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大理解父母之间的感情,确切地说,我一直觉得他们不懂什么是爱情。
父母生于20世纪三十年代未四十年代初,结婚前彼此没见过一面,是爷爷和姥爷给他们定下的亲事。听母亲后来说,那时的她也想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可女孩子羞于谈婚论嫁,所以一直不知道父亲长什么样儿。结婚那天不是欣喜,而是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出嫁的。
母亲没读过书,却心灵手巧,纺线织布,衣帽鞋袜,家务农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父亲却不善言辞,除了农活好像别的不会做什么。儿时的我们习惯了父亲的沉默寡言,习惯了什么事都找母亲,用现在的话说,父亲没有太多的存在感。年轻时的他们每天忙于劳作,忙着老人孩子的一日三餐,好像他们之间也没太多的交流,更别说亲昵的举动,所以对于父母之间的感情我们也从来没有关注过。
年少离家读书,后来异乡工作,一晃三十年过去了,父母也过了古稀之年,近几年偶尔会过来小住,年迈的他们却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感觉,我也得以见证父母之间的爱情。
一次下班回家,见母亲沙发上躺着,以为身体不舒服,近前询问,竟呜呜咽咽抹起了眼泪,这一下非同小可,赶紧询问缘由,吱吱唔唔半天就是不说。一旁的父亲忍不住了,哼了一声说:“因为什么,什么也不因为,我说她个子矮了点,非说我嫌弃她”。天那,我差点笑出声来,原来母亲心里还有小女生一样的情结。
每天吃饭时,我还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母亲总是在父亲快吃完饭时,快速的往父亲碗里倒入许多饭菜,惹得父亲不耐烦,母亲不听劝阻仍我行我素。一次闲聊,我问母亲为什么那么做,母亲开始说怕饭菜剩了浪费,看我一脸的不相信,才说出了实情。母亲说,习惯了,年轻时家里条件差,体力活都是父亲做,怕父亲吃不饱,每次她都把自己的一部分饭菜给父亲,谎称自己吃不完…我不能言语,双手掩面,泪水无声地从指缝中流了出来。我可亲可敬的爹娘啊。
近几年,母亲身体越来越差,我总是担心寡言又不善家务的父亲照顾不好母亲。可是,一件小事又再次证明了我对于父母的不了解。
一次,母亲偶感风寒,温热不退,我们要带母亲去看医生,让父亲在家等待,可父亲执意要去。拗不过,只好前往。输液时,父亲一直注视着母亲,不时地掖掖被角,还把露在被子外面的输液管捂在手里,我知道,他是想把冰冷的盐水捂热一点。时光流转,岁月无痕,那一刻,我知道母亲是幸福的,也明白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我不知道他们之间算不算爱情,我只知道他们一起走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一起经历了生活中的风霜雨雪。他们相互搀扶,相互陪伴,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