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徐晖:动与静感悟——夏初的观景与思绪
    徐晖:动与静感悟——夏初的观景与思绪
    • 作者:徐晖 更新时间:2024-07-10 05:27:43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6352


    夜来天之动,电光闪、闷雷远、朔风烈、骤雨降。子夜时分我在睡梦中被风吹进室内物品发出的声响惊醒,慌忙起床来。首先想到关好北边三扇玻璃窗户,站在窗前使劲外推,很是费力,仿佛有一种强力阻挡着不让关闭,特别是卫生间的窗户,风吼叫着象一头雄狮劲头倍足,我使出浑身解数勉强用力把窗户关上,心里松了一口气。受副高压涡轮气压影响,夜晚十一时起朔风劲吹,天象异常,实属夏初之殊景。关好北边窗子,房间安静了下来,仿佛风雨飘摇中的诺亚方舟。我站在窗前隔窗向外观看罕见的夏天夜晚风景。只见窗外楼下树木摇摆像喝醉了酒的壮汉,前面的高层楼房灯光忽明忽喑有些诡秘,那是雷电声音的感应,隔窗仍能听到楼下不时传来汽车时断时续的鸣笛声,那是受雷电声震产业的反响,此起彼伏,时高时低,听着有些让人㤥怕。闪电之光与雷神远啸相互应,配合默契,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演绎着一幅雷电风雨大戏,令人叹为观止。书香名邸西边济安桥南路宽阔的大道上风裹着雨水向南方狂奔,前风后浪,势如破竹,看不清是风带雨还是雨挟风,像极了飞机场上的万米跑道,宛如一架架飞机加速喷气、加速再加速、瞬间掠起,一飞冲天,气势恢宏。昏暗的天空不时被强亮光的闪电划过,亮时忽如白昼,暗时乌云压城,全方位展示着夏夜天像之犷达猛烈,像一位被人激怒的狂犬东奔西撞,让人感受到一种狂放不羁的动态之势。风在吼,雨在下,我久久伫立窗内观望着,心中随着窗外风景变幻而波动,时而汹汹涌澎湃,时而壮怀激烈,时而低沉吟唱,时而默然识之。心旌摇荡,兴奋无比,睡意全无,被这大自然的杰作所震撼不已!

    老聃曾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也。清晨5时醒来,又匆忙来到窗前,只见窗外像新换了一个天地,新装备了一幅静谧无边的天地图画,无风无雨,万物寂然,推开窗子,南北窗子竟悄无声息,再也听不到昨夜关窗时的呼啸与吼叫,没有一点动静,空气好似凝固了一般,映入眼帘的景物温柔得像一位经历人世沧桑的老母亲一般心平气和又温柔慈祥。世界上的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大自然恬静安逸,仿佛昨晚的吵闹嘶吼不曾发生过一般。 

    一动与一静之间彰显着大自然的无穷力量和慈悲之心。巜道德经》云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是说天地无私、大爱无疆。风雨雷电和静谧祥和,这广大而又神秘的自然界,这高远而又低垂的天空,这狂乱而又细微的风景,让我们在夜昼之间五六个小时之内观看了不同风格的天之怒与地之静。动与静,狂放不羁与静谧宜人不正是天之性格组合的写照吗,不正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注释吗,不正是天地包容万象景色的形象展现吗?        

    雨过天晴,风雨之后现彩虹。清晨天有些蓝、地有些润,几朵浅白色的云彩又出现在窗外天际,小鸟们又在楼前海棠树上温柔婉转的练起了嗓子,这动与静的自然,这风与雨的世界,这昼夜与白天交织的变幻,把人间妆饰的奇妙无比、美美轮美奂!                                                                

    2024年7月6日6时前在书香名邸小区床上写上边文字。刚写下短文最后一个字,恰逢又听到喜鹊在楼宇南边鸣叫,听俗话说喜鹊叫,好事到,电雷风雨过后自然界必定会祥和静谧,相信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一定会有祥光瑞气、亲切而和睦。期盼生存在天地间的大写的人,每个人的人生之途都能经历风雨见过世面,演绎波澜壮阔而又静如处子的整体组合之美,以广大博爱之心谱写属于每个人的独一无二的精彩华章。心中念念,情之切切。又联想到周易大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知皇天之巍峨、高远;俯以察于地理,知大地之丰硕、厚重。体人间大美,悟人生热烈奔放之高潮与平淡如水、穆如清风之平安,听缴昂高亢的风雨雷电交响乐,品朴素无华、平淡无奇的拙朴生活,特别是观二者的美妙组合,思人生之哲理。                 

    幸甚至哉,吾辈能承二者之殊礼,沐风雨洗涤、享太平静美。不以动喜,不以静乐,享人生四季轮回、风雨雷电与平淡静雅之福祉。                                                                

    徐晖,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原部长、教授,山东省劳动模范,省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文化学者、教育学者。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