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不知道什么叫《白跑路的故事》,什么叫《小英雄翻墙》。那是儿时,我和小伙伴之间的戏谑之语。听说哪里放电影,兴匆匆赶去,如是误传,则白忙一场。小伙伴问,演的什么片子呀?答:《白跑路的故事》!听说哪里放电影,兴匆匆赶去,门卫拦着死活不让进。怎么办?不用问了,上演《小英雄翻墙》…… 在那时,看电影几乎可跟过节等量齐观。节是每年每年地过,电影是一遍一遍地看。你还记得,看过多少遍《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看过多少遍《地下游击队》、《卖花姑娘》和《列宁在1918》?记不清楚了,数不出来了。记得的只有这句话: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看过很多电影,在操场,在篮球场;在河街空旷处,在乡下晒谷坪……这些地方,都不属室内,共同特点是“露天”。露天放电影简单:支起幕布,架上机器即可。用的又是单机,一本拷贝放完,需再换上一本,放映员除旧布新时,有个短暂停顿:就这么,那个星光灿烂的晚上,电影被断断续续地看完。 人们是去看电影吗?似乎是,似乎又不是。去看的每部片子,都那么熟悉,熟得像自己的手足、自己最好的朋友。人物刚张开嘴,已知道他要说什么。《地道战》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准放空枪。”《地雷战》里,“不见鬼子不挂弦。”《南征北战》里,“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这些台词,人们总是抢先半拍,先于剧中人说出。其他经典台词还有:《地下游击队》中,“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列宁在十月》中,“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列宁在1918》中,“让列宁同志先走!”……就是背景音乐,也熟得让人张嘴就来,比如,《地道战》中鬼子进村那段:索那索米来,米来…… 看得最多的当属朝鲜电影。看《卖花姑娘》,哭湿一条手巾。看《鲜花盛开的村庄》,还造了一个新词:六百工分。因剧中有一女青年,很胖,能干活;别人替她介绍男朋友,夸奖她说,一年能赚六百工分呢!于是衡阳城里,“六百工分”就成了胖女人的代名词。阿尔巴尼亚的《海岸风雷》、《地下游击队》,也叫人百看不厌。罗马尼亚电影是个异类。看《多瑙河之波》,男主人公抱着(!)女主人公,开玩笑说:我要把你扔到河里去!每当此时,人们就耳热心跳,不禁心旌摇荡…… 国产故事新片几乎没有,有的只是《新闻简报》。看毛主席会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新闻片,毛主席向马科斯夫人行吻手礼,银幕下,全体观众目瞪口呆:男女之间怎么可以这样?我敢拍胸脯说:如果不是毛主席,谁在大庭广众之下做这事,百分之百要被当成流氓!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发生大火,796名学生陷入火海,323人死亡,132人烧伤致残……当时的报道称:在火灾现场,教委一官员命令:学生不要动!让领导先走!看到这里,我在心痛和震惊之余,立即联想起那句著名台词:让列宁同志先走! 如此相似的两个句子!我宁愿斩断这两者之间的任何联系,宁愿我是在胡乱联想。但如果这种联系真的存在,你说,这有多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