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诗人默温有一首诗《门》这样写到:“这地方可能是一扇门的空间/我就站在这里/站在光亮中所有墙壁之外/这里将出现一个影子/整天都存在……”影子,可能是通往希望,也可能预示着悲剧的发生。读完一苇的小说《招生门》后,我似乎隐约感觉到有一种影子围绕四方。
影子似乎源于“门”,可能在门外,也可能在门内。小说以211工程大学招生办主任叶子平突遇意外身亡而引发的种种内幕构成情节发生的契机,以此为影子,若隐若现地出现了新上任的招办主任、主管招生工作的校领导、学生家长、杂志主编、媒体记者、高校教师等各界人物,以他们的心理变化为切入点,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教育官场上的腐败自私的画面。《招生门》主要通过万众瞩目的高考来反映不同阶层,不同人物在高校招生环节中扮演的角色,招生办把守着通往大学之门的“独木桥”,在常人眼里,这个影子神秘莫测却又实实在在存在。
首先,小说对招生工作中细节的描写反映出人性的自私,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在经济社会,大鱼吃小鱼,适者生存的竞争原则早已渗透在了大学校园,它如影子般在人们的思想中随时出现,学生家长期望孩子考上大学的心理逐渐有些病态,为了能走进一流的大学,不惜用金钱买断,采用一系列的歪门手段,这就被称之为高校招生的潜规则。高考对于处在社会最底层的阶层来说,是一个改变命运的“鲤鱼跳龙门”机制,而小说中出现的招考之规则,那些在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教育资本以及经济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将在教育拼搏的最后一个环节与理想中的“象牙塔”擦肩而过。作者通过纪实性叙事,另辟蹊径,呼吁教育公平、公正。教育公正乃是社会公正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次,《招生门》反映了中国大学精神的衰退与没落。大学,在公众心中的地位是纯洁的、向上的,但是在现代物欲横流的社会,物质充斥了人的精神世界,大学不再是神圣的殿堂,取而代之的是适应未来人们在经济社会的地位象征。招生工作中的暗箱操作直接导致生源质量的畸变,“人性化”、“个性化”、“公平化”早已烟消云淡,偶而的影子也只是纸上谈兵,从小说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读者的一丝无奈,制度设计上的漏洞、缺少制约的招生权力并不鲜见。大学,这个过去被称之为知识殿堂的地方,被当做“最后一片净土”的地方,一边享受着人们的普遍尊敬,一边被各种僵硬制度腐蚀着,大学的内在美,内在涵养已慢慢离去,留给我们的只是曾经的影子和现在期望与失望并存的影子。
《招生门》作者的希冀与我们的期盼是相通的,“象牙塔”既已水漫金山,招生办是否还能独守往日的那份孤傲与清贫呢?小说中的期待就是我们的期待。
《招生门》一苇 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