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诗歌在中国现当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里曾走出过卞之琳、辛笛、唐祈、杭约赫、闻捷等著名诗人,青年一代诗人更是以生命意识、语言意识作为自觉的追求。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诗歌呈现出良好、健康的生态格局。6月24日,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了新世纪江苏诗歌研讨会,省内外诗歌界人士等就新世纪以来江苏诗歌创作、研究与传播等进行了多维度的深入研讨。
安静的姿态与拒绝平庸的努力
在众声喧哗的当代诗坛,江苏诗歌的姿态则显得相对安静。每个业已成熟的诗人都有自己创作的个体差异,同时江苏诗歌整体呈现出来的精致、恬淡、平和,构成了江苏诗歌有别于其他省份的一种特殊品质。
罗振亚认为,在一些诗歌远离读者、远离生活的时候,江苏的诗人们正在有策略地全方位“及物”。他们注意协调诗和现实的关系,从自身视点出发,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境遇和感受,呈现“此在”处境和经验。与此同时,他们致力于艺术技巧和思想深度的打造,对时尚和流行的写作风气保持着足够的距离和警惕,钟情于艺术自身品位的经营和提升,沉稳内在地多方寻找诗歌艺术的可能性。
霍俊明认为,新世纪诗歌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日常诗学”的写作趋向,诗歌的写作背景是具体化、日常化、个人化的,但这一过程在江苏诗歌中并不意味着诗人耽溺于琐屑的生活细节的漩涡之中,反而显示了他们努力超越和拒绝琐屑日常生活的思考。这些日常景象在诗人的过滤和整合之后获得了一种新的意味和精神。
“南方诗歌”精神的诗学价值
不少与会者认为,新世纪以来江苏的诗歌写作充分说明了地域性和文化根性对于诗人写作的重要性。
何言宏专门阐发了“南方诗歌”的主要特征与诗学价值。他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进程中,需要对往昔的传统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不断加以发扬光大,使其具有更加广阔的精神关怀与现实指向。比如江苏诗人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就成功地表现出了吴文化的特点,体现出诗体的优雅和意象的精致。
也有论者对此持保留意见。傅元峰认为,对“南方精神”的探询,现阶段能够从文本中确切归纳的只是诗歌的某种自由姿态或自由精神。这种诗歌本质的获得和地理方位以及地域并没有直接关系。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的地域风格诉求在理论与文本上都有所体现,但并没有取得更大的美学突破,恰恰是强化了文学的概念化和符号化特征。
何平认为,新世纪的诗人写作中,“南方”和“北方”没有必要构成一种对抗。诗歌写作不是拟想中的文化认祖归宗,更引起关注的是当下诗歌书写的复杂性经验。
当代诗歌要保持自己的文体边界和精神尊严
与会者还对中国当代诗歌及江苏诗歌发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诸如诗歌标准的缺失、诗歌与现实生活对话能力的缺失等展开了讨论。大家认为,新世纪以来的诗歌观念看似繁复多元,诗歌写作也是在差异和多个向度展开,但近年所涌现的一些诗学问题已经说明,诗歌问题已经不单纯是文学自身的问题。当代诗歌如何保持自己的文体边界和精神尊严,需要诗歌界时时警醒。
陈义海认为,江苏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和平原文化,江苏诗歌往往清秀有余但豪放不足,虽见唯美但力度尚显不够。就创作而言,江苏诗歌的特点是诗人多、作品多,气氛活跃,但还缺少真正在全国影响大、风格别致的诗人和作品。
沈奇认为,新世纪诗歌创作需要的是更高远的理想情怀、更深广的文化意识和更精微的诗体意识。令人欣慰的是,江苏的优秀诗人们在泛日常写真主义、泛口语化和泛叙事性的潮流面前保持了足够的清醒和独立性。
张燕玲认为,新世纪以来逐渐流行起一种新的诗歌批评倾向,即社会学批评话语,使得抒写日常生活审美的个人经验和现实多重性的诗歌被遮蔽,“底层”与“题材论”的诗歌创作被不断神化,必须警惕其中的同质化与功利性倾向。要让诗歌回到日常,让更多表达个体独特经验的诗歌获得更多的关注,就必须让诗歌批评回到作品文本。这个观点引起了与会专家共鸣。大家认为,就当前诗歌生态而言,寻找好诗比寻找好诗人更现实更重要。现阶段的诗歌研究,要多关注诗歌本质的研究,要进入到诗歌文本的内部,多做细读工作,这样才会有利于诗歌创作和理论的健康发展。