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孙守名:晋朝的菊花
    孙守名:晋朝的菊花
    • 作者:孙守名 更新时间:2010-10-11 03:40:48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2173
    [导读]回诉陶潜菊花人生,体悟东晋别样文化……

        (一)

        掠过滚滚烟尘,一脚踏进朝思暮想的东晋。远处,群山连绵起伏,层峦耸翠;山水相接处,八九间草屋坐落在幽深静谧的绿草丛林间。一望无际的田园拥围着这些简而幽、陋而雅的房舍,像平静的大海上飘着几叶风帆。近看,房前屋后榆柳桃李间杂,浓郁的香气随风四散,或浓或淡,或疾或徐,幽幽远远。门东百余步,是一处菊园所在。秋风起处繁花落尽,少了番浓艳之余,又见丛菊迎霜傲立,满眼金黄自是一种别样的风流。但见丛菊摇黄吐蕊,黄白间杂,蜂蝶戏舞,淡香馥郁,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曾经留下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无数的足迹,而今,那座让人留恋忘返的陶公祠寂寞地立于那被称为“菊江”的长江边,经日月,暴霜露,见证着菊园的盛衰,体悟着自然的沧海桑田,感受着世人的景仰和怀悼。十月的菊黄里,丛丛金菊注定要承载着太多的伤感。眼望滚滚而逝的菊江水,满目深秋萧条,霜寒菊艳中,哪儿去找寻陶渊明单薄的身影……

        百年东晋,君王历十一次更替,“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养尊处优的帝王少有胸怀大志者,大多承继基业,随波逐流,少者三两载,多者二十余年。治国乏术,事端迭起,战争频仍,民生凋敝,国不泰民不安。这里,不得不提一提那个臭名昭著的孝武帝,因为陶渊明就在他的手下为官。此人刚愎自用,嗜酒如命,整日沉湎酒色不能自拔;又特别信佛,与他交往者尽是三姑六婆,尼姑巫士。正因如此,大权旁落在另一位酒徒琅琊王司马道子的手中,两人志同道合,别无他事,一睁眼就开怀狂饮,酣畅淋漓处,自会酩酊大醉,然后颐指气使,发号施令,一时间朝廷上下乌烟瘴气,只搞得民怨沸腾。最终,这位酒仙皇帝醉酒发疯,痛骂爱妃张贵人,被用被子捂死在龙床上,做了个不折不扣的“仙帝”。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对陶渊明来说,是悲,还是喜?

        今天看来,我们对那个荒漠的时代了解的实在太少,对生活在风烟迷蒙中的陶渊明了解得更是少之又少。他从彭泽令任上封印辞官,凄然写一篇《归去来兮辞》,潇洒地驾舟归隐田园,这只能是我们诗意的想象。那个倒霉的督邮做梦也不会想到鬼使神差会遇上这么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以致遭万世唾弃。事实上,督邮实在有些冤枉,即使没有他,历经风尘、内心忧思幽愤的陶渊明迟早也会辞官归隐,去寻找一处心灵的栖息地的。他清醒地认识到,官场的尔虞我诈救赎不了自己如飘蓬似的灵魂,那颗悲苦无依的心,注定要在某一天飞落于碧水蓝天,飘逸于山水田园,走向山川大地,走向那丛菊蕊飘香的美丽所在。那个浮躁喧嚣的东晋朝廷,那个斗富的侈糜之风,随着阵阵菊香统统被涤荡得干干净净。

        (二)

        九岁丧父,与母妹相依为命,有谁能体会到幼小的陶渊明内心彻骨的寒意?说实话,陶渊明也曾经有一个显宦之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屡建奇功,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为荆、江三州刺史;祖父陶茂,父亲陶逸均官至太守,就连外祖父也是东晋名士,家学渊源颇深,母亲出身名门,温柔娴静。按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陶渊明理应仕途坦荡,一帆风顺。然而,命途多舛的他偏要在乱世遭受生命的磨难。

        父亲见背,陶渊明与母妹无奈而又凄凉地回到外祖父家,开始了他的童年追梦生活。外祖父孟嘉是东晋的大才子,与他酬唱往来者全是风流倜傥的名流世家。家里院落颇深,最后一进三间通堂大屋里摆放着些旷世奇书。这对年少的陶渊明来说充满了神奇和向往。他躲开外人,沿着那条幽深的小径,愉快地跑去,然后偷偷地坐在那间从窗外射进阳光的书房读书,那些对他类似天书的古籍从那的手上一本又一本飘然而过,那些优美高雅纯粹无比的文字静静地流淌在他的心田上。《论语》《孟子》在一个淅沥的雨后读完了,《老子》《庄子》在一个夕阳西下的日子读完了,一部部经史子集慢慢融入了他的血液中。每当吃饭时,心疼儿子的母亲总是牵着陶渊明的小手从小径幽然而过,那片醉人的天地间忽然就飘逸出淡淡的菊香。

        终于有一天,外祖父惊异地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不再是年少无知的外孙,而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东晋才子。他开始不断地向来访的朋友介绍陶渊明,那些曾经口若悬河、纵谈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博学家们在陶渊明面前忽然变得口笨舌拙。这个青年人,哪儿来的这么大的才学?他们互相探问,陶渊明只是笑笑,然后转身离去。

        而此时,“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大相径庭的情趣已深深扎根于陶渊明的内心深处。壮志报国的陶渊明凌空出世,然而,在远远的山峦间,一丛经秋的菊花正在次第开放……

        (三)

        东晋一代,上不逮先秦,下不及唐宋,门阀制度森严,侈糜之风盛行。与政治混乱相应的是文化的衰落,举目四顾,百年历史中除了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之外,瞩目于史册者寥若晨星。春秋战国的硝烟弥漫中,一颗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华夏的上空,诸子百家相继拥入文化的大潮,争当勇立涛头的弄潮儿。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观照自然社会,提出济世经邦的箴言睿语,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科举试度的盛行,让唐宋催生了一批批文学才子,他们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唐诗宋词的江河中划出道道涟漪。然而,在东晋这个昏黄的朝代中,那些我们熟知的名字因其凤毛麟角而显得更加耀眼,虽然他们就像一颗流星划空寂静的夜空……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年的陶渊明背上行囊去江州做那个小小的祭酒。这个祭酒来之不易,但确是凭着自己旷世才华和卓绝的文学才能而得。此时的陶渊明感到前途光芒万丈,他的脚步轻松而又愉快。江州的太空是蔚蓝的,山川景致也是那么赏心悦目。可是,他的这种兴奋心情并未持续太久,很快就遭到沉重打击。当时门阀制度严格,士族为官盛行,而陶渊明由于父亲早故,沦为庶族。江州的上官下吏开始对他进行冷嘲热讽,诽谤挖苦让他痛苦不堪而又无可奈何。他想念自己的温暖的小家,想念把自己养大成人的母亲。也许在那里,他可以找到温暖和灵魂的慰藉。一个残烛将尽、淅淅沥沥的苦雨飘落的深夜,他给母亲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把内心的悲苦痛痛快快地倾诉了一番。他告诉母亲,他想回家,离开这个让自己倍感羞辱的官场。十多天后,母亲回信。那封让他永世难以忘怀的信中,母亲含泪召他回转。翌日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他就是辞官。一身轻松的他怀着惊喜的心情迈着焦急的步伐奔向温暖的故乡,泪水时时漾在眼中,流在心里,是惊喜,是怅然,还是……

        没多久,州里重新召他为主簿,刚刚获得自由哪里还有心思重回樊笼,他干脆婉言谢绝。生活像水,时刻不停地流淌。妻子的温柔贤惠,幼儿的调皮愚顽,让他感到温馨幸福。不过,随着孩子的增多,生活也愈来愈显得拮据。他需要去为生活奔波,唯一的路途还是离家为官。七年后,他远涉荆州,投奔桓玄门下。不久,他发现误入虎口,狡诈阴险的桓玄正依靠长江天险窥伺东晋的政权。他顿感担惊害怕,考虑着如何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正当此时,母亲病逝的消息传来,陶渊明下子跌倒在地,醒后他哭得天昏地暗,多次晕厥。早知如此,纵有高官厚禄,他那里会离开生他养他的母亲?悲痛欲绝的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乘舟返回老家奔丧。

        明年,桓玄谋逆篡权,随之刘裕率兵讨伐。重孝中的陶渊明以家国利益为重,在一个深夜,离别妻儿乔装打扮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消息告之刘裕。四十余岁能做此一件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感到非常欣慰。刘裕看重他的才华与勇气,将其留在幕府,这让陶渊明感到有了大展抱负的机会。然后,功成名就,刘裕开始剪除异己,那些战功赫赫的名将早不虑夕,转眼间成了阴朝厉鬼。陶渊明再度陷入绝望的境地,他终于在无奈和不安中,悄然离开了建康。

        (四)

        官场是什么?对陶渊明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苦痛!东晋时代注定不能成就陶渊明,陶渊明也注定会与这个时代决裂。只是,生活是一团乱而无绪的苎麻,越想理出个条理,越是粉丝错杂凌乱。拮据的生活,困窘的手头,让陶渊明感到尴尬而苦闷。在家呆了一些时候后,高邻四舍劝他再入官场,去挣些官俸养家糊口。越想逃出苦海,越非要在这个尘网中绝望的挣扎。谁能告知,这样的痛苦怎能承受?

        经叔父陶逵的大力举荐,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做了彭泽县令。在彭泽,陶渊明别无他求,只想尽心尽力地做好份内的事。他夙兴夜寐,处理公务,全县上下大大小小的事务井井有条。余下的时间,他开始读书,读书是他的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忘不了在外祖父家读书的那些日子,在书中,他找到了心灵的安慰,找到了灵魂的归所。

        一个小小的督邮就在那么个不起眼的日子来了。“束带相迎”是个不成文的惯例,但在陶渊明心中,积久的对官场的愤怒和痛恨也就在那天爆发。一个朝代的政治永远告别了陶渊明,陶渊明也永远告别的官场生涯。

        八十一天的彭泽生活,让陶渊明再次尝到了官场的甘苦。他沿着自己走来的路又重新走回去。东晋的田园,在这个午后显得静谧而美好,山水清幽,天空碧蓝,万物生机勃勃。陶渊明如笼中的鸟儿,一下子就冲入了自由的天地。此时,僮仆欢迎,稚子侯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菊江永世流淌,哪里还有陶渊明的踪影?沿着蜿蜒的杂草丛生的小径,走到那片散发着淡淡幽香的菊园,采撷一瓣菊蕊,幽幽然抬起头来,那是一带朦朦胧胧的南山……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