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客朋友,前方到站本次列车的终点站——满洲里车站。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东依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全市总面积730平方公里。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250毫米左右。满洲里市总人口26万,居住着蒙、汉、回、朝鲜、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是一座独领中俄蒙三国风情、中西文化交融的口岸城市,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
随着播音员有节奏的解说,列车缓缓临近我国最大的边陲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
望着车窗外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色草地見羊群,过去放牧套马杆,如今驾车牲畜圈,天景合一方,着实迷人,有谁能不动情遐想!
走出站台,我们没有进候车室,直奔战前广场。
这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建筑物,也是我看到的唯一一个带有坡度的,约20多平米底座的代表性建筑。老天好像在故意跟我们作对,一路上大草原的景色宜人,全部都是蓝天,各种造型的白云衬托着,此时却是万里霞空不见一丝云。在炎炎烈日下等了大约半小时,头上来的竟是一篇黑云。满洲里站前留影没有美丽云朵的衬托一定是极其逊色喽,我们只好先安排住处,等机会吧。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
满洲里市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魅力无穷,被誉为“北疆明珠”。绿草如茵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辽阔无际;碧波荡漾的呼伦湖,纤尘不染;巍峨耸立的国门,庄严肃穆;热情奔放的蒙古风情,雄浑厚重;承继远古文明的扎赉诺尔文化,源远流长;中西交融的城市风格,独具魅力。这一切编织成一幅幅自然生态与现代景观、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与异域风情交融和谐的优美画面,令无数海内外游人心驰神往。
满洲里站前都是小型的旅店,随便找了一家干净人少,能洗澡的住下了。我们小休息之后,吃了饭,买了张满市地图,直奔市区。
市区在火车站的后面,要经过一座立交桥,走在桥上,望见对面广场中央矗立雄伟的周恩来雕像,它面向南方对着下桥的人招手。下了立交桥,我顺一位小姐指点的方向,没走多远就到了火车头广场。
火车头广场建成于2004年6月,停放在广场上的蒸汽机车1861号,是1940年日制蒸汽机车头,车下的钢轨是1925年苏联制造的的43铁轨,所说的43铁轨,是因为它每一延长米是43公斤而得名。1949年12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赴前苏联莫斯科出访途经满洲里时,就是在这台1861号牵引下,首次迈出国门。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苏联红军烈士公园,它始建于二十世纪初。建园之前是市民小息的街头公园。1945年8月9日凌晨,经过激烈的战斗,苏联红军解放了满洲里。为了纪念在战斗中牺牲的苏联红军烈士,满洲里人民政府于1945年11月在这里修建了苏联红军烈士公墓和红军烈士纪念塔。纪念塔塔高17.18米,上面用俄文刻着:光荣永远属于为苏联荣誉与胜利而牺牲的英雄们。塔身后面刻着:此处埋葬着为苏联的荣誉而英勇牺牲的烈士”。塔身左右两侧镶嵌着苏联红军英勇作战的浮雕和以少校托洛波夫为首的56名各级军官和战士的名字。烈士公墓西南侧,立有两米高的墓碑和四组铜板覆盖的烈士墓。这座纪念塔记录了半个多世纪以前的那段难忘的历史。
天色渐晚,走出苏联红军烈士公园,观观余晖,看看步行街往来穿梭的人群,也见见俄罗斯的男男女女,还有坐在休息椅上手拿啤酒瓶演‘哥俩好’的俄罗斯商人。
北方的气候很怪,日温差能高达二十几度,白天阳光下烤的汗流夹背,晚上却凉爽的要盖着被子。也算是好,我倒安宁的一觉睡到大天亮,险些误了去国门的班车。
去国门上午有班车送是小商贩的,我们只好先随他们到终点——商贸城。
中俄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互市贸易区是199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的中国首家跨国贸易区,国贸易区位于满洲里西端,骑跨中俄边境线,与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互市贸易区封闭成为一个整体,中方一侧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具有自由贸易,免税加工,商品展示,服务娱乐,货币自由流通等特殊功能。我每次出行习惯性要选些纪念品,可是在这里连一个标有满洲里字样的纪念章都没买到,不过这里裘皮大衣价格比较便宜的呀。
出了口岸大门就是满洲里国门。国门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国门坐落于满洲里市区以西8公里处中俄两国铁路连接点中方一侧,与原苏联国门相对应。国门呈“门”字型,庄严伟岸。建成于1989年6月25日,建筑面积774.5平方米,高12.8米,宽24.45米,顶部有瞭望厅。登高远眺,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市的风貌和满洲里市的全景尽收眼底。国门下通过有准、宽轨铁路各一条。国门外表用2000多块青灰色花岗石板镶嵌,上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红色大字,每个字高1.2米,宽1.5米,厚15厘米,门中间上方的国徽直径1.8米。以前的国门曾经是俄方所立的双头铁鸟的木桩,后来是木制的刻有“中苏门”的拱形门,现在这个国门是第五代国门。总投资约8200万元,总长105米,宽46.6米,高43.7米,过桥高16.9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国门左侧有前四代国门的模型,国门的右前方是41号界碑。当你登上国门,国门对面不远处是俄罗斯的国门,国门上镶着"РОССИЯ"六个硕大的金色字母,格外引人注目,俄罗斯国徽镶在国门北侧的立柱上方。站在我国国门上,还可以看到俄境后贝加尔斯克区的车站、建筑、街道、行人。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曾于1990年来到满洲里,并为驻守在这里的边防检查二中队的官兵题词“国门卫士”。
走下国门,我和伙伴爬上路基,与国门合了张影,一转身看见了41号界碑,那里聚集很多人,我急忙下了路基,穿过桥洞,来到界碑旁边。
41号界碑是1994年8月中俄两国勘界结束时定在中俄边境线上的界碑。1993年以前,这个位置是中俄两国贸易往来的客货混用通道,随着中俄贸易的发展,过货量的不断增加,1993年新建了公路口岸。满洲里国门与俄罗斯国门之间就有了第41号界碑,面向中方一侧,界碑高1.2米,宽0.4米,厚0.25米,材质为花岗岩,庄重、威严而神圣。界碑是祖国领土的象征,庄严神圣,不可侵犯。就连照相,你也只配站在铁链的外围,不准触摸界碑。
因下午没有班车,回程车我们只能坐一站,索性全程徒步返回市里。经过一段精疲力尽的行程,终于来到套娃广场。
相传俄罗斯民族有两家表亲相邻,表兄妹童年相伴长大,后来表兄远走它乡,由于思念家乡的表妹,每年续做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的娃娃大。数年后,见到表妹就将一排木娃娃送给表妹以表达思念之情,后人模仿传称套娃,又叫吉祥娃娃。
套娃广场的主体建筑是一个高30米的套娃,建筑面积达3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套娃内部有高档西餐厅和演艺大厅。套娃外部彩绘分为三面,由汉族、蒙族、俄罗斯族少女的形象组成,分别代表中俄蒙三国,突出体现了满洲里三国风情兼得的特色。在主体套娃周围有8个功能性套娃和200个世界名人和代表不同国家形象的小套娃。此外还建有30个表达友谊、关爱和祝愿的俄罗斯复活节彩蛋。在广场音乐喷泉的周围还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和代表运势的十二星座,象征着中西文化的结合。在盛夏的夜晚,套娃广场会成为音乐,喷泉,美食,舞蹈的海洋,为这个边陲小城增色添彩。 据称,套娃广场将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来到了套娃广场,我忘记了又累又热又渴又饿感受。哇塞!真爽啊!这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套娃,每一个都给你新奇感。还没等走多一会,我的胃就向我发出警示信号,还是先吃点东西吧,于是,开始在套娃广场搜索。可是,我走遍了大一点的套娃内脏,想买点吃的喝的没有商场,就连小卖部都没有,唯一的一家高档餐厅座无虚席,交款处排着一列长长的队伍,好家伙,这要是排上非饿扁了不可。我满怀希望继续寻找失望之时遇到了广场的管理人员,问后还是把心放回肚子里吧。我懊丧,早知道多带点吃的呀。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在广场找了个没太阳的地方,把自带的广告纸铺在水泥地上,脱掉鞋子,伸开腿,踏踏实实地坐在地上,“哇,好凉爽,好舒服啊!”,我躺下准备尽情享受,可没到十分钟,我却打了个寒颤,噢,一步(雕像阴影和太阳下)的温差呀,要几度咧。我做起身,看看包里还有一代奶,一根火腿。该是最关键的时候啦,吃掉吧,一会还要继续顶着火红的太阳向能解渴、解饿的地方进军呢!
又经过近两小时的烈日暴晒的饥渴行程,终于,接近一家小型饭店。平时进饭店要挑挑选选,点菜要一会的时间,可那会儿的点菜方式都变了,一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什么菜最快’,这时可真理解‘饥不择食’了。
两天的满洲里行程结束了,这第二次游满洲里的感受和1988年大不一样了,大草原托衬的现代化口岸城市,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满洲里是国际贸易经济的崛起,是敞开的“东亚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