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1)宠弟夺嫡定暗计,二子乘舟争赴死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1)宠弟夺嫡定暗计,二子乘舟争赴死
    • 作者:李学斌 更新时间:2025-04-11 09:06:59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6311
    [导读]古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戎政外,奇闻趣事。 事中看人,以人观史。


    卫宣公在新台骗娶了本来应该是自己的儿媳妇的宣姜,就留在新台整天和宣姜寻欢作乐。

    这时,他的儿子急子从宋国为宋桓公祝寿完毕,回到了卫国,到新台向父亲卫宣公回复命令。卫宣公让急子用对待继母的礼节拜见宣姜。急子没有办法,只好把委屈埋藏在自己的心里,没有表露岀一丁点的怨恨。

    卫宣公自从娶了宣姜,就把急子的母亲夷姜撇在了一旁,只宠爱宣姜一个人。两人在新台一下子就住了三年,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公子寿,二儿子叫公子朔。

    常言道:“母宠子贵”,就是说如果母亲受到宠爱,那么她的儿子就会受到疼爱。卫宣公因为宠爱宣姜,就把以前疼爱儿子急子的感情,都转移到了公子寿和公子朔两个人的身上。他还打算等到将来自己去世之后,就把卫国的江山也传给公子寿、公子朔两兄弟。

    公子寿为人忠诚,品德厚道,心有仁爱,待人宽容,天生就心地善良,平时对待父母很孝顺,对待兄弟很友爱。他与同父异母的哥哥急子,兄弟关系很好,相处得很融洽,关系亲近得就像亲兄弟一样。

    急子为人性情温柔,待人恭敬有礼,处事谨慎周全,平时没有过任何过错,深受朝堂大臣的尊重。如果无缘无故地废掉他的世子之位,实在难以让朝堂大臣心服口服。

    卫宣公感到很为难,不知道该怎么才能让公子朔、公子寿两人继承国君之位。他思来想去,只好私下里把公子寿托付给自己的弟弟公子泄,让公子泄辅佐他学习知识,熟悉政事,为将来继位当国君做好准备。

    公子朔虽然与公子寿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但是品行却与哥哥公子寿截然不同。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为人阴险狡诈,仗着自己的母亲受到卫宣公的宠爱,私下里豢养了一些勇猛强悍的歹徒,心里常常有想即位当国君的非分之想。他不仅把同父异母的哥哥急子看作眼中钉、肉中刺,一心想办法除掉,而且觉得亲哥哥公子寿也像个累赘的废物一样,只是碍于是自己的同胞兄弟,决定先想办法除掉急子要紧。

    于是,公子朔经常在母亲宣姜面前挑拨离间,他说:“父亲眼下虽然将我们母子俩个挂念在心,但是,前面有急子在先,他是兄长,我们两个是弟弟,将来父亲传位,肯定要按照长幼的顺序,传位给急子。况且,急子的母亲夷姜被你夺走了父亲的宠爱,她的心中一定对你充满愤恨。如果急子将来当了国君,夷姜就是国母,我们母子俩个就会没有容身的地方啊!”

    宣姜原是齐国公主,本来是和急子定亲,虽然被卫宣公在新台强行骗娶,但是,她内心里也觉得急子和自己有所妨碍。于是,宣姜就和公子朔商议,经常在卫宣公面前讲急子的坏话,编造谎言诬陷急子,而急子对这一切的事情,却一点也知道。

    这一天,急子过生日,公子寿、公子朔兄弟俩人都来为他庆贺寿诞。宴席上,急子与公子寿开心聊天,谈得十分投机,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公子朔却插不上话,悻悻地坐了一会,感觉脸上很没有面子,就提前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公子朔没有直接回自己的住所,而是去找母亲宣姜。他连说带比划,惟妙惟肖地对宣姜撒了个弥天大谎:“孩儿好心为哥哥急子祝寿,可是急子喝多了,酒后胡言乱语,说您原本是他的妻子,还说我是他的儿子。我想要开口反驳,他就动手打我,多亏哥哥公子寿好言劝住,我才能跑了出来见您。祈求母亲一定要禀告父亲,为我做主啊!”

    对于公子朔的谎言,宣姜竟然信以为真,再次见到卫宣公的时候,就向他诉说了这件事,还添油加醋地模仿急子的话说:“我母亲夷姜,原本是爷爷的小妾,父亲却强娶为妻。宣姜原本是我订亲的妻子,父亲却像借东西一样,抢先骗娶作了妻子。将来有一天,等到父亲百年之后,这江山、美人都会一并还给我。”

    卫宣公听了之后,半信半疑,就召见公子寿,询问他急子有没有说过这些话。公子寿连连摇头,执意回答说没有。卫宣公无法决断,不知道到底相信谁说的话才是真的,就声色俱厉地责怪夷姜教子无方。

    夷姜无端受到指责,加上多年来被卫宣公冷落,心中憋屈,又无处申诉,一时倍感绝望,就自缢而死。急子听说母亲上吊,又恐怕卫宣公生气,不敢声张,只能暗地里痛哭。

    恰在此时,齐僖公想和卫国一起讨伐纪国。

    卫宣公和公子朔商议,以向齐国回信为名,派遣急子手持白旄军旗岀使齐\国;公子朔则派歹徒冒充盗贼,埋伏在卫国去齐国的必经之路莘野,约定斩杀手持白旄军旗的人。

    公子朔平时豢养的歹徒,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等到一切安排完毕,公子朔把商定的计谋告诉了母亲宣姜,宣姜十分欢喜。

    公子寿发现卫宣公和公子朔两个人密谋,心里疑惑,便去询问母亲宣姜。宣姜也不隐瞒,就把卫宣公和公子朔商定的计谋告诉了公子寿。

    公子寿听了,大吃一惊,他知道这个时候劝谏已经没有丝毫作用。因为时间紧迫,他立刻偷偷地跑去见急子,把卫宣公和公子朔的阴谋全部说了起来,让急子赶紧逃到其他的诸侯国去避难。

    但是,急子为人仁孝,认为既然父亲有意让他去死,自己就只能去死。他谢绝了公子寿的建议,依然按照父亲的命令,出使齐国。

    公子寿见急子如此有情有义,又苦劝了数次,最终也没有说服他。公子寿既为父母和弟弟筹划暗杀急子而感到无比羞愧,又为急子仁孝守节、慷慨赴死而由衷地敬佩,他决心想办法顶替急子去送死。

    出发在即!

    急子已经登上小船,准备出发。公子寿急匆匆地赶来,带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佳肴,为急子岀使齐国饯行。他想尽一切办法,连连向急子敬酒,不一会儿,急子就被公子寿灌得酩酊大醉,倒在小船上酣睡不醒。公子寿把急子的小船系好,留下一封书信,摘下白旄军旗,挂在自己的船上,然后自己乘船,顺流而下,直奔莘野。

    过了两个时辰,急子酒醒了。他看到公子寿留下的书信,明白了公子寿的想法,心中大叫“不好”,立刻乘舟前往莘野,想去追赶公子寿。但是,等他赶到莘野的时候,天色已晚,他看到一群歹徒正在围在篝火旁边,拿着白旄军旗,欢天喜地地唱歌跳舞,饮酒作乐。

    急子走上岸来,假意问道:“你们!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那群歹徒以为是公子朔派人前来接应,连怀回答:“请公子放心!已经办妥,首级在此。”一边说,一边拿出首级给急子看。

    急子看到公子寿的首级,情不自禁地仰天大哭,知道公子寿果然已经被歹徒杀害,悲愤之下顿生求死之念,就向那群歹徒说明了自己是公子寿的真实身份。

    这时,歹徒中有人认出嚎啕大哭的人果然就是世子急子,知道杀错了人,担心将来会受到公子涛报复,就猛地一刀,杀了急子。

    歹徒们又取了急子的首级,连夜赶去见公子朔,告诉他不小心杀了两位公子的事。

    公子朔听了,正合自己的心事,,心中非常高兴,不仅没有怪罪他,而且厚赏了歹徒。随后,他赶紧进宫,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宣姜。宣姜虽然对公子寿的死非常痛心,但是既然除掉了急子,她心里也非常高兴。

    辅佐急子和公子寿的公子泄、公子职,因为一连几天只急子和公子寿两人,一经打听,才知道两人已经被公子朔派人杀害,都非常震惊,一起去朝堂上放声大哭。

    卫宣公问起缘由,听说公子寿一同被杀,马上慌得面如土色,惊吓过度,一病不起。他躺在床上,朦朦胧胧之间,仿佛看见夷姜、急子、公子寿等人的幻影,在他面前不停地痛哭,不久就病情加重,不治身亡。

    卫宣公去世以后,年仅十五岁的公子朔,终于依靠阴谋诡计当上了国君,史称卫惠公。

    卫国人感慨公子急子和公子寿为兄弟情谊,争先赴死的感人精神,编写了一首诗《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被收录在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至今广为传诵。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