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尔容:温暖
    尔容:温暖
    • 作者:尔容 更新时间:2020-12-14 10:53:42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139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位于鄂西山区,上截巫山云雨,下启西陵峡口,长江横贯,神女峰千年守候,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巴东县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50.5%。2014年,有11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8万贫困人口。2020年4月21日,巴东县被批准退出贫困县。我第一次去巴东,就是去采访扶贫。


    2020年7月26日,大雨滂沱。我和国网湖北巴东县供电公司的扶贫办主任田恒念抵达水布垭镇麻石坪村,这是该公司的对口扶贫村。村委会是个四合院,由作废的村小学改建而成。厨房里一桌丰盛的土家菜热气腾腾。吃饭时,才发现是一大家人,除了三位在家的扶贫“尖刀班”同志,还有国家扶贫检查组的同志、村书记。澄明的阳光照耀宁静的村庄,却并无一丝暑热。这里海拔900米,温润凉爽。操场边的南瓜躲在浓密的阔叶里,嫩长的豆角和肥胖的黄瓜爬在周边易地搬迁的新屋顶上。


    第二天,向传漳开车,把我带到6组的陈柳珍家。以山头为背,前面是一栋蓝机瓦、水泥墙的平房。中间是橙红木厢房大门。向传漳负责包麻石坪村6组。走访时向传漳发现10岁的杨萧辉和奶奶同睡一张床,便通过政策增建了两个房间,小男孩终于有了独立卧室。我们一进门,向传漳便让父亲要男孩把房门打开,不要锁着,一定要通风。果然连着正屋的新房打开后一股霉味扑来,令人窒息。而里间正是杨萧辉的卧室。这两间房的资金有危房改建1.157万元,国家电网解难资金5000元,企业家苏云甫捐赠4000元。室内电路电线和灯具全部免费更换。村书记组织人力,近一个月建成验收。


    陈柳珍包着旧毛巾头帕,只记得自己是辛卯年生。老伴甲申年生,年轻时从一辆装着几千斤包谷的车上摔下来摔成二级伤残,年龄大后耳聋也是二级残疾。屋子是厚实的板壁,人和屋子全蒙着一层烟熏火燎的痕迹。


    向传漳教育正吃早饭的杨萧辉,客人来了要懂礼貌,不能只顾自己吃饭,闷着不理人。杨萧辉做起作业来了,向传漳静立身后观察,叮嘱孩子把字写端正。


    向传漳着急的可不是这些,是不识字的陈柳珍强行把杨萧辉要在身边。他不忍心一个好苗子就这样毁掉。三年前,陈柳珍唯一的儿子在外打工,得病去世,媳妇带小女儿改嫁杨家侄子。媳妇曾想带走杨萧辉,可陈柳珍坚决不放。向传漳就为此事把杨家的门槛都踏平了。


    既是这样,我们便对陈柳珍做起了思想工作。一番推心置腑的劝解,陈柳珍竟同意把孙子交给他妈。我们决定现场办公,督促陈柳珍放下农活儿,随我们去孙子的妈妈家。他们两家离得不远,山坡一下一上转个弯即到。


    杨萧辉的妈妈见是扶贫干部向传漳,便让我们进了偏屋,又见陈柳珍也随行在后,顿时嘴巴嘟得老高,满脸不悦。她始终不看她前婆婆。向传漳和我热情招呼,陈柳珍难为情地坐下。这个约摸30岁的女子,长得高大白净,声音略见沙哑,武汉黄陂人。打工时认识了前夫。前夫去世后,她嫁给了前夫的堂弟,又生了一个女儿,2岁多。她带着孩子在家留守,丈夫在外打工。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杨萧辉的妈妈竟坚决不同意接受儿子。她说原来要带走大儿子,老的拼命不给,还来家把她头打出了血。经过一番利益攸关的劝导,女子总算松了口,同意年底让扶贫干部和村干部作证,丈夫若同意,双方还得签合同。陈柳珍和杨萧辉的妈妈一老一少将我们送到山坡下,各自向我们挥手告别。愉快的歌儿在包谷林立的山坡里响起来。我明白这个大男孩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而被老乡们亲切地称“王同志”的王国洲,与向传漳同龄。2018年3月14日作为脱贫攻坚“尖刀班”队员来这里驻村扶贫。王国洲告诉我,公司包村,“尖刀班”队员包组,帮扶干部包户。他负责包3组,工作中有“三必到”:红白喜事问候必到、矛盾纠纷调解必到、家庭发生变故资助必到。王国洲毕业于恩施工校机电专业,1995年参加工作,第一份工作是白磷岩水电站干部。


    60多岁的谭月翠有句话特别感动我。她说,王同志对我家老二真是比亲爹还亲!这老二叫杨仕军。


    55岁的杨仕军蓬头垢面,黑面孔,披头士,除了与老父亲在偏屋里做饭吃,晚上都在大哥家的猪圈隔层睡觉。大哥给他两间正屋,他坚决不要。村里人都知道他是疯子。2019年8月,村支委和“尖刀班”按政策,在麻石坪村大坡四期安置点给了他们一套50平米的新房。他父亲高高兴兴搬进新家,可杨仕军死活不搬,坚守猪圈不走。


    王国洲向周围人打听,发现杨仕军对人没有攻击性,没对社会造成任何伤害,也从来没停止过劳动。杨仕军读过初中,学习成绩排一二名。他的活动半径永远是大哥的猪圈和家门口的责任田。其他地方别想让他跨出半步。王国洲说:杨仕军有他的生活美学,我们不能用常人的眼光去审识他,他有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我建议在原地为他重建一间房。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队伍里,一个都不能少。


    国家危房改造政策补贴2.4万元,地方统筹1.25万元,村委会请泥瓦工,程明亮扛房梁,“尖刀班”同心协力,50平米的新房子10天就竣工了。杨仕军依然不愿搬。干部们将猪圈门锁了,把被子搬进新房,连哄带骗才搬了家。杨仕军的父亲住进去三天就去世了。“尖刀班”帮忙办丧事时,过去从来不理人的杨仕军那天主动说:王同志,请坐。


    杨仕军新房客厅的屋梁上挂着五六块膘肥体壮的腊肉。杨仕军去年养了两头猪,400多斤,卖了一多半。他会算账。他知道他的存折上每年有国家发的钱。其中,二级智残1800元、低保4380元、村光伏发电站收益给残疾人补贴2000元。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