,提到他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提到“郊寒岛瘦”这个故事,提到毛泽东老人家的“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觉得“推敲”实际上是一种认真的态度,并不是刻意的做作,实际上,事实已经证明了一切。但是,我们会看到现下的诗人们的“认真”的态度吗?一日千行的写作,可能自己都不会记得自己到底写过什么,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如果觉得我的话说得有些过头,那些自傲的诗人可以试着默诵一下自己的诗歌,看能背诵出多少自己创作出来的“诗句”。恐怕太难为人了吧!如果自己都不能背诵,何必要求别人读过以后能记得呢?
第三,这是一种自知的谦逊态度。俗话说,“什么大了都好,就人大了不好”,这第二个“大”字,就是“傲慢”的意思。“大”其实在现代诗坛很盛行,有强硬的“大”,也有懈怠的“大”,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种的“大”促使诗坛逐步走向异化和圈子化,诗人们所拥有的,大约只有这些了。因此,如果诗人们想进步,就需要拥有谦逊的态度,能够听得进大家的诤言,能够改进自己的写作方式和方法,能够彼此善意交流,共同融合和提高,才能创作出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特色的诗歌佳作来。
最后,我还要说明一点,凡事总有个“度”,如果真的为“推敲”一个字而误了大事或走火入魔,也是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