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曾经被作为周朝“国之根本”的伦常制度被当做一堆泥巴,任意揉捏,发生了许多匪夷所思的荒唐故事。其中,卫国的卫宣公强娶庶母、筑台纳媳最为典型,贻笑千年。
卫宣公是姬姓、卫氏,名晋,是卫庄公的儿子。他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在邢国做人质,自幼远离父母,缺乏家教养育,不过非常擅长驾驭马匹,而且能说会道,口才很好。周桓王二年,卫国大夫石碏平定了州吁之乱后,被从邢国接回卫国当了国君,就是卫宣公。
卫宣公不仅行为放纵,荒废政事,而且贪恋女色,道德败坏,上与父亲的妾室庶母私通,下纳未来的儿媳作为夫人。
卫宣公还没有当上君王之前,就和父亲卫庄公的妾室夷姜有染。
按说,卫宣公应该称呼夷姜为庶母,但是,因为夷姜容貌俊美,长相出众,在卫庄公生前还在位的时候,他就对夷姜垂涎三尺,眉来眼去,勾勾搭搭,还与她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急子。为了不让他和夷姜的奸情暴露,被父亲卫庄公发现,他把儿子急子送到民间百姓家中寄养。
卫宣公继位之前,他的正妻邢氏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很不受他的喜欢。等到他继位当了国君之后,就迫不及待地谎称邢氏不能生育,抛弃一边,要迎娶庶母夷姜。虽然遭到了他母亲的极力反对,但是卫宣公哪里听得进去,执意强娶了夷姜作为正室夫人,而且特别宠爱她。两人整天儿呆在一起嬉戏快活,还立他们的儿子急子作了世子。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世子急子长大成人,不仅长得眉清目秀,英俊异常,品行也跟卫宣公截然相反,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急子长到十六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卫宣公就打算给急子娶个妻子。
根据当时的诸侯联姻惯例,齐国和卫国两国之间素有联姻的传统,卫宣公就向齐僖公为急子求婚。恰好,齐僖公的大女儿宣姜正值妙龄,与急子的年龄相当。
卫宣公派使臣带着聘礼前往齐国求亲。齐禧公对急子的相貌和品行,也早有耳闻,于是一口答应,还叫女儿宣姜出来与使臣见了一面。双方约定好婚嫁的日期,只等婚期一到,齐国就将宣姜送到卫国完婚。使臣回到卫国,向卫宣公复命。
卫宣公问道:“齐僖公的女儿相貌如何?”
使臣回答:“齐国公主宣姜长得姣美迷人,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世子急子真是艳福不浅。祝贺主公有了漂亮可爱的儿媳”说完,连连向卫宣公表示祝贺。
俗话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使臣很正常的一问一答,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让卫宣公动了歪念头。
后来,卫宣公经常听人们议论起他未来的儿媳妇,都说齐国公主宣姜长得像仙女一样美丽,如花似玉,人见人爱。听得卫宣公歪邪的欲望更加强烈,日思夜念,寝食难安。
卫宣公想办法让人搞到了宣姜的画像,只见画中的美人婀娜姿态,摇曳生风,确实不是平常女子。卫宣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下定决定要把这个未来的儿媳妇占为己有。
为了得到宣姜,卫宣公做足了功夫。他命人在齐国通往卫国的必经之路淇河边上,修建了一座高台。高大的台基上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宫殿,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还有曲栏水榭,结构精致,装饰华丽,取名为新台。
这时,恰逢宋国国君宋桓公过寿,卫宣公就派世子急子到宋国祝寿,同时马不停蹄地安排亲近大臣到齐国迎娶宣姜。而他自己则提前来到新台,每天登高台而望远,翘脖首以期待,只等齐国送宣姜出嫁的车队到来。
齐国送宣姜岀嫁的车队途径淇河边上,宣姜听说卫宣公正在新台,于是按照礼仪,前往拜见。
宣姜的长相果然漂亮迷人,妆容艳丽,娇美无比。黑亮如云霞的头发上插满了装饰用的玉簪,头上佩戴着象牙制成的发钗,两耳的垂饰用美玉雕成,在阳光碧波的映射下闪闪炫目。她穿着色彩绚丽明亮的服饰,上面描绘着五彩斑斓飞鸟的纹饰,衣袂飘飘,步履款款,登上新台。
卫宣公见到了这位齐国公主宣姜,内心惊呼:“真是一位美人啊!此女只应天上有,如同仙姝降人间!”
卫宣公被宣姜的美貌深深吸引,迷了心窍,什么父子之情,伦理纲常,统统抛到脑后!
他派人把齐国的送嫁使者找来,对他们说:“贵使一路辛苦!如今已经到了卫国境内。我的地盘我做主,就由寡人亲自将公主带回都城,与世子完婚。贵使可以就此返回齐国,报告齐侯知晓。”
齐国使者见卫国国君亲自前来迎接,自然不会怀疑,于是就拜别宣姜,赶回齐国交差。
当天,卫宣公就迫不及待地在新台与宣姜拜了天地,入了洞房,取代世子急子当了新郎。
再说宣姜,原来知道自己要嫁的人是卫国的第一公子世子急子,自然满心欢喜,憧憬着美好未来。直到新婚之夜,才知道命运跟自己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屈辱、痛苦、不甘、认命……一系列复杂的情绪一股脑地涌上心头,可是身在异国他乡,哭诉无门,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一丑陋的现实。
卫国人对国君卫宣公这种失德辱国的行为十分不齿,就编成歌谣到处传唱,于是就有了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诗经·邶风·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
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诗言志,歌咏言。”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卫宣公荒唐行为的讽刺,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
新台明丽又辉煌,河水洋洋东流淌。
本想嫁个如意郎,却是老丑蛤蟆样。
新台高大又壮丽,河水漫漫东流去。
本想嫁个如意郎,却是老丑枯蓬样。
设好渔网把鱼捕,拿个蛤蟆在网中。
本想嫁个如意郎,却是老丑伤心样。
自从骗娶了宣姜,卫宣公就将夷姜忘在了一旁,整天与宣姜在新台寻欢作乐,荒淫无度,一住三年,接连生了两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