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亩地
苇园边
柏树坟
大块地
从南头到北洼
十一二亩地
咋叫六亩地
从解放前旧社会说起
当年几耙宽
里边大荒坡
石岗子杂木丛生
柏树坟北边
全是大荒地
上世纪六十年代
农业学大寨
去江湾口子干完活
回来没事——
东坡人两代人
五六年大冬天
开荒造地 叩石垦壤
从六亩地南头
一直造到北洼大坡跟
几乎又造出一块六亩地
才叫1970年出生的我
一记事就看到大块的六亩地
十几亩的六亩地
一半平地一半坡地
坡地还是石岗子地
土不厚石渣地
六亩地南头
柏树坟——里头院人的坟 好坟地
东坡人老祖坟
我种地南头大椋子树下
分开后我家里沟罗家凹
里头院八亩地
不中后看到六亩地
几百年了——
坟上一棵大柏树 故柏树坟
我写《东坡故人》
第一人二爷王怀勤
四伯他大
我今生见到的
第一个坟鼓堆
那年大人们在六亩地干活
我一个小娃子爬在他坟上
玩他脚石上的新漏盆
挖土玩 大人们见了笑我
母亲见了嚷我——
赶紧给二爷跪下
磕头!作揖!求原谅!
那天在北洼歇时
运哥布袋掏出几个
我今生第一次见到的落瓜生
也第一次吃到了落花生
那年1972 我2岁
六亩地外边
一棵大核桃树
几棵枣树
地边牛铃棵多得很
饥饿的七八十年代
一到夏天七八月份
娃子们各地边转
摘牛铃吃核桃
上树摘枣吃红柿
六亩地里边
三棵大柿树
一棵我家的
两棵里头院
一棵三伯家
一棵运哥家
秋天种地时
歇了就上树摘红柿吃
罡甜 解渴 又治饥
美得很
上世纪八十年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我家种六亩地大柿树下
正中间八分地
那年月我没少在六亩地干活
没少吃牛铃和红柿
当然也没少起
地里边石岗子的石头
真多 犁着 犁着
犁铧别坏了
大石头露出来了
军娃叔刨半天
他说当年造地时
三爷说——这块地种谷子
得能顶起一千斤的谷子
才能地里拱出来
他当然不知道种子的力量有多大
能顶开头盖骨
二十年过去了
六亩地还恁多石头
1987年
里头院大奶去世 83岁——
东坡人年纪最大
她娘家椿树侯家
我靳村中学侯军山候须山老师
代数几何侯家二兄弟来了
娘家侄儿子——
俩候老师了不起啊
他家旧社会地主河南大学毕业
才解放新中国
学校没教材
汝阳县初中高中数学书
他弟俩编……
那天 父亲在六亩地犁地
天不黑就卸犁
我不解父亲说
里头院埋人
咱早点卸犁
后来我才明白
邻有丧 舂不相
里有殡 不巷歌
那时只觉得父亲善良
礼数周到可敬
那晚六亩地苇园
苇子叫人偷了
估计啊 后门人干得
胆大啊 不嫌怕
要么编席
要么盖房做苇薄
因种地 送粪背粮食庄稼
父亲在柏树坟中间
开出了一条小路
既方便了自己
更方便了东坡人
去六亩地种地
直来直去
再不用上下坡 走坡路
里头院人虽不愿意
但他们走着也得劲
东坡人都走惯了这条路
有年省娃哥神经病跑丢了
舟娃哥去临汝寻
找算卦先算
算卦先一看他面相
说您坟上有条小路
不好 他回来说了
走的人少了
但还是走着 从未断
六亩地
柏树坟
最惊奇的事
二娘去世第二年春天
一中午我和父亲
在门前石桌边正吃饭
眼看着从柏树坟
二娘坟上刮起一股大旋风
几仗高一搂粗
从柏树坟下面刮上来
一直沿着地边小路
往上刮像个人走路
该拐的拐该绕的绕
顺路往上刮
一二百米远
直刮到下场落了
灰飞烟灭
父亲说——
你二娘又饥了 回来要吃的
1996年土地重分
长期不动三十年
从南头到北洼
十几家几乎东坡人
家家在六亩地有地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
六亩地北洼留有机动地
去人添人的机动地
在洛阳市汝阳县靳村乡
鱼山村东坡组
从未真正成为机动地
到现在都未成为机动地
四十年她枉为机动地
从未成为机动地
原因不在她——
在地方违背了国家政策
这样的事还少吗?
我是从2022到2023年
河南焦作来我校支教的
张联合老师那里知道的
人家那三年一小动
五年一大动
机动地真是机动地
洛阳这边——
四十年机动地不动
添人不舔地 去人不去地
造成——
有人无地种
有地无人种
四十年——这种现象
在中国广大农村
会有多少地方
无人问津 无人解决 无人说起
六亩地 五谷丰登
种红薯大豆玉米高粱芝麻
样样齐全 样样丰收
五十年过去了
生产队过去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束了
土地长期不动
还在长期不动
她随着——新农村小城镇建设
移民搬迁速度加快
乡村的荒芜
迅速荒芜——
唯一没荒芜的柏树坟
又进去了十几人
《东坡故人》——
我写下二爷大奶和二娘
2024年东坡村
一下子失去三个人
四伯运哥和霞娃
《故乡的伤逝》中的仨人
四伯运哥进了柏树坟
霞娃一个人去了大北洼
如果说六亩地一部厚重大书
柏树坟一部长篇
地中间的团娃嫂
和霞娃她姑侄俩
一个中篇
一个短篇
六亩地
出版 永安
◎七亩地
七亩地
六亩地正下面
紧挨六亩地
已不是东坡村地
为什么?
一夜回到解放前
七亩地——
东坡里头院地
四伯家的地
三爷说——
民国二十五年
天大旱绝收
里头院那老婆
一人屁股垫个烂布片
逶爬在七亩地
摘绿豆角 摘几天
打不下二升绿豆子
后来 二老汉
七亩地给后门人
换一个大青牛
不是来种地 杀吃了——
从此七亩地
成了后门人地
解放后土改分地
更成了后门人地
七亩地——
往上东坡人地
七亩地——
往下后门人地
七亩地——
上东坡 下后门
俩村分界地
七亩地
不算好地
四级地
地外边
后门人竹园
地里边——
又起了一块小地
土谷堆大高大半地
种红薯谷子高粱
黄豆黑豆芝麻地
我儿时从未见过
种麦种蜀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开始种麦种蜀黍
偶尔还种花
红薯年年种
七亩地
不是种粮食好地
但是好坟地
龟地——
那脉气
还是东坡人老坟
往下行的脉气
在六亩地外边
大核桃树下
七亩地里边
后山桐树嘴
左青龙右白虎
前迎大河水
案山麦秸垛山
笔架山——
还真是块风水宝地
一直没人用
单等有福人吧
等那个人来 等那个人去
◎八亩地
疙瘩墚
羊圈边的那块地
羊圈早没了
后门人地
也不是东坡人的地了
和七亩地一样
里头院的地
土改解放后
分给后门人
真是七上八下的地
东坡人里头院的地
祖坟分开后 里头院人
在八亩地外边
扎坟不中后
看柏树坟 六亩地
疙瘩墚
一条人腿的大土岭
八亩地正好
小腿肚上 是块肥沃地
地外边毛草坡
一米高草旺地长
后门人——
谁死埋那
两个大黑狗
天天早上去扒坟
我们小孩子去学
路过吓死人
原来死者
狗主人——
狗真通人性啊
主人死了
狗天天来扒坟
想主人 后来狗死在
那坟上——随主人去
还有当年 羊圈里——
后门郭韶光家
一口大黑棺材无处放
搁到羊圈棚上
我们小娃子去羊圈玩
看见后魂飞魄散
再也不敢一个人去羊圈——
甚至一个人上下学
到疙瘩墚羊圈 都老怕
再后来 木头抬走了
三伯在羊圈
开起了铁匠炉
叮叮当当当叮
疙瘩墚羊圈
才有了起死回生的欢乐笑语
大冬天大雪天
上下学都争着跑着
先到疙瘩墚
羊圈铁匠铺
看三伯打铁
随便再烤会火
暖和和 美滋滋
八亩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划给后门李章安
李章安后门人寻的娃子
从小娇生惯养
一辈子没干过重活没出过力
他识俩字有点文化
结婚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
山区基督教兴起
他信耶稣在道头头
小教主——
成天四处传道在道
也有许多人跑到他家里
听他传教在道
主要村里老婆 媳妇们
那年月 她们在道人说
信神不仅免灾
神还会帮人干活
谁信呢? 愚弄百姓
有年秋天 他八亩地
种一大块黄豆
连夜黑地
在道人四面八方赶来
给她割黄豆背黄豆
天明割完背完
村里人不解
唉!神也真帮人家啊!
传开了——越传越玄乎
后来我父亲说
别传了!别信了!
那天他冷清明去学
到疙瘩墚——
一地在道人在八亩地
给李章安割黄豆背黄豆
从此再无人信了!传了!
后来 乡村荒芜 土地荒芜
八亩地更荒芜
再后来有人承包种烟
种了不几年不种了
看来种烟也不挣钱
八亩地更荒了
2024年国庆节
我回大山 走到疙瘩墚
从八亩地往上看
整个东坡村的地
荒草萋萋 野草蔓蔓
再没有秋天的丰收景象
忍不住的悲伤
想起鲁迅先生的《故乡》
于是写下《鲁迅和我说故乡》
鲁迅写一百年前的故乡
我写一百年后的故乡
一样的故乡
一样的乡村
一样的荒芜
两个国度——
一样苍凉
一样破败
一样悲伤
我的中国
我的乡村
最后的故乡
大声呼唤——
把根留住
留住乡愁
◎大地之歌
一百年不到
打土豪分田地的爷爷
翻身做主——
走后不到三十年
东坡村的土地
从2016年——
东坡人抛弃的
干脆!决绝!苍凉!
爷爷从土地的无到有
他的子孙从土地的
有到荒芜 前后不到
一百年——
三代的农民儿子
不说走进历史的迷津
中国啊!农业大国!
乡村包围城市胜利的根据地——
岂能失去乡村啊
我的中国
今天我写下
东坡村的几亩地
我的土地——
不是祭奠我的村庄
不是缅怀我的乡村
不是痛哭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