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向玉培:何处是南山
    向玉培:何处是南山
    • 作者:向玉培 更新时间:2010-07-12 03:04:29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551

     

     

     

            从县城驱车出发,约摸40分钟,就到了我们要去采风的地方。这是什么地方?怎么似曾相识?未必我以前来过这里?心中冒出一连串的问号。
      不知怎的,我突然想起读书时代的一个细节。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教我们赏析陶渊明的《饮酒》诗,当讲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佳句时,老师兴致勃勃,眉飞色舞,摇头晃脑,几乎到了忘我的境界。我那时好思索,凡事爱寻根究底,于是就斗胆提问:“老师,陶渊明见到的南山现在何处?”课堂突然静得出奇,老师一阵惊愕,半天不语。老师万万没有料到居然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备课时忽略了的问题。好在这时下课铃声响起。我的课堂提问有点画蛇添足,让老师出了窘态,我因此很久很久感到不安和内疚。
      从那以后,我的心中一直藏着一个未解的结,同时也有了一个梦想,一定要找到陶渊明在采菊时悠然见到的南山。星转斗移,暑去寒来,几十年过去了,我的梦想还是梦想。
      这是一个山奇水秀的地方。同伴们一路大呼小叫,用一组一组的形容洞赞美着所见的景色。那山,那相互独立的山堡像一位位茕茕孑立的老人,相对无言;那水,那静静流淌的溪河,像一群一群天真无邪的牧童,用木叶吹着他们自己才懂的歌;那云雾,那缭绕在山腰的雾岚,犹如仙子飘逸的纱巾;幢幢楼房,似乎在喁喁诉说着这个村庄的历史沧桑和现代文明。从农舍前走过,偶尔能见到一位有如树蔸盆景的老人坐在门前,静静地享受着村庄特有的时光;抑或见到一个顽童倚门而望,用陌生的目光打量着来客,突然扮一个鬼脸,然后幽灵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和鸡鸣,打破了村庄的静谧。在这里,画家不用挥毫泼墨,四季的交替是这里最绚丽的色彩,历史的变迁是这里最生动的曲线;摄影家也不用频频按动快门,历史的镜头早已拍下这里的新老画面;音乐家更不必屏息静听捕着天籁之音,劳动的号子是这里最悦耳的歌谣。
      宁静、甜淡、古朴、怡然……这些字眼都不足以表达我对这个地方的最初印象。当时我产生一种幻觉:隐约看到一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者背着竹篓,出入山中,四处采摘黄灿灿的秋菊。难道,难道这里的山就是陶老在东篱下采菊时见到的南山么?未必,未必这地方就是陶老所描述的那个世外桃源?
      这里的山不叫南山。
      这个村庄也不叫桃源。
      它叫水沙坪。
      初来乍到的同伴啊,你也许知道如今的水沙坪的美丽和富饶,你可曾知道水沙坪曾经的患难曾经的沧桑?
      陪我同游的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谢老和赵老。同伴们精力充沛,兴致极高,拼命往前赶,洒下一路欢声笑语,渐行渐远。我尾随其后,细心倾听两位老人的介绍,且听且思。
      从谢老口中得知,以前的水沙坪并不是如今这般模样。在解放前,这里连年闹水灾,洪水泛滥的时候,整个水沙坪成了一片汪洋,村民无家可归,扶老携幼,四处逃荒,直等水退以后才回到被水洗劫一空的家园。那“养女莫嫁水沙坪,年年涨水淹死人”的民谣,就是对这个地方的真实写照。
      “这里的洪水不能排泄吗?”我不解地问。
      “这地方是一个盆地,要泄洪,唯一的办法就是打一条长长的隧洞。”
      “那为何不打一条隧洞呢?”我问。
      “打一条隧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谢老清了一下嗓子,从头道来:“这隧洞从清朝咸丰年间打到民国,再从民国打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你看容易不容易。清政府没打通,民国政府也没打通,还是共产党伟大,于1974年冬打通了,从此水患得到了根治,这里的人们才过上安稳的日子。”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赵老说。
      “是的,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打通这条长长的泄洪隧洞。”谢老说。
      “那是水沙坪人民的生命之洞啊!”我说。
      我们一齐爽朗地笑起来。
      接下来,我要求去看看那历经几个朝代才打通的泄洪隧洞。
      沿着河道往前走,能看到前面那座隧洞穿过的山,并不遥远,就在眼前,但走了一歇又一歇,感觉那山也在往前走,像在逗我们,有一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味道。幸而河道是硬化了的水泥路,没有泥泞的困扰。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一条一条的沟渠和路径把田园分割成各种好看的几何图形。时值仲夏,庄稼泛绿,时而见有农夫在田间劳动,偶尔伸起腰来,扬起一张笑脸,这是乡间才能见到的动人画面。
      谢老和赵老今天特别兴奋,又争先恐后地打开了话匣子。
      谢老告诉我,真正改变水沙坪的贫困面貌,让水沙坪成为美丽而富饶的地方,还是要搭帮党的扶贫政策,搭帮国土部门来这里实施土地综合开发整治项目。
      我迫不及待:“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赵老抢白道:“国土部门把我们这里建成了高标准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示范区,耕地增加了,沟渠配套了,田也成块了,路也相通了,土地流转了,种植名特优产品,经济效益提高了,人民富裕了。对村庄也进行了整治,你看那一幢幢清秀雅致的楼房,掩映在清山绿水间,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如今的水沙坪今非惜比,是聚居数千户人家的快乐村庄,又是远近游客常来光顾的旅游胜地。”
      谢老和赵老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顿时,有一种感人的东西充溢在我的胸口。是的,这些年来,国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谱写了一曲曲撼人心魄的壮歌。
      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家园的每一寸土地都需要珍惜、呵护和坚守。国土工作者啊,你们是地球的卫士,是土地的保护神,我从内心深处发出庄严的呼号:向地球的卫士致敬,向土地的保护神鞠躬!
      当我看到那有如一部血泪史的穿越一座山的泄洪隧洞时,心中涌起无限的沧桑。那时夕阳正红,我们头顶是一片片如血的霞光。
      采风归来,我的心情好久不能平静。绿色、飞鸟、清泉、阳光……,这些景象老是在心中晃荡,哦!我大彻大悟:何必苦苦寻找陶老见到的南山呢,凡未遭人为破坏的大自然,就是我们憧憬的南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生活乐园。
      巍峨的楼群正在一步步吞噬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浩荡的车流一缕缕排泄着废气。城市并非世俗意义上的人间天堂,在工业化和商品化潮声的震撼中,人们终究会苏醒过来,那绿遍天涯的大地才是我们的理想家园。
      于是我想,等我老了,就离开这个喧嚣的城市,回归到我久违的故乡,吃自己种的不施化肥的蔬菜,喝大山中汩汩流出的无需任何消毒处理的清泉水,与鸡鸭和猫狗为伴,去林中散步,坐在草地上晒太阳……突然下雨了,也不必惊慌,乡村的天空飘落的不是酸雨……
      美丽大自然,处处是“南山”。
      郁积在我心中的结终于解开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