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看过周先生的大作《孔乙己》的,对于孔乙己这个读书人,莫不印象深刻,其乱蓬蓬的头发胡须,破旧长衫,以及长长的指甲皆会浮现于眼前。我们知道,孔乙己是个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至深的读书人,生活穷困潦倒,后不能善终。但其交流的能力还是有的,并且还时常惹人“快活地发笑”;其离开过咸亨酒店一段时间,但终于还是回来了,并未走丢。
可据报章载,近日却有一个读书人回家时走错了路,加之不会与人交流,便只能在大街上流浪了一个多月,后被民警救起生还,情状几近惨不忍睹。此读书人不仅是大学生,还毕业大学之豪门——中国政法大学。可与孔乙己相比,此大学生竟然还要稍稍逊色一二,这也正应验了周先生对于进化论的不苟同。
名牌大学生犯此“低级错误”,很多网友皆不能接受。有的说是新闻报道失实,有的说是此大学生精神定有问题,不然——怎么会这样?笔者无法核实此报道是否失实,但报道此事的《现代快报》在传媒界声誉似乎还可以,也从未听民间或官方通告说此报职业道德有甚大问题。至于此大学生是否精神病,就更不是笔者所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只能依靠于专门的医学机构进行鉴定。但笔者回顾亲身经历,虽然与此大学生一样的事情并未遇到过,可与之类似的“书呆子”还是碰上了几个的。
笔者曾在报社带过几个大学毕业实习生,有硕士研究生,也有诸如北大、人大之类的名牌大学毕生。先不说其学识能力如何,在看待问题或处理事情方面,“书呆子”形象是时时展现的。比如,有一天,同事们在讨论某地的领导乱收费的问题。被一大学毕业实习生听见了,其插话说领导收费是对的,别人问其为何发如此高论,其回答说:“领导做的怎么会有错?”让在座者无不诧然。再有一硕士实习生,让其去采访,其居然瞪着眼问:“我如何与对方联系?”此两个事例虽不能反映“书呆子”的全貌,但其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之“初级”,已可见一斑。
从古至今,“书呆子”在我们的国度里是从来都不缺乏的。古代的“书呆子”不仅多,而且惨。孔乙己就不必说了,范进是大家都知道的。范进只是小说里的人物,并非真有其人,但就因其是小说人物,所以更具典型性与代表性,让人们可以看到古代科举制度下“书呆子”的群像。范进考科举考到年老体衰,不仅不能养家,还难以糊口,全靠了杀猪的老丈人的救济过活,威风扫地,自尊全无。但尽管如此,也没有听说范进不会与人交流的,更没有听说其有走错路而流浪街头的遭遇。
但愿社会是进化的,而不是退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