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主编评诗 >>  古体诗 >> 丁涵:守望“三农”是我的责任
    丁涵:守望“三农”是我的责任
    • 作者:丁涵 更新时间:2010-10-18 03:05:13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958
    [导读]记《乡村大世界》栏目主持人毕铭鑫

     在刚刚落幕的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晚会上,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栏目主持人毕铭鑫和董卿、李小萌、芮成钢、何炅、王冠一起荣获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奖。

      《乡村大世界》作为央视七套惟一的大型综艺节目,十余年来一直坚持送文艺下乡,坚持服务于“三农”,举办了许多大型公益、赈灾活动。而作为该栏目制片人、主持人的毕铭鑫,踏进电视圈做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关于农村题材的,从此与土地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正因为对这片土地和农民的深厚感情,毕铭鑫也成为了广大农民观众喜欢的“农民主持人”。他说,守望“三农”是我的责任。

      守望之一:这片我深爱的土地

      1996年,毕铭鑫研究生毕业,因为实习期间的良好表现,凭借“采编合一”的综合能力,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经济、农业两个频道抛来的橄榄枝。当众人将红火的经济频道当作理想归宿的时候,毕铭鑫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开播时间短、各方面条件都不如经济频道成熟的农业频道。

      “说没有犹豫和权衡过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毕铭鑫却给出了最简单而纯粹的理由,“大概是我从小在长白山林区长大的缘故,身边都是林业工人和农民,我自己就爱翻地、种菜,所以对土地有很深的感情,做农业节目总是比经济节目更有感觉,觉得跟土地很亲近。”

      在台领导的支持下,毕铭鑫全权承担起了频道第一个文化试点的《民间艺术采风》栏目。虽然每期只有25分钟,毕铭鑫却做得有滋有味,穿梭于村野山乡,与民间艺术近距离的接触使他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与归属感。在陕西,“东方毕加索”王兰畔老人边唱边舞边剪纸的乐天知命令他动容;在河南,濮阳舞龙队的雄壮舞姿和黄河岸边上万农民的磐鼓舞令他震撼;在新疆,灵山秀水孕育出的古老刺绣文化令他沉醉……谈起新疆之旅,毕铭鑫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次死亡之旅绝对不为过。”在阿拉泰盘山公路的穿梭中,剧组两天内遭遇了三次车祸险情,几乎是九死一生,回京途中又出现经费问题,连旅费都是向萍水相逢的旅客借来的。这次不寻常的旅程,让毕铭鑫更加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根植在这片神奇的中国大地上的。

      从那以后,毕铭鑫更加感受到广阔乡土所赋予他的精神力量,最终创建了《乡村大世界》。“可以说,我对中国民间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认识全部都产生于这段时期,后来创办《乡村大世界》的举动、我个人对民间艺术的爱好和感情都深受这一时期的影响,同时我也深切体会到,各地要想保存好中国文化的这些活化石,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作后盾。”

      守望之二:要让农民兄弟富乐

      “我一直认为,我们要做的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综艺栏目。”毕铭鑫说。以综艺栏目的传播作用让人们关注农村,促进农村发展建设是毕铭鑫持之以恒的想法,也是不管多么困难,他仍旧为栏目制作不遗余力的动力所在。他说,“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是穷乐,看节目时哈哈一笑,过后还要为生活发愁。要让农民朋友富乐,通过栏目的影响力,促进农村发展,让他们发自内心地高兴。”为此以综艺节目形式做一档服务“三农”的栏目,使《乡村大世界》实现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也表达了《乡村大世界》不愿丢失的责任意识与人文关怀。

      毕鑫铭想到了将综艺节目和公益活动结合在一起,通过栏目展现农村的风采。“信息扶贫模式”为农村招揽关注和投资,吸纳一切有利因素,带动农民致富。更重要的是,弘扬地方艺术文化,让农民们从文化上富裕起来,精神上快乐起来。

      “随着中国电视界娱乐之风德盛行,几年前我曾和同事发生过激烈的争执:《乡村大世界》究竟要做综艺栏目还是娱乐栏目?争论的结果是我们最终选择了坚持做综艺栏目,因为我们是服务‘三农’的节目。虽然我们承载的服务功能要通过综艺手段才能实现,但娱乐不应也不能成为我们的终极目标。”毕铭鑫对栏目的准确定位是——“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乡村综艺节目”。这个“综艺”既包含将富有城市文明特色的先进文化送到乡村的大型“演出现场”,更包含展示具有地方本土特色的民间文艺、民俗文化、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的小型“联欢现场”。

      “联欢现场”板块的前身是“才艺比拼”,期期必有,专门展示各地农民的绝技绝活。提起这个板块,栏目组的每位元老级编导都有一肚子的感慨和故事,而老邱的话或许最能概括大家的看法:“这是毕老师的心头肉,从2000年栏目开播到现在,无论改版多少次、怎么改,这是永远不能舍弃的一块,这里面包含着他对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深厚感情。他要把每个地方最有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尽可能地展示给全国的观众,让各地的民间艺术走近更广大的人群,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保护民间艺术。”

      曾经有编导提出将这个板块改成纯粹的互动游戏,毕铭鑫坚决反对:“中国最深厚的文化浸润在每一片乡土里,我们都有怀乡恋土的情怀,可以从一片片乡土里汲取深厚的文化给养,这些乡土文化、民间艺术、民族风情,既是我们的节目素材,也能激发我们的创意。在一个乡村综艺节目里,设置没有乡土文化支撑的游戏,再精彩也不能避免落入肤浅与庸俗。”后来在全组总动员式的策划、修改之下,才将单纯展示的“才艺比拼”改为了互动表演式的“联欢现场”。“联欢小现场其实也是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很多活体艺术,比如民间舞蹈、民间小品,还包括静态的民间工艺品等等。现场的小品小戏由主持人跟当地民间艺人互动,既让观众看到了互动效果,体现一种参与性,同时又让人知道那里有什么样的民间艺术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

      毕鑫铭做到了,他将抢救民间文化视为最大的公益,一举两得。既通过《乡村大世界》的全新策划,让民间文化进入了更多寻常百姓的视野,更同时也达到了他的初衷,让农民朋友们乐得其所,乐得长久。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