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愈加喜欢上了赶农村大集,懂得了于喧嚣中体验人间的烟火;也喜欢上了观看八零后农村儿时生活的怀旧视频,于泪水中怀念曾经的艰苦岁月;也喜欢上了做梦,梦见了鸡鸣犬吠中,天还没大亮,父亲和祖父一人一把手镰刀,蹲在大门口磨镰霍霍的情景。似乎一个声音告诉我,您喜爱的,您眷恋的,是村庄情怀呀。
我作为八零后群体的一员,尤其还是生长在农村村庄的孩子,对村庄的感情自然是深厚的,其村庄情怀也是强烈的。可谓经历的深,环境影响的也深。毕竟,我是村庄人的孩子,生长在乡村,乡村的米粥淡饭养育了我。我所在的村庄,是是鲁南地区-滕州市北部的村庄,是带给我各种温暖且无限欢乐的村庄,见证我儿时成长岁月的村庄。
正如孩子的名字一样,似乎每个村庄都有着她自己的来历仿佛向我们讲述着她独有的故事。尽管我们村建村的历史在全市1200多个村庄里属于晚期的了,但注定也有着她固有的故事。从滕县地名委员会1992年组织的对全市各村的历史来历的记录,可以看到我村的来历及大致情况:“宋坡村位于南界河西南四点三公里处,清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宋氏迁此居住后渐发展成村,名为宋庄。1944年至1956年隶属于凫山县,1982年因重名更名为宋坡”故乡的村庄现在仍叫宋坡,对于更名的事情,据老人们讲原来我市鲍沟镇的一个村也叫宋庄。当时滕县地名委员会考虑到为了避免行政村管理上出现混乱,也为了进一步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之我村是个小村子,遂将我村更名为了宋坡。
记忆中的村庄最忙活的日子,当属春种和秋收这两件大的农事了。这时的整个村庄完全失去了以往每天日照窗台下地,落日西山归家的规律性劳作,代之的是村民们凌晨下地和深夜归家的场景。村民们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春天里的土豆加紧种植,没黑没夜的忙碌。如果遭遇大风降雪,土豆大棚会有被压塌的风险?于是凛冽的寒风中,村民们在地里又要一整夜扒除落在大棚上的积雪。
至于秋天里的繁忙,自然是收麦子的农活,这是让我最难忘的。这时,家里的男人们好似游泳池中的比赛健将,手拿镰刀隐在翻腾的麦浪里起起伏伏时隐时现,他们以那娴熟的动作快速的将麦子一排排的割下来扎成捆放在身后。年老些的人便将成捆的麦子放在车子上,运到早已硬化好的脱粒场,晚上则开动打麦机进行脱粒。田野里麦浪翻滚,小路上步履匆匆,麦场里机器声轰鸣。这时的村中里几乎是空着的,只有那院子西墙下的狗儿和树上的鸡孤独的给主人们看护着家。
农活的忙碌中,村庄精神文化生活是什么,我说当属看大戏,演电影和玩把戏。每当大约中秋节前后,市里总会安排精彩的拉魂腔下乡演出活动,为了欢迎剧团到来,村长早就提前好几天通知到了大家安排好各自行程,确保演出当天无人缺席,并将整个村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尤其是村里的中央路段,必须将其他麦垛玉米秸秆等杂物清理干净,力求以崭新整洁的乡村面貌迎接剧团成员的到来。演出的剧目有自编的小戏也有传统的剧目,比如《白玉楼》《喝面叶》等唱段,也有《瑞云》《山乡锣鼓》等剧目;到了后期,观看乡村露天电影则占据村庄精神文化生活的主流,电影多是爱国主义题材的战争片或纪录片,后来又多了枪战片和科教片、武打片。影片《少林寺》《冒险王》《黄飞鸿》《火烧圆明园》《地道战》《上甘岭》记忆犹新;最后是玩把戏,又称看杂技,这些演员多是出自贫穷的山区,迫于生计靠着这些惊险 “绝活”养活自己,在村民们看来他们是需要同情和帮助的,每次表演完毕后总会分给他们玉米、小麦、几毛钱等资助。要知道在那样的年代,村民们给予这样的帮助,何其大啊!那一段吃碎玻璃、将头扭转360度的惊险情景,至今想起来都是心有余悸。撕心裂肺的唱段让村民们的情感与戏中人同哭,同喜,同忧;扣人心弦的激战和解说让农人们熟知了国家重要的事件,感悟到了当今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必须加倍珍惜;惊险的把戏表演更让村民们知道了演员者的悲苦,生出浓浓的怜悯之心来。
在以土地赖以为生的村庄里,那时的父辈们早已尝到了精神贫瘠与身体劳累的滋味,作为传统的农民,他们省吃俭用,哪怕用尽一切也要让孩子读书。孩子,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一路上我忍着跌跌撞撞的疼痛,经过比常人多几倍的付出,终于正式稳定了工作,也成了父母的骄傲。由于工作的繁忙,这几年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尽管离家并不很远。正如单位那位可敬的长辈所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漂泊在城市越久,那颗渴望宁静回归本真的思乡之心,如失去了方向的飞鸟,越需要找到可以让自己得以回味、安返放灵魂的地方。
在饮食方面,最幸福的事,就是从村外就看到自己家中的缕缕炊烟,想到母亲做的乡村饭菜。那时候,经济水平不高,一个月能够吃上三五次猪肉白菜粉条和锅贴饼子,一个月吃上两三次粉条炖的鲤鱼就是很开心的事了。至于,包水饺、炸酥菜、喝羊汤、吃猪头肉过年之外,平时的日子里是不敢去想的。以吃猪头肉为例,平时没有亲戚来家里,没有婚丧嫁娶的事,父母根本不会舍得买。我们小孩子,也只能盼望着腊月天,村里杀年猪的到来。只能,在大人们杀年猪的时候,好好拉拉馋。每当说到这些,我得两个儿子似乎不信。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看看如今人们的生活想吃啥有啥,想穿啥买啥,与我儿时乡村的岁月相爱,天壤之别呀。
环境影响人,情感左右人,经历成熟人更触动人。只有经历过,才知其中味:不论社会如何变迁,千百年来那村庄人的朴实品质,真诚品格,勤劳双手,宁静淡然永远不会被推倒、被抛弃,因为这是为人的本真,这是心灵的向善,这是世间的纯美。
至于村庄里走出来的人,不论走多远,其根,永远属于村庄;其魂,终将归回村庄。
情由至此,忽感鼻尖有点酸酸的感觉。
村庄,我魂牵梦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