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王慧明:孔子对士人的影响
    王慧明:孔子对士人的影响
    • 作者:王慧明 更新时间:2024-11-01 09:18:29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2903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后世奉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思想一直被持久地追随着,广泛地传播着,不断地践行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导引着世俗社会的伦理,在思想、文化、道德、社会伦理、治国理政等层面,特别是对后世士人保持着长久的、广泛的、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在《论语》二十章中,除“为政”篇、“乡党”篇、“先进”篇、“季氏”篇之外,其余的各章都有论述。他认为“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一个“仁”字,能够塑造世人的精神风貌,也能展现中国士人的君子之风。

    “仁”的核心是爱人。亚圣孟子对此的阐释是:“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义者,博爱慷慨者也。”(《孟子.离娄章句下》)君子心中要长存仁爱的念头,对人要以礼相待。 讲究仁义的人,总是给别人以关爱照顾,从不吝惜自己的精力时间和钱财;讲究礼数的入,懂得尊重他人,不会吝惜自己的微笑,会时时刻刻让与之交往的人,感到受尊重。

    在“仁”与“礼”的关系上,孔子认为,“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仁”以“礼”为准则,“礼”以“仁”为根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礼”,是联系各种品德的纽带。

    在实现“仁”的途径上,孔子强调要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孔子强调要推己及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有志之士、仁义之人,决不因为贪生怕死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只会因勇于牺牲来保全仁义。

    在“仁”的修炼路径上,孔子强调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与内心,“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问一问自己,为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力呢,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温习了呢?通过日复一日的内省,将儒家的伦理道德,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人生理念,自觉遵守。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为士人奠定了道德方向,对人们精神的塑造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像李白这样傲视权贵、粪土王侯的人,最终也都被孔子的人格魅力和儒学智慧所征服。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36岁的李白带着妻子许氏和女儿李平阳,从湖北省的安陆县来到今山东济宁。置身孔孟之乡,开启了他思想风格的演变历程。

    对金钱,他有着“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对权势,他有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蔑视;对朋友,他有着“桃花潭水深千尺”的真情。天真的性格、澎湃的激情,盖世的才华,在礼法和规矩面前,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他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诗中写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我本是像那个接舆的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这首诗中用了一个典故,据《论语.微子》记载,孔子和其弟子路过一处渡口时,遇到了一个名叫接舆的人,这个人行为乖张,人们称他为“楚狂人"。接舆大摇大摆地从孔子面前走过,一边走一边唱:“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矣。”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挽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危险啊?孔子很想叫住他,跟他聊上几句,但接舆没有停下,头也不回就走掉了。

    李白把自己与接舆相比,表达了自己政治失意的感伤和寄情山水的愿望。但他的这一诗句,单从字面上看,也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是对孔子的讽刺和不尊重。

    实际上,对李白这种狂放不羁的性格,在言行举止都讲究合乎礼法的当地人看来,他就是个另类。李白自己也感觉到了这点,他在《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一诗中说:“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只因为我不能走上仕途,为学剑术来到山东。举起马鞭向人打听路,却不料受到汶上老翁的嘲讽。

    李白对此进行了还击,写了《嘲鲁儒》一诗:“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你们也不像汉代的叔孙通那样懂得变通,和我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还是回到汶水边去种地吧。李白与当地的文人就这样你来我往来地嘲讽着,一时半时也很难融入。

    后来李白通过他的酒友元丹丘认识了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有个徒弟李持颖,而李持颖正是唐玄宗同父母的妹妹玉真公主,最后通过玉真公主的推荐,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应诏进入大唐的首都长安,任翰林供奉。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被“赐金放还”把家从济宁的任城区搬到兖州区。

    此时的李白,尽管那万丈的雄心,从来没有消失过,即使时光渐去依然执着,但从故乡到异乡,他也必须饮尽那份孤独。他开始反省自己,他想起了孔子,注重从儒学经典里寻找心灵的寄托。他在《古风》一诗中写到:“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情感态度与刚来济宁时,已有了明显改变。

    孔子继承了前代的礼乐文化,删定六经,重在阐释,述而不作。他在作史书《春秋》的时候,听说某地有一只麒麟被捕获了,麒麟是瑞兽,一般只出现在太平盛世。孔子感到很悲哀,认为眼下是乱世,怎么会出现麒麟呢,麒麟又怎么能被捕获呢?他的心情很沉痛,甚至绝望,于是就停笔不写了。

    从李白的这句诗里,可以看到他表达的一种坚定信念,就是要写出惊世骇俗的传世之作,像孔子那样,写到“获麟”时才放下手中的笔。他又恢复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行路难》)的自信,又燃起了“济苍生”、“安社稷”(《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抱负,一个“仰天大笑出门去”(《南陵别儿童入京》)的李白,在儒学的熏陶下,又满血复活了。

    李白在济宁生活了23年。一个人的一生,又能有几个23年呢?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李白对孔子和儒学的认可。据统计,他在济宁共写了86篇诗文,其中有20多处提到了孔子,表达自己的敬慕之情。

    他在《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并序》一文中说:“共工不触山,娲皇不补天,其鸿波汩汩流;伯禹不治水,万人其鱼乎?礼乐大坏,仲尼不作,王道其昏乎?”把孔子的功绩与“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相提并论。可见,他对孔子是尊敬的。

    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李白写下了他最后的《临终歌》:“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感叹自己像大鹏一样就要陨落了。这样的情况,谁来为他落泪?他觉得只有孔子才是他的知己,感叹现实生活当中没有孔子那样的人来理解他。可见,孔子和儒学对他的影响是深刻的。

    孔子和儒学对后人的影响,还表现在好学上。“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他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他那样好学罢了。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精通五经、娴熟六艺,掌握了当时所能学到的知识、智慧和能力,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

    孔子的好学源于他的深思熟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这些学习经验的总结,至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面对奔流不停的泗水,他感到了岁月匆匆,时光易逝,不禁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的感叹。也正是在匆匆而逝的时光面前,孔子逐渐变得强大,“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一路走来,孔子连同他的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对后人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李白也是一个好学之人。不必说那“铁杵磨成针”的少年故事,不必说那寒窗苦读的几多付出,也不必说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的过人天赋,单是那些光照千古的诗文,就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好学之人。写一首是好诗,再写一首还是好诗,这诗好得没有由来。关于这一点,李白自己也承认,他在《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一诗中说:“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认为自己像孔子一样有才能。

    李白在写诗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那些看似浑然天成的诗句,也是经过反复打磨,才写出来的。“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上安州裴长史书》)枕边经常放着书籍,不知疲倦地写作诗文,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比如,他仿效阮籍的《咏怀诗》,写的《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九,原先的草稿,首句是“杀气落乔木”,尾句是“曲终涕泗澜”,后来经过斟酌,分别改成了“登高望四海”、“剑歌行路难”,使思想情感的表达更为集中。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二十七中,初稿中写美女高节,定稿中改成了美人岁暮。李白对自己作品的要求之严,修改的幅度之大、数量之广,是许多人所不知的。

    孔子强调,在学习时要注意思考,别看李白是一个狂放不羁之人,实际上他也是经常反思自己的。他常年在外漂泊,又经常喝酒,关于这一点,他感觉愧对妻子:“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赠内》)这里的太常妻,用的是一个典故,指周泽不近人情,经常难为自己的妻子。而且夫妻还不同居,这对古代的妇人来说,日子是不好过的。

    “安史之乱”期间,唐玄宗的第十六子永王李璘,派人登门劝说李白去任职。李白当时的妻子宗氏,更能看懂李白投奔李璘,完全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政治赌博。她拉住李白的衣服问他,何时才能回来。可惜这动人的一幕,并没有阻止李白做出错误的选择:“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别内赴征三首》其二)

    李白最终并没有带回来黄金印。二人再次相见时,李白已是带罪之身流放夜郎。对此,他也是有所反思、深感惭愧的:“惭君湍波苦,千里远从之。”(《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

    孔子及其儒学对士人的影响,还侧重表现在教育上。他打破周王朝多年沿袭的官学传统,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知识不再是贵族独享的特权,提出“有教无类”,无论出身贵贱,禀赋高下,都应该获得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很快就有大批平民子弟前来求教。孔子为学生们开设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被后人称为“六艺”。

    孔子教学注重温故习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够经常加以复习,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作为《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绝不是随意为之,而应该是孔子弟子的精心选择,是他们对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心领神会。这句话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是他对弟子学习的殷殷期许。把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作为人生的三大乐趣之一,既是孔子对学习的深刻理解,也是其人生智慧的深情表达。在《论语·为政》中,他进一步强调:“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从中得到新的理解与启发,就可以成为老师了。在求知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学生,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才能够不断进步和成长。

    孔子教学注重研讨拓展。孔子在教学时坚持问题导向,非常重视课堂的研讨和拓展。《论语》中的大部分篇章,要么是孔子提问学生,要么是学生请教问题。他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学,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强调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鼓励学生向他提问题。在《论语.八佾》中,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称赞说:“大哉问”,这个问题的意义重大啊。在《论语.颜渊》中,樊迟问如何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改正过失,辨别是非。孔子称赞说:“善哉问”,这个问题问得好啊。对学生的提问给予了积极的鼓励和表扬。在《论语·先进》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中,孔子和学生研讨了理想志向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一一进行了点评。课堂气氛是轻松和谐的,从中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气质和风范,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教学注重反馈提炼。孔子在教学时,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当堂讲述出来。指出“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学生对学过的知识不能讲述出来,是他所忧虑的事情。特别强调,学生要把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诵读、背诵了《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事,却不能处理好;让他出使各国,却不能利用应对外交事务;读得虽然很多,又有什么用呢?为此,他注重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测,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就是反馈提炼环节在实践中的生动应用。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伟大的,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以致用、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等思想,千百年来虽然也不乏理论创新,但至今无人超越。他对教育充满了热情,让知识如清泉一般流动。通过教育,使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思考能力,探问天地人生的奥义,开始成为中国人的一种自觉。

    谈到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还要说到对李白。公元724年,24岁的李白怀抱着理想,出蜀远游,开始踏上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之路。希望能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据统计,按照当今的地理区划,他一生共游历过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到过206个市县,登过80多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川溪、20多个湖潭。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在当时交通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个力度是大的,效果也是好的。

    李白“学而优则仕”的理念,他在《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一文中,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要叙述称霸天下之术,谋求成就帝王之术,发挥自己的能力,愿意成为宰相之类的顾命大臣,使得天下安定,国家统一。尽管他的政治热情大于政治才能,尽管没有当上宰相,但也于公元742年,担任堂玄宗时代的职翰林供奉,也算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了。

    李白在孔孟之乡生活了23年,他对孔子及儒家学说的接受是全面的,作为一个缩影,在历史的时空中,依然闪烁着他的光芒。孔子、儒学对士人的影响和启示,还远不止这些。其中的仁礼天下、安贫乐道、为政以德、义利兼顾、大同社会等思想,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启示着士人、影响着士人,指引着士人前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