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上常摆一个花瓶,花瓶中养着一株兰草,工作之余,我喜欢侍弄它,剪剪叶,换换水,数月来相安无事,它的存在,点缀了我的生活,我的存在使它有了展现风姿的机会。
一天我捡了一些酸枣,很有田园风味,吃剩的的枣核饱满坚实,大小一致,椭球形,上面布满质感的麻点,我想,把它放到养兰的花瓶中代替石子,效果肯定不会错。我这样想,也这样做了。
效果的确不错,透明洁净的双曲线玻璃瓶,葱郁的兰草,浅褐色的、满是质感的枣核相互衬托,意趣盎然。
一周之后,我发现兰草好像不再硬挺、生机勃发了!它耷拉着叶片没精打采,我把它扯出来,一股腐臭扑鼻而入。我仔细一看,浸得乌黑的兰草根已经开始烂起来了!我连忙拿出剪刀,剪除所有腐烂的根,并将瓶子里的枣核倒掉,换上干净的水,再将兰草放入,不到一周,兰草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又过了些日子,几个女同事谈起养花经,我在旁边听,她们说,要花长得好的话,需要放几粒21金维他。
我偷偷的听了,并暗暗地做了,实验基地是那瓶可怜的兰花。
我放了三粒,一心盼望我的兰草长壮实些,多分蘖些后代。
希望是在两周之后才破灭的。因为两周后,我再一次目睹了兰草的厄运,新生的根散发出腥臭味,叶子也软软的,变得黯然失色,并且下垂着几片枯黄的叶子。我再次痛下决心,拿出剪刀,替兰 “刮骨疗毒”。
可喜的是,几天之后,兰又硬挺如故。
随后的几个月里,除了偶尔给兰加点水,我再也没有过多的去宠爱它。我与现在摆放在我案头的兰,“相看两不厌”。
我想,看到这里,所有的人都知道我想要说什么了。是的,与学生相处,也应如君子之交,平平淡淡才是真。老子的清静无为,汉初的休养生息,讲的不就是同一个道理吗?学生自由健康成长的过程,我们又何必要横加干涉呢?过分的溺爱,无异于拔苗助长!触龙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也要说,我们如果爱学生,则应为他们提供一个身心自由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