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江南》杂志社和钱江晚报联合主办的2010’全国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暨笔会在杭州华北饭店拉开了序幕,20余位国内外一线作家齐聚一堂,共同为长篇小说创作的现状“号脉”。接下来直至24日,杭州将成为中国文坛的“暴风眼”,向全国的长篇小说创作辐射出深远的影响。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环,长篇小说激增曾是新世纪中国文学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其创作产量从1993年的每年300部,急速发展到2000年的年产1000部,近年来,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也基本稳定在800部左右。可以说,但凡是写小说的作家,几乎没有一个不写长篇的。但与庞大的出版规模不协调的是,每年大约只有50~60部新作能获得评论和关注,谈得上有文学价值的,更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而,提升长篇小说创作的内在品质,提高长篇小说的社会关注度就成为其发展的重中之重。而面对日益浮躁,不断追求快速、消费的阅读市场,如何平衡文化市场和长篇小说创作的关系,也成为未来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次研讨会自去年开始筹备,历经多次论证,最终确定以长篇小说创作的困境与出路为核心,针对其如何反映当下的现实生活、如何面对快速消费的阅读市场进行重点研讨。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和平,浙江省作协主席、省广电集团总编辑程蔚东、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中宣部文艺局梁鸿鹰到会并发表讲话。与会的领导还有浙江省作协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林,浙江省作协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益军。《江南》杂志社主编袁敏、人文社社长潘凯雄分别主持会议。
针对上述几大论题,方方、张欣、张翎、毕飞宇、杨志军、陈世旭、东西、艾伟、魏微、乔叶等多位汇集全国南北8省,老中青三代的国内知名作家们相继发言。近年来坚持海外华语写作,并屡获国内文学奖项肯定的女作家张翎,也特意从加拿大赶来,详细分析了中国作家在当今世界文坛的地位和受关注的特点,并以自身的角度,分享了中国作家“走出去”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