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黄金时段热播的电视剧《兵峰》堪称一部“行走剧”,它的创作颇为不易:主创者三年六次在西藏边防线上行走。在电视剧浮躁、跟风日炽的创作环境中,主创者这样的创作姿态令人敬佩。正像剧中人物娜叶的那句台词所说:在这个每人都在“动”的世界,惟有他们不动,安静得无人知晓。创作心态的淡定才有了来自雪域高原兵们如此美丽的故事,才有了对兵魂的深刻把握和对生命意义深邃的理解和生动展示,才能够下功夫拍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逼真优美的高原雪域画面。这一点似乎又验证了那句老话“功夫不负有心人”。
《兵峰》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末,西藏高原的边境地区,边远的边境线上信息常常不通,一支国际武装盗猎集团猖獗地活动在国境线上。剧中的主要人物是一群年轻的边防军人,一位年轻的女性野外摄影师,一位军嫂和一条名叫神龙的军犬,故事便在他们之间发生。他们一路同行的十几天时间里,不断地遭受着灾难、敌人,经历了抢救女摄影师古蒙儿、抢渡黑马河、翻越大雪山、丢失子弹、抢救伤员朗措以及最后解救科考队发生的激烈战斗。《兵峰》设计的事件很多,这使它的故事情节始终紧张曲折,而由于编导把人物推到极致上去刻画,人物命运的绝地逢生、大开大阖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令人欲罢不能。我以为,也可以把《兵峰》归入那类以情节取胜的剧。这里需要稍稍为“情节”作一点辩诬。有一种认识,似乎一谈到情节就是消解思想,实际不然。涉及到电视剧的形式和内容,讲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其实应该是有前提的。而在一定的反前提下则是形式第一,内容第二。道理很简单:没有形式,内容就没有载体。特别对于电视剧来说,它讲故事的规律是一种骤变的艺术,不是渐变的艺术。骤变,需要不断地“折腾事”,需要情节的有力推动,以免观众换台走开而影响了它的传播。再好的内容、再好的主题诉求,都会因为失去观众而造成传播效果的缺失。
《兵峰》当然不是为情节而情节的一般化情节剧,恰恰相反,它很精准地利用情节的张力来塑造人物,表达它的主题诉求。它所有的灾难故事实际上是剧的外在矛盾设置,而它还有一个内在的矛盾点,就是每个个体生命的内心冲突。剧作设置的两条线,一条是青年边防军官肖沐天在被免职的情况下执行任务与自己内心有一场搏斗,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与自然灾害以及周围的郝大地、古蒙儿对他不理解形成的矛盾,这是一条核心的主线。还有一条就是意外跟随边防部队一路同行的年轻女摄影师古蒙儿与环境、军人们包括与军嫂娜叶、军犬神龙在内的部队社会关系形成的冲突。剧中这两条主要的冲突线相互交织,服务于把人物推向外在冲突、内心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重新认定,服务于对“兵魂”的展现。在历经伤痛之后,他们之间有了新的承担和激励,培养出了具有超越感的爱情。生命焕发出了新的激情和潜能。古蒙儿踩上地雷,肖沐天用自己的脚换她的脚排开地雷是非常精彩的一场戏。生死关头,肖连长一脚把古蒙儿踢开,趁她不注意换下了自己,此时肖沐天笑了,古蒙儿哭了,古蒙儿眼中的肖沐天冷峻而又不乏温情,这就是军人的承担精神。郝大地虽然开始对肖沐天有许多不理解,但是作为一名老兵,他是这支小分队的另一主心骨,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特别是解救科考队时,他凭着过硬的军事素质,胜利突围,夺取了关键的一场战斗,最后倒在了战友的怀抱里。所有这些都是该剧的军人元素并被诗意地概括为“兵峰”的意象用作剧名。这一元素在《兵峰》中之所以异常强烈,还在于军嫂娜叶千里上高原寻找“牺牲”在西藏高原的丈夫。到了墓地才发现丈夫还活着:丈夫受伤后为避免牵连妻子,由连队寄了一份“牺牲通知书”。一行人在七连为娜叶和董岐山重办婚礼这一场戏极为动人。官兵们心地坦荡,他们对爱情的理解直逼人性的高品质较量,在冲突中彰显出高贵的人性,从而通过人性的较量,挖掘并塑造出高原战士不同凡响的境界和品质。电视剧如何呈现生命价值和意义是一个创作母题。在这里,既不能流于赤裸裸的说教,也不能滑向令人费解的微言大意,必须充分尊重电视剧的艺术规律,靠故事自身的情节达到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发现。能够做到这样的电视剧不光是情节的惊心动魄,还能让人回肠荡气,得到应该得到的精神的、心理的、思想的震撼以及“诗意的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的启示。故此,电视剧虽然是一种大众娱乐形式,也是可以“思想为王”的。《兵峰》的可圈可点,就在于它把“情节为王”和“思想为王”有机地统一并融合在作品的生命体中。
《兵峰》不仅主题诉求非常鲜明,色彩也十分斑斓。构成色彩的不是因为男人的小分队中加入了女性,这当属于表面色彩。剧中两个年轻的女性古蒙儿和娜叶,完成的是以女性的视角,以对抗和同步的目光解读高原军人。在和军人一路同行的十几天中,古蒙儿这个现代时尚女性原本和军人离得很远,最终却对肖沐天产生了爱慕。原来一个拒绝爱情的女孩儿产生了这样的爱情,这是《兵峰》蕴含的一个成长的主题。正是因为《兵峰》的情节丰富多彩,手法细腻独到,因此在以形式“俘虏”了观众之后,更把它的主题诉求、把精彩的生命呈现带给了观众,使观众获得了极大思想感染的审美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